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摆到了我们面前,那就是媒体的公信力正在下降。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在受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它不仅是一个事关媒介能否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政治学概念,而且是一个事关媒体能否得到受众认可,从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学概念。由于媒体作用的日益突显,许多人都想通过媒体来影响受众,加强对媒体的控制。按照  相似文献   

2.
媒体品牌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康 《新闻记者》2005,(11):13-16
自站在战略高度看媒体的品牌建设,便可发现这已是事关中国传媒业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发展并壮大的关键。能否以实施媒体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并壮大传媒产业,不只是传媒本身的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能否坚守舆论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大局。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媒体品牌的重要性,开展媒体品牌建设的急迫性。  相似文献   

3.
李楠 《记者摇篮》2008,(4):30-31
随着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及对传媒的认知水平也逐步提高。媒介公信力已成为传媒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大众传媒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受众心目中的综合体现,是受众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准,是受众选择媒体的重要依据。因此,媒介公信力问题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新媒体发展前景的准确判断,要有一个大前提,即他的传播覆盖是不是分众,或是精众的;他是不是在精准的传播力基础上能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在这个大方向之后,我们可以从媒体价值体现的四个坐标中更为具象地分析,进而判断出媒体的价值所在。在覆盖的受众上能否达到更精准。即,那些一下子就能很清楚地说出自己覆盖的到底是哪部分人群的媒体,对于广告主才是最精准的媒体,才是符合分众、精众发展规律的媒体,他最终也必将成为最具传播价值的媒体。在传播的环境上能否实现少干扰。即,只有那些能够让企业的广告发布和受众接受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相对清静的环境中完成的媒体,对于广告主才是最可靠的媒体,才是最有可能在广告传播的基础上实现广告影响的媒体。在触媒的心态上能否使其更愉悦。如果一个媒体对受众的传播是在他们最轻松,最愉悦,最闲适,最集中的状态下进行,那么受众对这个媒体广告传播的接受就能够是积极性的,主动性的,甚至是欣赏性。这样一来,广告的传播就拥有了很大的接受度和很强的渗透力,就为媒体的影响力和行销力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触媒的时间和频次上能否做到更持久。一个好媒体所覆盖的受众不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不然,在广告内容的阐述上,在广告创意的表现上...  相似文献   

5.
鹿麟 《编辑之友》2003,(2):53-55
受众作为大众传播的“靶子”和目的地以及参与者和最终决定者,是传媒首要的研究对象,传媒要通过受众对其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接受与消费来实现其传播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知道,大凡一个新的媒体创办的时候,总是要首先确定其受众群并进行大量的读者调查;某一媒体进行重大改革时也多要考虑受众能否接受;或是当某一媒体的受众发生变化时,媒体也要亦步亦趋地跟着进行改革。由此可见,如果说传播的效果必须通过受众的接受来实现的话,那么,反过来传媒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每一步都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时刻以受众为坐标来定位…  相似文献   

6.
每个在市场上成功的媒体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是这种媒体独有的、支撑媒体在市场上取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认为:“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传媒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的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具体地说,它是该传媒以其主体业务(新闻传媒的采、写、编、评等)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传媒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这些资源和能力应具有明显的、独特的优势,而且是竞争对手难以企及和模仿的。国内传媒学曹鹏认为:“报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核心团队、核心内容与核心受众三构成。”就是说,必须有一个以高素质、高水平的灵魂人物为核心的队伍,能够提供高质量、有特色的内容,并且团结、吸引一批对于营销有至关重要价值的读。  相似文献   

7.
媒体公信力作为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直接影响了媒体在受众中的地位、信赖度、受欢迎程度等。公信力是传媒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传媒的立身之本。针对媒体公信力出现的下降趋势,媒体本身在受众中的地位、形象出现弱化的现状,广大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如何积极努力,提高公信力,使媒体宣传更加可信、可亲、有力,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面对激烈的竞争,各大媒体纷纷将自身的品牌管理纳入战略规划上来。在品牌管理的众多环节中,媒体的影响力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体的品牌管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扩大、加深媒体影响力的过程。媒体影响力的概念界定什么是媒体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的影响力,就是传媒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华文在《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一文  相似文献   

