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美”是一个美学概念,不单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外貌之美,而是表现一定社会生活内容的情感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忠实反映。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宣传特定的形象呢?如何将特定形象写得“美”呢?第1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美”是一个美学概念,不单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外貌之美,而是表现一定社会生活内容的情感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忠实反映。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  相似文献   

3.
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宣传特定的形象呢?如何将特定形象写得"美"呢?第1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4.
善于抓特点     
我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抓特点的重要.我们常说:"这条新闻没特点,一般化.""这件事的特点在什么地方,没有抓出来."我们采写一条新闻或者一篇通讯,必须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特点来写,才能避免一般化,写好新闻报道.为了做到善于抓特点,我们要懂得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个性反映共性.我们进行采访写作,不但要研究事物的共性特点,而且要研究事物的个性特点.对于文艺创作塑造人物形象,黑格尔提出了"这一个"的要求,就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即鲜明的  相似文献   

5.
人物通讯是新闻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人物通讯的特性决定了它所报道的主体是“人”。写人,是离不开人物语言的。因为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表达形式。要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感人形象,除了其它手法外,必须借助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实践证明,它是决定人物通讯是否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什么样的语言,才是个性化的语言?许多书籍中都做了程度不同的阐述。所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我认为就是这一人物所独有的特殊个性通过语言的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由于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社会地位、生活习惯、职业爱好、性格气质,以至于性别、年龄、籍贯诸因素不尽相同,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时,就出现了不同的“味儿”,这种风格独特的“味儿”,就是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人物通讯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品背后往往反映出采访者在采访中处于主动位置,而被采访对象处于被动位置。如何使人物通讯改变履历加事迹的平面式报道手法,从而使通讯人物有血有肉较为立体地展示给读者呢?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在采访中实现互动。 (一)实现采访互动的必要性。 人物通讯有其特定的写作要求,一篇人物通讯要写得有血有肉,要有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能展示人物精神境界的语言和动作,这就要求采访者和采访  相似文献   

7.
写人物通讯,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写好他的“眼睛”。什么是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呢?怎样去抓这个“眼”呢?我认为,抓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就是要抓他的特点。这包括人物特点、职业特点、思想特点、性格特点和生理特点等等。至于怎样才能抓住“眼睛”,关键是作者要认真采访和观察,也就是说,在采访人物时,要耐心询问,细心观察,从中找出你要写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写好人物通讯要特别注意与主人公的贴近。何谓贴近?贴近 ,意思就是接近、亲近。也就是说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完全忠实于新闻人物的实际 ,最大限度地贴近新闻人物的性格、身分、情感等等 ,写出真实可信的“这一个”来。“贴近”是人物通讯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 ,人物通讯主要是写模范人物的 ,所表现的模范人物愈真实 ,愈像 ,就愈有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物通讯是所表现新闻人物的文字化的素描 ,是其基本相貌、性格、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复印或传真。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对采访对象的“贴近”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1、“贴近”是…  相似文献   

9.
细节在人物通讯的地位注意运用细节是人物通讯是否成功的关键。通讯中的人物,总是要说话,有神态动作,有了几个能代替广泛描写的细节,人物的形象就鲜明突出了,人物就可以“站”起来。为什么有的人绞尽脑汁,把人物的事迹描绘一大堆,而文章还是干巴巴的,就是只注意罗列叙述性的情节,而没有反映人物本质的细节,由此可见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作用细节在人物通讯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1、细节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2、细节能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在人物新闻的采写上作了一些尝试,略有收益。如果要总结一下得失的话,我认为,人物的个性鲜明与否是成败的关键。人物新闻较之于人物通讯,具有篇幅短、容量小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在采用这种体裁时,必须选择一个最佳角度,突出人物个性某一个最具光彩的侧面,发挥以小见大的功效。然而,在改革和开放的年代,先进模范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又该如何发现先进人物及其“个性”,又如何发现“个性”中最具光彩的侧面呢?我想,这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比较来达到:从比较中寻找人物的个性特征,从比较中发现人物个性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如果说消息是以新抓人,评论是以理服人,那么我认为通讯便是以形象感人了。一方面通讯的启发、教育、鼓舞听众的作用,是通过作者塑造的具体、生动的形象体现出来的;另一方面通讯的内容美与形式美高度统一在形象的表现上。通讯既不同于消息概括、简洁,也有别于评论严谨的逻辑推理。通讯是绘声绘色地描述,较详尽地、形象地报道新闻事件,反映人们的精神风貌的。例如;同是报道一个人的事迹,消息  相似文献   

