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兰一 《科学课》2009,(3):35-35
《光照在镜子上》一课编排了“阳光接力”、“给字照镜子”、“看着镜子将字写正确”、“照哈哈镜”、“制作潜望镜”五个主题活动,正常教学需用两课时。下面我就执教第一课时“学习平面镜反射光的性质和成像的作用”中的得失来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手上捧着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陈雪良先生的教育随笔选。收入这个交集的文章有近200篇,40万字。另有专著、作品四、五十种。著述如此丰厚,在教育界是不多见的。我与他交往多年,他是编辑,我是作者,仅“君子之交”。但每每与他见面、交谈,就受到鼓舞、激励和鞭策。他的勤“耕”不辍,“不让一日闲过”,真是让人叹服。他每天都要写下千把字、几千字,不论逢年过节、出差在外,或是身体不适,概无例外。正如郑逸梅先生在为陈雪良著作作序时所说:陈雪良“课余之遐,兼事写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有人问镜子:“为什么你能以一片而包收一切,以有限而容纳无限?”镜子答道:“朋友,因为我空明,摄进而不拥有,纳入而不私藏。”请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4.
玩着学认字     
女儿还没出生,我已经熟读了几本早教类的图书,对如何进行早期教育有了初步的打算。女儿一出生,我就给她起了一个寄予无限希望的乳名——希希。为了让希希能早日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想了许多办法教她认字。希希可以独自站立以后,我就在家里的每一件家什上贴上相应的汉字卡片,如“书桌”“、冰箱”、“镜子”“、电视”等等,让她可以玩到哪儿学到哪儿。希希喜欢隔着玻璃亲妈妈、亲爸爸,还常常亲镜子里的自己“,窗户”“、镜子”这些字她很自然地就认识了。刚学会走路时,希希走路的欲望很强烈,我就和她玩一个我儿时经常玩的游戏:小孩小孩去登台…  相似文献   

5.
写这字之前,不找自己佩服的人就不照镜子的我.特意去对着镜子又是龇牙,又是咧嘴,折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我脸上的“酒窝”,倒是看到了一大堆的褶子,这使我不免有些愤怒。  相似文献   

6.
青春悄悄地走进了我的世界,我还没有准备好,接下来发生的事又让我难以置信。有的时候,我会跟镜子里的那个“我”说话。你认为你的父母真的爱你胜过爱他们自己吗?你认为你的父母什么都相信你吗?你认为你的同学、朋友他们背后没有说你吗?“你……”镜子里的“我”说。“我,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给我闭嘴”,我用拳头把镜子中的自己打碎,我慌了。 从那时起,我每天都会做噩梦,梦中的话语就是镜子中的我所说的话,自从那个梦之后,“我”就不是我了。  相似文献   

7.
哈哈镜     
哈哈镜是奇怪又有趣的镜子。一天,我和妈妈到百货大楼去买东西。一走进大门,就看到四面凹凸不平的镜子。“咦?怎么会有这样的镜子?”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哈哈镜。”“哦!”我恍然大悟。我蹦蹦跳跳地来到一面哈哈镜前。“这是谁?”我迷惑不解地问。我左看右看,想来想去。“哦  相似文献   

8.
镜子     
希希画了一幅小朋友在练功房练功的画:有在地毯上弯腰、压腿的,有在把杆上吊肩的,有在一旁提腿的,还有手拿鲜花自由舞蹈的,真是神态各异。画的上部分除了一个放录音机的柜子外,一片空白。我指着空白处问:“希希,这是什么呀?”“是镜子。”“你怎么没有涂色呢?”“因为镜子是白色的。”我一下子愣了,本想直接告诉希希镜子是什么样的,并引导她在空白处添画镜子和镜子里的东西,但我最终没有这样做,因为从画面内容可以看出,希希是一个善于观察、想像力很丰富的孩子。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希希带到隔壁活动室的镜子前,指着镜子旁的瓷砖问:“这是什…  相似文献   

9.
早上我一觉醒来,觉得左面脸颊火辣辣地疼,就推推正在呼呼大睡的妈妈。妈妈使劲睁开眼睛,懒洋洋地说:“没事,是你小弟在你脸上练习‘书法’呢!”什么“书法”?好奇怪哟!我一骨碌跳下床,站在镜子前一看,呀!我左面脸颊上有一道浅浅的血痕!像个“一”字,这就是小弟的“书法”?唉!一  相似文献   

