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版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初中地理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探索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努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词。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明确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培养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前提,科学有效地实施是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意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党的教育方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工作者应牢固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工作。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特点,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例,将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价值观和人地协调观念。  相似文献   

5.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提出,要求在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将当前的地理教学引向了深度教学。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三个方面。在本文中,我立足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就如何实现高中地理深度教学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初中生身心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八大上被明确提出,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要重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因此,基于立德树人这个前提背景下,本文将从立德树人的含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开展的意义等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本任务。在高中数学课程体系中,立体几何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本文结合数学核心素养基本要求,对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数学课程改革的落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统筹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鲜明主题。中学地理涉及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但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在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开展中学地理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十分有必要。文章从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课程性质、蕴含的思政元素与核心素养目标方面,对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挥途径与学生观念形成的关键期等方面,对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地理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应秉持的原则,即统筹性、渐进性、差异性和适切性;指出了加强中学地理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路径,即以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合作交流为前提,以研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内容为重要基础,准确把握学情与学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郭旭英 《家长》2024,(8):59-61
<正>为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思政教育,本文对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立德树人大环境下,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政教育变得更为丰富。教育部要求充分利用各学科及各类教学方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能力,这为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政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1]: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以及解决问题的素养与关键能力,立德树人。其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又需要各学科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性,因此“实验探究”应是化学学科培育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窦锦俊 《天津教育》2022,(17):72-74
<正>地理学是研究事物空间变化的学科,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基于此,本文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以供参考。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根据新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又提出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的"核心素养"。那么,课程建设如何具体呈现"核心素养"和"立德树  相似文献   

13.
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初中地理教学也应积极响应,精巧设计课堂,精准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好的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学科价值和育人思想。虽然初中地理新课标尚未发布,但是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基本一致,只是不同学段之间核心素养的水平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体现素养意识,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  相似文献   

15.
高中地理新课程总目标提出通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理的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组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进,高考试题也从重知识的考查走向对地理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2017年全国卷3地理试题顺应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理核心素养在得以全面体现。  相似文献   

16.
“双碳”教育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双碳”教育。将“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有利于彰显地理学科的立德树人价值。文章主要从“双碳”教育和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提出“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越发凸显,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初中生“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了解农村初中“立德树人”教育的现状,弄清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进一步探寻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对加强农村初中“立德树人”教育,促进农村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并进一步将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董小泉 《学周刊C版》2023,(12):141-143
当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各科教学的首要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念。地理核心素养高度体现了地理地位、地理能力以及地理情怀,集中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既可以改善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有助于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深入落实。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凝练核心价值导向,聚焦课程之间的融合实施,以创设情境为载体,构建有教材支撑、有学本教学、有活动推进,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教育长效机制,凸显德育课程内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情境创设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推动教育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标志着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教师关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及实践成了制约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