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传统的学校教研基础上发展校本教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研对学校与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无锡滨湖区教育局为例,试图回答校本教研与传统学校教研之间各自的追求是什么、认识与实践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在实践中推进校本教研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教研是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的产物,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的实施应运而生。一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是拓宽教学研究途径、推进校本教研、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它以网络为着眼点,加强各学科的整合,加强校与校、教研室与学校之间的网络沟通,有力地推动了各学校的校本教研,同时也满足了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有了广泛开展,这对广大的农村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城乡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教师专业结构的差异、农村学校科研氛围的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师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有助于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前,乡村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教研主题缺少乡土关注;教研开展缺少核心问题研讨以及教研活动急需专家引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策略:给予乡土关注;持续研讨核心问题;构建专家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广西桂林市、河池市、柳州市、玉林市、贺州市下辖12个县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校办学条件、乡村教师队伍水平、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等方面均得到改善,但也存在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学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打造“高校—小学”共同体、分区域打造学校联盟、建设高质量乡村学校等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策略,从而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像其他地区一样得到了广泛开展,这对广大农村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城乡间教育发展不均衡、教师专业结构差异、农村学校科研氛围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山东胶南市构建大校本+大学区的教研新体系,通过城乡互动、区域联动、典型带动,促进城乡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县域内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具体包括:实施大校本,实现村级小学与中心小学教研的深度融合;组建大学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桎梏,在于教育部门或学校导向和评价的偏差,阻碍了教师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缺乏校本教研的土壤,校本教研的主体素质令人担忧,教师队伍老龄化,缺乏必要的专业引领等。这些都是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任务,均衡教研发展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破解县域范围内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班级之间的教研不均衡现象,需要在教研活动中,研究和解决教与学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班内均衡;建立校本教研机制,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校内均衡;实施区域联片教研、送教下乡、强弱互动,建立...  相似文献   

10.
乡村学校要想通过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落实"四个"相结合,即:个人教研与团队教研相结合,常规教研与主题教研相结合,课堂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校内教研与校外教研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基本途径,抓好农村校本教研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是山东济南市的一个新区,全区17所初中学校中仅有两所城区学校,86所小学中也仅有两所城区学校,农村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师资整体水平不高。近年来,我们不仅强化对农村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是植根于学校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教研员要恰当地融合在校本教研中,要转变自我角色,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合作者、服务者;要在专业引领中,逐步形成联片教研、城乡互动的教研机制;要努力提升教研水平,防止非理性的、形式化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桎梏,在于教育部门或学校导向和评价的偏差,阻碍了教师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缺乏校本教研的土壤,校本教研的主体素质令人担忧,教师队伍老龄化,缺乏必要的专业引领等。这些都是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开展城乡学校之间友情结对、校际联动、倾情合作,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力求通过城市学校的办学优势,提升管理能力,扩大同伴互助,组合开展教研活动,解决常规教研问题。借助城市学校的骨干力量,吸收他人经验,共享优质的师资资源。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的学校文化视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本教研实践歧义产生的根源是校本教研作用和功能理论的模糊.校本教研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校文化研修活动,是学校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先导.要搞好校本教研,需树立校本教研兴校理念,以制度建设推进校本教研,建立学习型的校本教研组织,打造合作型的教育团队.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核心,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肯定。随着校本教研的实施,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区域性校本教研的整体性规划,研究资源未能达成共享,各校大多只能“各自为政”,教研活动成为走一步算一步的“游击战”,没有形成区域性校本教研的“集团军作战”;  相似文献   

17.
黄世忠 《广西教育》2011,(13):23-24
为了有效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局部均衡发展,我校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研、训"整合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广泛开展了"城乡校际教研一体化"活动。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认真观察各个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特别是深入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活动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意外收获”。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校本教研到底是什么校本教研?如何才有实效?作为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到底该如何引领校本教研?年级、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到底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前期调研发现,"步步高工程"学校在校本教研领域存在教研制度不完善,校本教研内容空泛、分散,教研目标模糊、碎片化,教研方法经验化,教研成果单一化等问题。其内在原因在于学校对校本教研的理念认识不清,校本教研的意识与设计的能力有限,专家资源、课程资源尚待完善;外在原因在于行政单位采取以数量和次数为主要指标的量化评价方式。为此,应以校本教研评价体系为切入点,通过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帮助学校认清校本教研的本质,运用科学的方法按逻辑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使校本教研和学校发展、教师成长互相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三年的试点实验,校本教研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中,在解决区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均衡问题,探索切合本地实际的校本研修模式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本期“教研”栏目聚焦“校本教研与均衡发展”,分别以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和浙江省温州市的经验,与您共同探讨通过校本教研工作促进区域和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与做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