12.
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述人物的思想、性格为特征的新闻体裁。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使人物的精神、品质跃然纸上,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给人以美的享受。人物通讯的审美价值与理论美学中美的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它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描写,再现美的特征,使人物的审美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通讯要写出情意不容易,要写出个性与风格更不易。最近读新华社记者赵兰英女士写的《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再持——送张乐平先生》(刊于10月7日《解放日报》)深觉它就是这样一篇好通讯。如我记得不错的话,赵女士似乎是专门报道文艺文化界人士的记者。她的很多报道写得很有特点,给人留下不少美好的印象,而现在摆在我案前的此篇那就更为突出。是人总有个性,报道要写出个性才为可贵。张乐平——三毛之父,其人并不陌生。在此送别之际,如何既写出人们心中的情意,又写出人物的个性是要费一番斟酌的。记者通过深入采访,显然抓住了一个贯穿全篇的“酒”字与“送”字进行开掘,结果写得很富情意与个性。酒,想不到是陪伴张乐平一生的爱好之物。酒中有情思有灵感,正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玉和临行喝妈一  相似文献   

14.
人物通讯是对“新闻人物”的报道。“新闻人物”则是典型性、新鲜性、个性显著的人物。 典型性使“新闻人物”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趋势,反映了时代精神。正如穆青所说,“人物通讯贵在表现时代精神,难在预示历史趋势。”以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见穆青《十个共产党员》)为例,文中的吴吉昌在“文革”中的遭遇,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他是一个共产党员,却在“文革”中被视为  相似文献   

15.
美感的基本点之一,是事物“本身的整体美”,或者说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形象,美感就不存在。新闻的主体是人。我们说的形象主要是人物的形象。人物形象分外表形象和内心形象两种。表现人物外表形象,办法之一是对人物加以富有特点的勾勒。  相似文献   

16.
(二) 细致形象,如临其境—通讯中描写成分的表达特点和要求。通讯播音中描写成分表达得如何,是创作成功与否的关健一环。通讯中的描写成分,有的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有的是交待人物活动环境的,有的是衬托人物的心情、烘托气氛的,也有的是描绘山川风光,寄情于景的。无论哪种情况,在表达的时候,都要力求做到绘声绘色,细致入微,情景交融。通过有声语言的描绘,把形象刻画得有立体感,层次感,真切传神。要达到这种境界,重要的一条就是,播音员必须如临其境,感物动情。这里所说的“境”不仅指客观的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而且指主观的心境,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心情。如临其境,才能获得具体而真切的感受,才能情动于衷并形之于声。下面我们用实例,具体说明人物通讯和风貌通讯中的描写成分如何表达。  相似文献   

17.
写人。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并不是说不要写人;相反,不但要写人,而且要把人写好,写出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人的品格。这是优秀的事件通讯必备的条件之一。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世间一切事情都是人干的,每一件具体事情都是和具体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就没有事,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社会了。“事因人而生,人以事而显”。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新闻报道,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就是各种各样的人物在社会大舞台上所展现的形形色色的活动的反映。做为新闻报道主要体裁之一的通讯,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要真实地再现人的活动和灵魂,而不能只见事不见人,只见物不见人。这就是我们所主张的新闻报道中的“以人为本”。 这样说,都要写人,是不是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就没有区别了呢?区别仍然有,而且是明显的。人物通讯中的“人”,一般一篇(或连续报道中的若干篇)只写一个主要人物,以这个主要人物为主线,贯彻始终,统领全文。人物通讯中当然也要写  相似文献   

18.
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的体现,是艺术家创作的独特标志。罗丹说:“的确,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欣赏刘泽荣篆刻作品,使我感触最深者,便是其作品中凸现的那种清刚俊逸,豪爽率直的艺术“性格”之美,而这种“性格”在其作品里则集中表现为一个“爽”字。即点划结构之爽快,章法构成之爽朗,刀法运用之爽劲。爽快的点划结构美。篆刻艺术之美,首先是文字点划结构之美。点划结构可以反映出客观事物的形体美。篆字具有很强的象形因素,每一点划都构成一个形体,并能引起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形体美的联想。在篆刻创作中,联想、想象、回忆等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1993年相继推出的“东方之子”和“生活空间”是“东方时空”栏目中两个极具代表性的用镜头表现人物个性的电视短片节目。这两个子栏目对如何运用镜头表现人物个性,深层次揭示人物个性内涵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从中我们可以摸索出表现人物个性的拍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物通讯是反映新闻人物的事迹及成长过程的通讯报道,是通讯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人物通讯究竟如何写,似乎很难回答。世界之大,千人千面,怎可能用一种形式去套呢?在这里只想谈谈近年来写人物通讯与接触人物通讯稿件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