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虚无主义是一种被动的世界观,它以"痛苦"、"无用"思想为核心,并和东方的佛教思想有某种渊源。它表现为一种关于存在的孤独感、无用感、愤怒感和希望破灭感。在现实的社会中,这种意识表现为游离于身边的一切,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对生活缺乏兴趣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曹聚仁先生大约说过这样的意思,鲁迅真正的思想和精神的正宗,乃是确实的虚无主义。在哪本书上读过,不记得了,无法援引原文,实在抱歉。但我是相信那话的,认为曹聚仁先生的观点,大抵是符合鲁迅先生思想核心的罢。鲁迅先生是个纯粹的文化与思想的战士,在西方的哲学家中,他尤爱怪诞的尼采,他读尼采的作品,译尼采的作品,或许也继承了尼采的虚无主义的思想特质。眼前这本薄薄的《野草》,作为鲁迅先生存世的两部散文集之一,已经隐约地向我们透露了他那独立特行的虚无主义的信息。《野草》一书开篇即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中,先后遭到了政治文化语境的误读和后启蒙文化语境的全面抛弃,成为一个渐被遗忘的文化镜像。在新中国早期的历史中,鲁迅被解读为政治性的文化符号,这不仅使"鲁迅精神"遭到了删减化处理,而且严重地背离了启蒙思想,使鲁迅仅仅成为一个半张脸的神话。而当代的后启蒙文化语境则对"鲁迅精神"进行了全面拒绝,既表现为世俗文化对鲁迅作为"普通人"的还原,为进一步抛弃鲁迅埋下了伏笔;又表现为消费社会"娱乐至死"的文化功能本能地拒绝鲁迅式的精神深度,这使原本半张脸神话的鲁迅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归根结底,鲁迅问题的症结在于"鲁迅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对立,即"鲁迅精神"绝不是一般意义的知识或学术观点,而是一种指涉现实的精神力量。因而,尽管"鲁迅精神"面临遗忘的文化命运,它却无疑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以缺席的方式彰显着它的永恒性存在。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沉渣泛起,甚至一度有蔓延之势。历史虚无主义危害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它在大学生中造成一定的思想困惑。面对这一状况,"纲要"课理应承担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责任,应寻找策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5.
现在分析、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非常重要。前几年反传统成了时髦的口号,“全盘西化”思想猖獗,这种情况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很有害,现在应该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加以批判、分析。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想是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也是向往资本主义的一种表现。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处在民族危机下,一  相似文献   

6.
《怀旧》是鲁迅的首篇创作小说,也是他的唯一的文言小说.这篇作品在鲁迅的整个小说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就是由此发轫的.鲁迅后来的白话小说与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怀旧》堪称是鲁迅的奠基作.这诚如一些外国评论家指出的那样,《怀旧》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呐喊》中的小说的雏形;显示了作者思想和艺术的发展;预告了中国文学新世纪的来临.本文试图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怀旧》进行剖析,并探讨它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对鲁迅后来白话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一年底开始发表的小说《阿Q正传》,充分表现了鲁迅在这一时期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特点。它不但是鲁迅创作中的杰出代表,而且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
章认为,“立人”思想是鲁迅思想的核心;并且概括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章接着探讨了鲁迅“立人”思想的渊源,指出它乃是中西化的历史撞击在鲁迅精神领域中形成的火花;论接着指出改造国民性是鲁迅“立人”思想的关键;最后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道德虚无主义的主旨是从根本上否定道德的实存。处于转型的中国社会,出现道德虚无主义主要是因为社会的价值多元解构了道德的存在,品味判断反而取代了道德判断,更关键的是道德存在的契约精神和公民意识的缺乏使得道德重建又遇到了困难。针对这些道德虚无主义的弊端和出现原因,道德教育为消除道德虚无主义应该让人们正确理解道德的存在,批判错误的道德底线思想,注重公民意识的养成,以及应该使道德教育本身成为具有道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思想内容的总特点是现代化。它主要表现于:一是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和对国民性优点的肯定,其目的都是致力于人的现代化。二是完全符合恩格斯给拉萨尔信中提出来的未来艺术应有“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鲁迅小说的“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是:揭穿了过去历史的症结,总结了本世纪初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展示了今后革命的目标。鲁迅小说的“巨大的思想深度”,即它可以称为现代化的人学,全面提出了我们应当如何做现代人。因此,继续深入研究和普遍宣传鲁迅小说,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在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这时,重温鲁迅,重提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珍视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无疑有益于我们对当今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有益于探讨解决当下问题的途径,也有益于我们对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国学"的承传,从而进一步繁荣当今的文化、文学和学术事业。然而,仍有人在网络上大谈"鲁迅是思想文化的负面资源",流传甚广,因此,必须加以澄清,重提和珍视鲁迅精神文化资源的正面价值、当代意义,以正视听。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是博大精深的,限于篇幅,我们主要从鲁迅精神、鲁迅的思想文化、鲁迅的文学和学术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领域进行论述,并力图揭示出它的正面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辜鸿铭是清末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他的思想虽然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但是他思想中所闪耀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他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坚持正确的爱国主义,抵制狭隘民族主义;树立真正的民族自信心,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树立真正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颜元学术思想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宋明时期程、朱、陆、王的理学和心学的批判,对佛家、道家“空”“无”思想的批判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延续尧、舜以至孔、孟的以崇尚“实”、“习”为核心的经世致用思想。明王朝的灭亡、清初统治者的执政风格、明末清初的士习风气对颜元学术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颜元生当斯世,熏炙期间,故有此学。  相似文献   

