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媒体艺术是利用数字技术跨越多媒体的新型艺术样式。近年来由于电脑图形图像技术的运用,充实了动画表现形式。本文从新媒体、动画、定格动画的关系出发,以《机器人9号》作为实例,介绍了动画表现形式在新媒体的应用,为动画艺术形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乐  李响 《科技风》2012,(23):69
随着影视艺术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制作技术作为影视艺术中的独特表现形式,其技术性与艺术性都在不断得以提升。本文通过阐述动画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特点,动画技术与动画艺术的关系等,浅析了动画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动画艺术这一艺术形式在新媒体技术的助推下,艺术创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断丰富,这位动画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契机。文章简要分析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并探讨将技术应用与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9,(8)
在商业动画为主流动画的环境下,动画产业不断发展,电视动画、影院动画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而人们对黏土动画也开始逐渐的熟悉与接纳,以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向大众展示着它的魅力。黏土是定格动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定格动画中最适用于创作商业动画的一种材质。目前国内黏土动画创作逐渐成为过去式,而这种动画艺术在国际上正处在发展热潮期。本文首先对黏土动画进行解释,然后分析黏土动画在当今商业动画中的创新性运用,望采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觉语言进行研究,力图挖掘动画艺术的视觉表现潜力,探索运用视觉语言进行动画角色设计的方法,进而拓宽创作思路,提高动画艺术表现力.论文以符号学中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互动模式作为理论的构架,将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分为静态与动态两部分,同时依据共时性和历时性符号时态的差异性,探讨动画角色图像的表现形式,并综合视觉及符号语义上的深层次结构关系,建立解读与设计动画角色的完整模式.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其它艺术形式而言,动画片由于其制作工艺和艺术构思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动画片的电影语言具有区别于其它片种的高度假定性,仅就空间设置而言,动画片不是从现实生活中截取空间,呈现一种开放性的艺术思维,因而,动画创作者有着充分的想象自由度,艺术创作灵性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本文就动画片的空间设置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将对动画空间设置的多种可能性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对动画空间设置作新的探索,也许还能对兄弟片种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尽管现代绘画流派繁多、风格各异,但有趣的是,无论是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里,还是在我国汉代  相似文献   

7.
肖红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254-256
在艺术短片中,其表现手法有多种多样,如泥塑.素描.剪纸.木偶.皮影等等实验艺术短片。水墨表现也是其中的一个门类,然而,在个人创作领域中,水墨在动画片中的体现,而具有其独有的气质。是任何一种形式动画而不可替代的。她细腻.含蓄能给视觉画面带来新的审美情趣。在针对个人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所选定的水墨表现形式,如:水墨肌理.水墨的画面晕染.水墨背景及水墨装饰;从而使这些表现形式与人物造型巧妙地运用在一起。这样,个人动画就带有传统水墨的韵味,然而又不失现一代所备有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动画在表现形式和材质上的结合,为动画创作带来了形式和内容上全新的视听感受。材质和表达形式一直是世界各地动画艺术家重要的创新手段。二维动画作为传统动画最主要表现形式,二维动画与其它材质动画的结合在诸多动画表现形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动画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文慧 《百科知识》2023,(15):43-44
<正>动画作品是文艺作品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类型,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媒介,它来源于文化故事和社会生活,加以艺术化的处理和修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作品是主流意识形态抽象理念具体化的表现形式,通过独特的视觉表现方式和视角重构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优秀的动画作品是时代精神的艺术化产物,它为重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起到良好的导向和传播作用,对培育大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及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越来越被公众所认知。高度的娱乐性、欣赏性、教育性,在这个互动化很强的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中也就成了它的主要功能。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更是一种艺术工程。在新世纪新环境下,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有了北京电影学院等动画专业。并且有很多老一辈动画艺术家的作品在世界影视动画界蜚誉海内外。进入80年代后,中国动画进入低谷,高校的动画教育更是无从谈起。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中国的动画教育机制跟不上,不重视动画教育,没有形成连续性系统性的教育方式,这是主要根源。直到上个世纪末,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国的动画教育专业又在各个艺术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其实这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怎样来认识这一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动画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门类,集合了绘画、漫画、数字媒体等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包含了一些电影所不具备的因素。形式上讲,电影追求真实,动画追求梦幻,动画更容易直观地表现和抒发人类的情感,可以把不现实转为现实,拓展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际上,动画是表现本质的生活,人物的形象设计和编剧情节是重点,和一般的真人故事应该有所不同。动画片的基础便在于剧情,画面与特效只是手段,只是让你去更好地触摸并体会这个剧本所传达的意念。  相似文献   

12.
毛庆钰 《科教文汇》2013,(22):145-146,148
动画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门类,集合了绘画、漫画、数字媒体等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包含了一些电影所不具备的因素。形式上讲,电影追求真实,动画追求梦幻,动画更容易直观地表现和抒发人类的情感,可以把不现实转为现实,拓展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际上,动画是表现本质的生活,人物的形象设计和编剧情节是重点,和一般的真人故事应该有所不同。动画片的基础便在于剧情,画面与特效只是手段,只是让你去更好地触摸并体会这个剧本所传达的意念。  相似文献   

13.
白宇 《百科知识》2021,(3):28-29
在影视动画作品中,色彩语言是重要的表达元素之一,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影视语言.动画作品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人类的情感以及生活方式等内容以感性的表现方式呈现给观众,要让动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要重视影视语言的运用.影视镜头、影视色彩、配乐、构图、影调、剪辑都属于影视语言,各有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画:一种新艺术的缘起。实验动画在中国还是一块缺失的领域,是一种先锋的缺失。实验动画以简洁明快、低成本的艺术形式,更能表达出其他影片,甚至其他艺术门类无法表达的意念和思想。中国动画的出路就是要将实验动画转化为动画艺术的生产力,实验动画与商业动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陶联兵 《科教文汇》2011,(31):141-143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祖先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保留在人类精神中的"种族记忆"或"原始意象"。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的原始意象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动画是一种虚拟、自由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受实拍影视作品的条件限制,不局限于现实生活,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动画成了最为接近"原型"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尝试着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出发对迪士尼的动画角色中蕴含的原型意象展开分析,并进而说明其对于当下人们的心理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发展,而数字艺术领域中表现最突出的当属动漫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创新基本上改变了传统动画表现形式,使得人们进入到一个从未想象过的动漫世界。本文主要通过对动漫发展介绍,探讨了计算机技术在动漫领域中的应用,仅供交流使用。  相似文献   

17.
剪纸动画是民间剪纸艺术和动画技法的巧妙结合,它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以戏曲皮影戏装配关节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制成平面关节纸偶.剪纸动画富有不同于其他片种的节奏特征.  相似文献   

18.
彭和 《科教文汇》2012,(20):160-161
本文从动画创作中的民族化内涵,题材创作和表现形式入手,对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做出思考。通过对目前中国动画民族性表现的分析,提出国产动画应走"民族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动画艺术教育是动画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反映着动画业的发展实践,而作为一种制度形态,它又以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支撑着动画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在三维动画风靡的今天,计算机动画制作是一项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工作。在制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技术上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广告创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在画面色调、构图、节奏把握等方面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三维动画也可以运用于建筑动画、模拟动画、广告动画、影视动画、角色动画等。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创作的三维动画短片《机器人心中的蓝鸟》为案例,通过Maya、Photoshop、Flash、Premiere、AfterEffects等软件制作而成。这部短片曾获得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的湖南省艺术类院校毕业生艺术实践成果巡回观摩评比优秀作品奖项,全面解析三维动画短片的创作与实践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