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4~2008年肿瘤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评价肿瘤学期刊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以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2004~2008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收录的肿瘤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作一分析,并采用学术影响力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肿瘤学期刊2004~2008年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呈总体上升、稳步发展趋势。平均总被引频次5年间增长了51.08%,平均影响因子5年间增长了6.25%,学术影响力增长了69.09%。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增长速度不一,肿瘤学期刊发展呈现出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应倩  戴丽琼  夏庆民  汪媛 《科技通报》2011,27(3):453-458
为评价浙江省医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发展状况,对2006、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收录的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作一分析,并采用学术影响力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5~2008年25种浙江省医学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增加82.35%;平均影响因子增涨35.02%.2005、2008年学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2005~2010年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力,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6~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主要引文指标。结果表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数量近年来增长较快,2009年平均影响因子为0.450,接近2009年中国科技期刊平均影响因子0.452,2010年平均影响因子为0.481,超过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平均影响因子0.463,2009~2010年平均被引频次远远高于2009~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平均被引频次。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统计分析依据2010 ~2012年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提供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核科学技术类12种期刊2008~2011年间的变化趋势.首先对比了期刊的基本信息和收录情况,然后对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和即年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核科学技术类期刊整体国内影响力较高,但国际竞争力需提升,平均复合影响因子(U-JIF)为0.413、平均综合影响因子(MS-JIF)为0.279,但他引影响因子与平均影响因子位次有所不同,说明存在自引率偏高的情况,绝大多数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相差悬殊,总被引频次与可被引文献量呈正比关系,需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统计分析结果对提升上海应用物理所的刊物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2006~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收录的23种农业大学学报期刊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2005~2010年农大学报核心期刊的载文、被引情况,研究了载文量、平均引文数、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等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6年间农大学报期刊的平均载文量变化较小,而平均引文数和被引频次则呈现出相似的显著递增的趋势,农大学报期刊的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之间无明显的关系,载文量大幅增加的第2年或第3年,多数期刊的影响因子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期刊的被引频次与前5年的平均载文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选取在中国具影响力的8种优秀药学期刊,比较分析其在CNKI和Scopus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8种期刊在CNKI和Scopus数据库中的计量学指标排序变动较大,除了《中国药理学报》其他7种期刊在Scopus的被引频次主要由国内期刊和作者贡献,表明目前中国优秀药学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及学术影响力仍有待提高。《中国天然药物》在Scopus数据库中的指标整体上略优于除了《中国药理学报》的其他6刊,为该刊2012年被SCI收录提供了计量学依据。本文提出可利用Scopus数据库对国内期刊进行国际影响力评估;并指出中国药学期刊应准确定位,而不是盲目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我国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办到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状况.本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的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0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的数据为依据,对其中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年载文量、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篇均参考文献量和基金论文比等8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CJCR中收录的全国医科大学学报类的相应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高于CJCR中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平均水平,但其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其评价指标间并不都呈线性关系.因此,对于大多数学报而言,应该扬长避短,再接再厉;对于少部分学报而言,需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8.
网络出版环境下学术期刊学科影响的扩散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5种科技类学术期刊,通过对其论文在1986~2005年间的被引用频次和引用的期刊数进行统计,对学术期刊影响的扩散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被引用频次还是引用的期刊数除了一种变化不明显外,其他4种期刊均存在增加的趋势;排除综合性学术期刊,非本学科的专业期刊的引用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因此,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影响的扩散现象.  相似文献   

9.