9.
媒体公信力作为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直接影响了媒体在受众中的地位、信赖度、受欢迎程度等.公信力是传媒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传媒的立身之本.针对媒体公信力出现下降的趋势,媒体本身在受众中的地位、形象出现弱化的现象,广大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如何积极努力,提高公信力,使媒体宣传更加可信、可亲、有力,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互动:媒体如何让受众做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雨  邢虹文 《今传媒》2005,(11):19-20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传媒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各类媒体越来越看重与广大受众的互动。受众对于某一媒体的直接参与和反馈的比率,无疑能够表明受众对于该媒体的认可和接受的程度。而媒体不断加强与广大受众的互动,就可以不断扩大该媒体对于市场的覆盖。因而,在当今的新闻传媒已经成为“注意力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背景下,媒体的互动类节目与栏目的作用和意义就不容忽视。所谓的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是不是因为观众能够手拿遥控器或电话而随意点播节目,可以在电视播出时参与回答问题,可以用手机的短消息选择对某一问题的答案,可以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地方媒体已经成为了整个传媒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地方媒体主要是以地方电视台为主,地方新媒体为辅的综合传媒体系。随着地方媒体建设速度的加快,地方媒体获得了快速的增长,无论是媒体受众还是媒体传播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三网合一概念的提出,给地方媒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地方媒体要想获得持续快速发展,就要从提升传播力入手,不断深化媒体改革,提高地方媒体的传播力,使地方媒体获得稳定的受众群体。所以,地方媒体要认识到新形势下提升传播力的紧迫性,要结合地方媒体具体发展情况,制定具体措施,达到有效提高传播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手机、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中国的传播生态。与传统纸质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交互传播。在新媒体的包围和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突围,已成为事关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化发展,成为传统纸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  相似文献   

13.
陈旭钦 《新闻记者》2001,(10):37-39
我 国的晚报目前仍保持着发展势头。但由于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多元化的休闲方式 ,已经使受众进入“分众化”传播时代 ,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 ,不少人远离了晚报。如何营造“媒体社区” ?这不仅关系到晚报的特色定位 ,同时关系到晚报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传媒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晚报营造“媒体社区”就是倡导这么一种理念 ,“社区”的建设者———报人 ,与“居住者”———受众一起互动 ,报社真正敞开“社区”大门 ,使“居住者”对他们所居住的“社区”有认同感 ,呈现一种开放式办报的新气象。一、“媒体社区”概念的提…  相似文献   

14.
杭敏  吴亮  王洋 《传媒》2015,(3):72-75
数据媒体是数据的分析应用与媒体内容传播功能在信息平台上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形态.在数据媒体中,数据成为构建信息内容的关键要素.其整合了传媒生产、信息传播与受众使用,形成以数据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内容,并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和扩散,从而产生增值的经济效应与广泛的社会价值.数据媒体是传媒在大数据时代的形态创新,也是传媒与相关产业融合在数字时代进一步发展的业态创新,未来还将推动媒介社会的生态创新.基于实践中对数据媒体的探索,本文对其概念、内涵与特征做了初步的梳理,期待藉此构建未来深入研究与探讨数据媒体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传媒低俗化:受众中心论下媒体对受众的迎合与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传媒低俗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部分媒体热衷于追逐"黄、赌、毒","星、性、腥"的低俗内容.而且,一些媒体从业者认为从满足受众的角度出发,迎合受众的需求,低俗内容也只不过是"受众中心论"下的合理产物.本文从媒体的角度出发,梳理传媒低俗化的现状,探究传媒低俗化的深层次原因.这其中既有部分媒体从"受众中心论"出发对受众的过分迎合,也有媒体对受众需求的误读,从而导致"受众中心论"应用的过分泛化.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产品普遍存在供过于求的现象,市场的竞争已由过去的产品竞争演变成品牌的竞争.在日益产业化的传媒市场上,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媒体的“双重销售”来看,一方面媒体通过出售自己采集、制作、购置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套用“注意力经济”这个概念,媒体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信息爆炸,传媒业空前发展,社会进入多媒体时代。受众面临多重的选择,媒体也由过去的以传者为主导的"卖方市场",进入了由受众起重要作用的"买方市场"。受众在新世纪对媒体的新要求,需要媒体调整思路,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媒体大竞争中,以赢得更多的关注目光。在林林总总的传媒群中,要吸引受众的关注,媒体需要塑造自己的个性形象,经营媒体品牌,在众多的媒体群中脱颖而出,成为目标受众的首选对象,从而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塑造媒体形象之必要过去,媒体结构单一,品种稀少,受众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  相似文献   

18.
所谓竞争中的成功媒体,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和把握在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受众已有的和正在产生的,尚未被满足的信息需求及其趋势,并能做出富有成效的传播操作的媒体,换言之,认识和把握趋势就意味着能够发现机会,因此,通过传媒调研,分析一种趋势,搜索出可能的发展结果,是传媒参与传播市场竞争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地方媒体指存在于某个区域的传媒机构.一般而言,它是与中央媒体相对的一个概念:中央媒体传播范同覆盖全国.地方媒体则只覆盖其巾某个区域.按传播学通则,传播范围越广,效果就越大,因此地方媒体的影响力往往不及中央媒体.在媒介产业化进程中,一个摆在地方媒体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去与中央媒体竞争?因为处在某个区域的受众,同时是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的争夺对象.下面我们选择案例对此问题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可以说,新闻传媒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使得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怎么样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胜出?服务性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专业人士认为,做好服务性报道有助于提高媒提影响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新闻媒介的生存法则、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所以传媒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如从传播本位到受众本位,受众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新闻传媒确立了以受众为本位的观念。如《生活报》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