14.
传统观点认为,庄子思想以索尚虚无为标的,庄子其人以逍遥游世为准则。这种看法带有片面性。事实上,庄子对于宇宙、社会、人生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切的关怀和哀怨之情。他不单是思想的巨人,而且还以自己的行为挑战世俗所谓的规范和权威,勇敢地保持和发展自我个性。庄子这种“不经”行为呈现了一种蕴含独特魅力的风度。庄子风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本质上是对世俗社会的抗议。  相似文献   

15.
卢思道出身儒学世家,其思想却呈现出"通侻不羁"的倾向:视仁义为"缰锁"、视朝市为"笼绊",与时局格格不入。因此,其一生虽然身仕三朝,但始终未能为世所用。卢思道的诗歌创作体现出南北融合的特征,内容以言志为主,感情真挚,同时也注重一定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立人"哲学包括"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方面,它的产生有一历史发展过程。"立人"哲学与佛文化、自主思想、众生平等、重善奉行有一定的联系。鲁迅在《野草》中,借用佛文化从四个方面实施"立人"哲学:信仰意识与看客心理,献身精神与自私行为,自主立场与奴才德性,战士英姿与庸众丑态。  相似文献   

17.
陈樵是元末浙东理学家,他终身不仕,隐居著述,以振兴程朱理学为己任,惜其学术著作皆遗,惟存诗歌《鹿皮子集》四卷。他的诗以咏物、咏怀诗为主,描述了其隐居生活环境,表达了他淡泊独善的追求;他的诗中唱和赠答诗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诗涉及现实内容较多,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另外他还有一些理趣诗、咏史诗等。他的诗歌艺术受时代影响,总体上学唐复古,但不同的体裁表现不同:七言近体学陆龟蒙,七言古体学温庭筠,乐府诗歌和当时以杨维桢为代表的“铁崖派”相呼应,力追李贺。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打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其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鲁迅都给以高度评价。然而。人们并未能完全理解鲁迅在红学领域提出的美学思想的真谛。鲁迅在阅审《红楼梦》最早的话剧本《绛洞花主》后,撰有著名的《小引》,提出“《红楼梦》的神情”这一命题,亦未引起红学界的重视。《红楼梦》的神情,包括《红楼梦》情节结构主线、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这些都是研究《红楼梦》原著的主要课题,却历来存在纠缠不清的问题。鲁迅作《小引》的《绛洞花主》剧本,是我们探索《红楼梦》神情的珍贵史料;通过鲁迅指明的“神情依然具在”这座桥梁,比较研究、对照探索,势必得以揭示出鲁迅体味到的《红楼梦》的“奥秘”。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报刊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以1927到1936年最为活跃。杂文是鲁迅新闻思想的主要反映。他认为报纸是人民的喉舌,新闻报道要杜绝失实,舆论监督要“保护原种”等。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现代思潮和神话研究,启迪了鲁迅对中国神话的新认识,同时也导致了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看法,而鲁迅对神话的重视又始终从国民性重建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出发,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导致鲁迅的精神世界实际存在三个维度,即传统、西方、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