医学院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分析医学院学报的影响力情况,探讨其发展策略。【方法】 以2008-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数据源,采用动态评估模型对资料完整的10种医学院学报、14种医科大学学报、16种综合性大学学报医学版、20种非学报类医学综合性期刊进行影响力动态评估和比较。【结果】2007-2013年医学院学报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但在4类期刊中医学院学报各年度的平均影响力评估值均最低。【结论】 医学院学报总体影响力较低,需要通过参加国内外医学专业会议、扩大作者群体、掌握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立项情况、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形成特色栏目等措施,提高刊物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学院学报的影响力情况,探讨其发展策略。【方法】 以2008-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数据源,采用动态评估模型对资料完整的10种医学院学报、14种医科大学学报、16种综合性大学学报医学版、20种非学报类医学综合性期刊进行影响力动态评估和比较。【结果】2007-2013年医学院学报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但在4类期刊中医学院学报各年度的平均影响力评估值均最低。【结论】 医学院学报总体影响力较低,需要通过参加国内外医学专业会议、扩大作者群体、掌握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立项情况、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形成特色栏目等措施,提高刊物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1年化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载文量、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均值和年均增长率探讨期刊的集中发展趋势;讨论了5年影响因子和5年总被引频次平均值排名前15位的化学类期刊的情况,对比了10种化学期刊的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化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逐年稳步增长,其中高学术影响力的期刊所占比例较大,位于中国科技期刊的前列。分析化学专业期刊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处于化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然而,CJCR化学类期刊主要计量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低于CJCR全部期刊相应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化学类期刊应进一步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以提高学术质量,创造精品期刊,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借鉴国外SCI肿瘤学期刊的先进办刊经验,调查分析了2006~2008年SCI收录的10种高影响力(IF>7)的SCI肿瘤学期刊,调查内容包括期刊的基本信息,文献计量学指标及数字出版等方面。对期刊新的评价指标——特征因子进行分析与讨论,最后探寻了国外高影响力的SCI肿瘤学期刊值得我国期刊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客观评价我国心血管内科学期刊的现状和办刊水平,以2002年版至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依据,采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对4年间14种心血管内科学统计源期刊论文的7项评价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来源文献量、国际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心血管内科学期刊数量多、规模大、学术影响力(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显著高于全国统计源期刊平均水平,但即年指标、国际论文比,尤其是基金论文比普遍较低。分析了具有代表性期刊的优势和不足,其中《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平均水平,尤其是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更是平均水平的3~5倍,而且该刊的他引率为0.95。提出了明确形势,准确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和明确差距,找到不足,克难而进等提高心血管内科学期刊办刊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影响力医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提供的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22种高影响力医药期刊.以2004~2008年版CJCR为源数据,分析他们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这些期刊的国内学术影响力均较高,其影响力变化呈现4种趋势:一直上升、先升后趋于稳定、呈"V"形或波动上升与高位震荡;这些高影响力期刊同样存在基金论文比低、国际影响力低、影响力受到期刊学科性质和期刊刊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其中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在减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文献对期刊影响因子的作用,为科学评价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3种代表性的国际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Chemical Review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为例,通过查询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和分析了综述性文献和研究性文献对期刊影响因子的总体贡献度与平均贡献度。【结果】 总体贡献度与平均贡献度可以分别从总体上及平均上来评价不同类型文献对影响因子的作用。【结论】 这两种贡献度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地评估不同类型文献对影响因子的影响,有利于建立更为公正和合理的期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客观地评价建筑工程类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对7种建筑工程类高校学报2003~2007年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各刊文章的发表时滞,希望通过对各刊的动态评估及计量学数据的比较分析,能客观、真实和可靠地评估期刊的学术地位.结果显示,期刊的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偏低,个别期刊论文发表时滞较长.同时显示,5年来各刊的论文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和编辑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98种农学类中文期刊分为综合性期刊、高校学报和专业性期刊3个类别.对同一类别的不同期刊和不同类别的期刊分别进行连续6年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分析和3年平均影响因子比较,并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影响因子的差异显著性,以反映我国农学类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变化和分布的基本情况,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评估农学类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2005~2010年我国出版类期刊学术影响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6~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CJCR)中完全收录的十种出版类期刊的八项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刘明寿采用德尔菲法确定的8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综合指标加权值,判断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出版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质量整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各出版类期刊的发展较为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从文献计量的角度统计和分析了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分析化学类期刊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及其学术影响力。引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0~2004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提供的统计数据,分别对9种主要的分析化学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载文量、篇均引文数、基金资助论文比等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显示,2000~2004年9种分析化学类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和平均影响因子均高于当年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的平均水平,说明该学科期刊在国内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强,但国际竞争力较弱。各期刊发挥自身的办刊特色,保持学科优势,期刊质量不断提升。《分析化学》的各项计量指标显示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5~2009年《情报杂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计量学是科学分析研究学术期刊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CNKI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及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情报杂志>2005~2009年间刊发的3 104篇论文,从载文量、引文情况、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该刊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其办刊质量及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