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月30日,陕西省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规定》,强调‘保障特殊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规定》提出,要通过特殊教育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举办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普通幼儿园附设特教班、组建学龄前特殊儿童巡回教学等多种形式,为特殊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作为学龄前儿童的启蒙阶段,作为个体认知、情感、社会化、性格等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学前教育中,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较普通教育又有其特殊性,除了要促进特殊儿童思维、语言、情感、交际、性格、态度、价值观等的形成和发展之外,还担负着弥补特殊儿童缺陷和障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特殊儿童自身、特殊儿童家庭及社会三个方面论述了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特殊儿童家长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36位年龄在2~7岁之间的特殊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特殊儿童入园接受教育的比例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等机构接受教育,但也有部分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家长的希望和选择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叶 《考试周刊》2014,(5):181-182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基础性阶段。作为日后接受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学前教育是一个起点公平的问题。入学前或在幼儿园接受一定教育的儿童,相比那些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在成绩与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教育的公平性与公共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美国日益重视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原因之一是学前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已被人们广泛认同。“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2001)联邦法案的出台要求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能通过适当的学前教育达到某种“学校教育准备状态”。而那些接受过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儿童通常会被人们认为有更好的“学校教育准备状态”。  相似文献   

6.
学习准备期,是针对幼儿初人小学的种种不适应,在小学一年级之初设置的一段特殊学习时间。大部分智障儿童在进人特殊学校之前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因此他们的行为习惯很差。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一年级智障学生的学习准备期教育的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周兢,程晓樵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使得众多的残疾儿童和残疾青少年接受了一定的教育。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与正常儿童普遍接受学前教育相比,大约85%的残疾儿童未接受过学前教育,使得他们的发展受...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余珍有编译目前,在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同需要的儿童。以往被正常学校拒之门外,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的特殊需要儿童也逐渐走进正常儿童的教室。这里所说的特殊需要儿童,既包括有生理、心理障碍的儿童,也包括高...  相似文献   

9.
公民教育是美国各级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阶段的基本任务之一。美国儿童早期公民教育课程标准对儿童早期公民教育的知识、价值观与品德、社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目标都给予了详细阐述。这对我国学前教育阶段的社会领域教育颇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是孩子接受传统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后续义务教育的基础。适龄的学前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各种原因,会有一些特殊儿童需要进行特殊教育。这一时期教育的状态,直接关系儿童后续接受教育的状况及其后续发展。主要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在分析当前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化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处境不利儿童道德关怀理念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关怀这一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俄罗斯联邦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处境不利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俄罗斯的处境不利儿童有权力接受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按不同的处境不利儿童群体设立社会收容教学一教养学校,融磁学校,心灵康复学校、普通寄宿学校等接纳这些儿童学习.  相似文献   

12.
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解决流动儿童的入园问题,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从自身发展现实出发,强调从健全机构、合理布局、社会参与、制度保障、规范管理等方面促进当地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解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其中,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是前提,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和谐、健康发展是关键,由此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创新办园机制、行政管理体系与监督机制,推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同时严格控制幼儿园收费标准,优化资源配置,真正保障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低收入家庭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实现学前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强迫一个孩子过早进入学校,与其说是造就一个爱因斯坦,倒下如说是导致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教育家们又说,接受过适当早期教育的儿童在进入小学时,比他没有接受过适当早期教育的同学们具有明显的优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副教授沃克重复了儿童早期教育方面许多专家的观点:“我们不必为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合适而烦恼,只要使孩子们在进入正规学校前已有丰富的经历。”按照这种观点,问题不是在“加速教育”,而是早期教育是否适当和是否有好的质量。威劳克学院讲师摩根说:“一个5岁的孩子不应参加为8岁孩子设计的项目。但是,一个4岁儿童项目对4岁的儿童是很好的。一个孩子,不论他多么小,只要把他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中,都会有利于他的成长。”摩根的见解得到现在被广泛引用的“佩里学前教育项目”的支持。这个项目建立于1962年,测定了密执安州易普西兰的儿童发展,比较了那些接受过早期教育和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研究持续了5年,监督这个项目实施的哈斯考伯教育研究基金会主席威卡特说,所有参加测定的儿童都是出生于社会低层的。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过优质学前教育的孩子在所有指标上都具有  相似文献   

14.
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涉及公众谈论的学前教育话题时,人们往往会交流和分享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促进儿童发展、确保学习和入学的准备状态、为有特殊需求的或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早期干预、适宜儿童发展的教学实践、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学前教育计划与效益的最优化、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导向等等。而关注最甚的也许是关于学前教育的“质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等问题。换言之,人们最关注的是如何为社会、家庭和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的问题。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思考和做法在世界范围内,曾有过有关学前教育质量的主流话语。…  相似文献   

15.
非正规学前教育足指由政府或个人发起,针对无法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0~6岁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儿童,依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学前教育的形式.[1]非正规学前教育以无法获得正规教育的儿童为对象,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其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早期儿童教育和护理项目(ECEC)变得越来越普及,早期儿童教育发展和学前教育都有较高的入学率。■是否接受过学前教育能部分地解释15岁学生的教育结果,接受过学前教育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获得低分数的可能性。学前教育在促进儿童平等发展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如第一代和第  相似文献   

17.
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表明,应在学校、家庭、社会与儿童之间建立三位一体的双向交互作用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反对之前以生理成熟理论为基础的儿童入学做好准备的观点。这对学前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一体化的小学和初中教育。丹麦的小学和初中是一体化的,被称为基础学校。1994年,丹麦颁布了公立学校改革法案,确立了丹麦基础学校从0级(学前教育)一直到第10级的框架。该法案还规定各地市政当局要保证所属市的每个儿童有机会在公立学校免费接受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丹麦的基础学校只由公立学校构成。实际上,丹麦的基础学校包括地方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继续教育学校,还有为严重残疾学生开办的特殊学校。其中公立学校占绝大部分,私立学校作为补充。地方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都有1年的学前教育、9年制学校和一年的第10级。丹麦施行9年义务教育,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讲,学前教育和第10级教育都是自愿的,但是地方政府必须提供。尽管是自愿的,丹麦的儿童和少年接受学前教育和第10级教育的比例都很高。在1997-1998学年,有97%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地方公立学校49%的学生选择继续完成10年级,而就整个基础学校教育来说,大约有60%的学生继续10年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发布,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成为当务之急。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符合早期干预原则。但当前我国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将学前康复机构纳入学前教育、积极培训学前特教师资和发展学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同样需要被平等对待,希望能够被社会所接纳而不会受到歧视。但现实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成果并不理想。对此类儿童来讲,虽然可以与普通幼儿同步接受学前教育,但效果并不明显。文章探讨教育融合理念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情况,分析提升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有效策略,对引发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特殊儿童入学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