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验中水银对教室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一直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原来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及其他人的改进装置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改进后的装置如图1所示,笔者将其命名为环保型“托里拆利实验”改进装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验中水银对教室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一直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原来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及其他人的改进装置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改进后的装置如图1所示,笔者将其命名为环保型"托里拆利实验"改进装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验中汞对教室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却一直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对原来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做了较大程度的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1所示,笔者将其命名为,环保型“托里拆利实验”演示器。现介绍如下。1 仪器的构造该仪器共由7部分组成,前6部分依次连通。其中汞消毒器中装有在硫磺粉中反复揉挫过的海绵,下部用弯管与水银盒相通;水银盒为一透明密封塑料小盒,盒深20mm,盒内汞液的深度为17mm,盒的右侧有一小孔;短玻璃管通过小孔直插入水银盒汞液液面以下14mm处,向上依次连通…  相似文献   

4.
托里拆利实验是中学物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不但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可以精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改进的必要性传统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既简单,又经典。说它简单,是因为该实验装置的"主  相似文献   

5.
多用简易气压计简介张俊玲,张艺芳在初二物理“大气压的测定”一节中介绍了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托里拆利实验虽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又为测量大气压提供了一种方法。但它在教学演示中存在着两个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一、托里拆利实验的缺点1.托里拆利管又细又长,...  相似文献   

6.
托里拆利实验能直观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但通常的托里拆利实验演示器存在着灌水银困难、水银不易回收、浪费大、测量误差大、对人体不安全、耗时费力等缺点,严重影响教学的进展.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7.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除了考虑水银上方是否存在“托里拆利真空”外,还要考虑玻璃管的选择。下面笔者仅就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系统误差作一点分析。设用密度为ρ的水银,内径为d的玻璃毛细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水银柱高为h。一般我们把实验结果表示为: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高为h的水银柱液体的压强值。即:p_0=p_h=ρgh. (1) 如图所示,由于毛细管中水银蒸发将引起附加压强△p,同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与仪器》1996年第6期刊载的“托里拆利实验的新方法”一文,巧妙地解决了灌装水银和人体接触水银的两大难题。笔者为进一步净化环境污染,在仿制中反复实践,进而加以改进,使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使用更安全,操作更方便,’能快速、准确地测量汞柱在60~卯”之间任一位  相似文献   

9.
水银是有毒的.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要用手堵管口,并浸入水银中,这样整个手指就有水银,可能损害人员的健康.我对托里拆利实验进行了改进,只要操作细心,手是不会沾上水银的.  相似文献   

10.
一、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的改进及教学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托里拆利玻璃管,B为粗、短玻璃管,C为乳胶管,D为胶塞,E为与A管等粗的短玻璃管。实验时,将图1所示的装置倾斜灌入适量水银(用细铁丝排出残留的气泡,水银灌满胶管即可),用止水夹将胶管中部卡死,改为图2所示,固定在铁架台上(可仿照调拨仪器中的水平滑动配件装置,使A、B两管均可向上或下,向左或右移动,亦可用试管夹固定),松开止水夹,即为托里拆利实验了。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教材介绍了17世纪40年代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做的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教师必须正确、熟练地做好这节课的演示实验、但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演示该实验有以下两点困难。 (1)学校实验室现配备的“托里拆利管”口径很小,水银的灌入和取出不容易,课堂上演示所花费的时间较长。(2)学校实验室配备的水银量有限,灌入和取出水银时,容易使水银掉在地面上,且不容易拾起收回。水银是重金属元素,常温下亦易挥发,且有毒。因此,人们一般不愿意摆弄此物,以免吸入毒物,有损于健康、据笔者所了解,该实验在农村中学的开出率较低。针对这些困难情况,笔者将此实验作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托里拆利实验不能在课堂进行演 示教学以及实验中存在的困难 ,根据演示实验简洁、明 了、直观的要求 ,设计了不撒落水银、操作方便的托里 拆利演示实验 ,使托里拆利实验真正进入课堂教学 .  相似文献   

13.
1.哪个国家的哪位科学家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答:意大利的托里拆利.2.后人如何命名这个实验的?答:托里拆利实验.3.托里拆利实验用什么液体做的?答:水银.4.托里拆利实验是怎样做的?答:取一根约1米长,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先往管内灌满水银.然后用食指堵住管口,再把管子倒立在水银槽中,放开食指可以看到管内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师》1989年笫10期上刊登了《“大气压测定”一节的教学之我见》的文章——下称《我见》,把书中一段借用连通器来解释的难懂的叙述,通过两个辅助实验使之易于接受。我认为所加的两个实验虽能起一点辅助性的作用,但在一堂课内由于增加这些实验将会冲谈了对丰题——托里拆利实验本身的印象。这节课的展开宜作如此安排:托里拆利实验的思想,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实验结果的分析,最后落脚到大气压强的数值。这一切都围绕着这节课的中心——托里拆利实验,不必要有第二个实验。首先介绍托里拆利实验的思路,这可从上节“大气压强”中一个实验现象引入:一满杯水用纸盖口后倒过来被大气压托住不垮  相似文献   

15.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做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 .此实验必须向细长的玻璃管中灌装水银 ,手要接触有毒物质 ,操作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 ,还容易引起水银四处溅溢 ,既损失了水银 ,又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笔者对原实验演示器作了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 .图 1托里拆利演示器一、演示器的制作( 1 )如图 1所示 ,制作一个颈长为 90cm左右的分液漏斗 1来代替托里拆利管 .制作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下端接一段普通的托里拆利管 ,接口密封 ;( 2 )用有双孔瓶塞的广口瓶 3代替原演示器的水银槽 ,广口瓶中装入足够量的水银 ;( 3 )一孔插长颈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几年托里拆利实验常见改进的分析,发现目前该实验还停留在教师演示阶段,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亲自动手操作测量大气压强。利用输液袋、铁架台等常见器材改进实验,创造性地突破了实验中水银对师生健康易造成危害的难点,有效地实现了托里拆利实验的学生化。新的改进实验操作安全、简便,测量精确度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第十一章《大气的压强》中有一个必做的重要演示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该实验传统的做法存在以下几大缺点 :①向细长的玻璃管中灌装水银 ,既不方便又费时间。②排出残存气体十分困难。③实验操作中容易引起水银四处溅溢 ,既损失了水银 ,又造成环境污染。④手要接触水银 ,而水银有毒 ,操作很不方便。为克服以上缺点 ,我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1 装置介绍改进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托里拆利实验装置1、橡皮塞  2、长颈分液漏斗  3、橡皮管接口 4、有机玻璃盖  5、水银  6、底…  相似文献   

18.
提出对托里拆利实验进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逛街日记     
水银是有毒的。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要用手堵管口,并浸入水银中,这样整个手指就有水银,可能损害人员的健康。我对托里拆利实验进行了改进,只要操作细心,手是不会沾上水银的。  相似文献   

20.
1 托里拆利翻开“真空”扉页 两千多年前亚里斯多德认为“自然厌恶真空”,“自然界不可能有真空”。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叶。约1638年,伽利略注意到此时水不能升到约10米以上。托里拆利与其助手维维安尼1643年在佛罗伦萨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表明,这是大气压强的结果。实验的四大功绩是:①证明“自然害怕真空”为谬。②解释了吸气筒式抽水机不能把水抽到约10米以上的原因。③第一次成功地用实验法造出没有物质的“(托里拆利)真空”。④令人信服的、巧妙的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