10.
镜子     
镜子甘南县兴隆乡东兴村耿加平早晨第一节我没课,校长让我去擦走廊的镜子。他说:“把镜子擦干净,大家可以更清楚地看见自己的仪表。”校长的眼神里有种隐意,我却一时猜不透。挂在走廊里的这面镜子有一人多高,镜子上边有一横幅,上书:“请审视一下自己的仪表。”镜面...  相似文献   

11.
狗眼看人     
2004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已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作文题目生活中离不开镜子,生活中到处都有镜子,生活本身也是一面镜子。镜子不同,映照出的形象不同,引发的感想不同。请你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这则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具有一定自由度和开放性,同时又有较强约束力的话题——“镜子”。应该说,这篇作文的审题要求不是很高,每个考生对镜子都非常熟悉,每个人都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只要围绕“镜子”这个话题,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均切合题意。但是,并非切合题意就是好…  相似文献   

13.
镜子     
镜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可镜子只能照出一个人的容貌,却不能照出一个人的灵魂。那么,有没有能照出我们内心的镜子呢?有的,可以“以人为鉴”!提起“以人为鉴”,我想到了我爸爸。在我心目中,爸爸就是一面“镜子”。那是深秋的一个夜晚,爸爸生病了,咳嗽得特别厉害,阵阵的咳嗽声时不时把我吵醒。第二天早上,我和妈妈几次劝他别去上班了,跟老板请个假,爸爸就是不同意。他说:“不行,如果我不去,其他工友就要加大工作量,我不想拖累别人。”说完之后,就头也不回地去了工地。而当别人有什么事时,爸爸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人家。爸爸这面“镜子”让…  相似文献   

14.
我的故事     
对面的朋友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边的故事很精彩,请你不要对它不理不睬。 故事的主人公大名一个“我”字也。几个月前的一天,我在街上遇到了一位儿时好友。他开玩笑似的拍拍我的脸蛋:“哟,你都成小肥仔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随随便便的一句话,我听了却如临大敌,回家后赶快照镜子。  相似文献   

15.
爸爸当演员去一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看见爸爸站在床头柜上的圆镜子前“搔首弄姿”。“爸爸,早。”“早。”爸爸连看都没有看我一眼,仍在镜子前摆酷。  相似文献   

16.
我也是美女     
镜子再照也照不出玉环飞燕来。“唉,淡妆浓抹总不宜!我真的是那么丑吗?”这个念头一出现,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不会吧,定是这块镜子的问题。”于是,静下心来仔细琢磨起这块镜子来,翻来覆去只发现小镜子圆圆的,滑滑的,还闪着光——比我都美!  相似文献   

17.
镜子狐狸     
每周一清展05:45分,我都会和镜子狐狸聊上十分钟。 “镜子狐狸”顾名思义,就是住在镜子里的狐狸。她是怎么住进去的,我不得而知。我发现她时,她已经在那里了。  相似文献   

18.
一天晚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漫画,表弟突然走过来问我:“表姐,你说是镜子亮还是白纸亮?”“嗯,我也不是“嗯,我也不是很确定,这样吧,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好啊,好啊!现在就开始吧!”我放下手中的漫画书,和表弟一起开始了小实验。我准备好一张白纸、一面镜子、一把手电筒,和表弟来到了光线较暗的房间。我把白纸和镜子斜放在一起,用手电筒照射斜放的镜子和白纸。表弟一脸的疑惑:“跟老师说的一样:纸比镜子亮。但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俩钻进了爸爸的书房,开始在书堆里找答案。“找到了,找到了!”我惊喜地叫道。“在哪儿,在哪儿?”表弟…  相似文献   

19.
博尔赫斯于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那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刚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不久。博尔赫斯九岁之前没有上过学。他家里有一间图书室,玻璃门的书柜里全是文学书籍。博尔赫斯四岁左右认识字后,就整天泡在图书室里。他接触的第一本书是《圣经》。童年时代的另一个发现、另一个现实,是他自己,他从镜子里看到的。对于博尔赫斯来说,这种身体的影像使他从小就极不自在,甚至感到恐惧。“我一向怕镜子。”博尔赫斯在1971年说,“我小时候房间里有三面大镜子,我特别怕,因为我在朦胧的光线下看到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思想照镜子     
照镜子,人人都会。然而照思想的“镜子”却非易事。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就是一个善于照思想镜子的同志。他选的“镜子”,全是英雄模范,如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雷锋等。他在日记上写道:“向雷锋、钱正康学习……经常拿他们作镜子来对照自己鞭策自己,争取做一个雷锋式的五好战士。”“雷锋光辉的形象,模范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将鞭策着我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