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南方某小学"名师"抄袭事件为例,提示教育工作者应掌握基本的著作权常识。一要掌握著作权的一些基本概念,知晓自身的哪些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二要了解常见著作权侵犯行为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要知道如何避免自身在教案、教学课件、科研论文创作和使用中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四要知晓作为原创作者,如何保护自己原创作品的著作权不被侵犯。  相似文献   

2.
何谓“引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写的《版权和邻接权法律术语词汇》一书着重强调了两点 ,一曰引用目的 :“证明自己的论点 ,或使自己的论点更令人信服……”;二曰所引数量 :“不超过与引用目的相符的数量”。合此二义 ,即为法律允许的“合理使用”。任何学术成果都是在人类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故合理引用他人成果符合学术创造的规律 ,且合法。他人作品准许引用吗 ?版权法明确规定 :只要是合理引用 ,便不算侵权行为。但对作者引用他人作品又有所限制 ,限制的原因在于 :他人成果既有个体性属性 ,也有公共性属性 ;限制的目的则在于 :促进…  相似文献   

3.
1.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2.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引用资料请给出文献。论文字数一般以4000~10000字为宜。所有文稿均请附英文题目,3~5个中文关键词,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来稿如获得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设立的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务请列出基金名称及编号。文稿摘编或引用他人的作品,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注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参考文献如来自期刊请注明期刊年、期号、页码;如来自专著,请注明书名、出版社、出版社所在城市及出版年份。  相似文献   

4.
1.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2.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引用资料请给出文献。论文字数一般以4000~10000字为宜。所有文稿均请附英文题目,3~5个中文关键词,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来稿如获得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设立的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务请列出基金名称及编号。文稿摘编或引用他人的作品,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注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参考文献如来自期刊请注明期刊年、期号、页码;如来自专著,请注明书名、出版社、出版社所在城市及出版年份。  相似文献   

5.
写作论文不可避免地要参考他人著作,所谓“站在巨人肩膀上”是要有所发展的。有了发展,这才叫参考和写作;没有发展,那就是抄袭或剽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只参考不剽窃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首先要基于作者教育教学的实践,要有感而发,然后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论点作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受他人著作的启迪,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跃然纸上,这便是写作。正如绘画、雕刻一标作品的构思是自己的,如果一味临摩名家的作品而没有自己的构思,那么,即使笔法、刀功精湛,也只能是抄袭的假冒作品。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把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任何创作都可能借鉴已有相关作品的成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是在权衡涉及著作权各方利益的前提下的制度安排。在新的形势下,我国《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也面临全新的挑战,通过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利益关系和社会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对新形势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安排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著作权的角度,探讨了硕士生论文写作及发表过程中的不良学风甚至违法行为的几种表现:抄袭他人作品行为、不当署名行为、不当引用行为和一稿多投行为,并依据著作权法对这几种行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于作品,《著作权法》没有对其下定义,仅在第3条列举了什么是作品,第5条列举了什么不是作品,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作出了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台湾1982年《著作权法》第3条第一项规定:“著作指属于文学、科学、艺术或其他学术范围  相似文献   

9.
1.投稿人必须是所投稿件的署名作者(或第一署名作者 );所投稿件必须确认是署名作者原创撰写,与他人文章(无论公开发表、内部发表、网络交流、学术会议交流)无版权或著作权纠纷;稿件必须符合著作权法及科研道德规范,文内所涉及的数据、事实、引文必须真实可查;凡引用他人论文的观点、数据应如实标注;如所投稿件被审稿确认涉嫌剽窃、抄袭,作者将承担双倍审稿费用,如发表后被举报剽窃、抄袭、盗用名义等著作权或版权法律问题或科研道德规范纠纷问题,署名作者自负一切责任,对本刊造成的损失,署名作者要承担全部赔偿。凡投寄给《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法》是保护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三方权益的准则和武器。高校学报的编辑作为编辑部与著作权人之间法律的第一卫士,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对著作权把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报编辑要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尊重作者的发表权,学报编辑部要加强管理,尽快处理稿件,增强编辑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争取在法定的时间内通知作者并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在审稿的过程中,要坚持文稿的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把好质量关。编辑要尊重作者的署名权,制止不当署名行为的发生。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恰当运用修改权,要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和行文风格,不可改变作者文稿的基本内容。把握好文责自负与编辑把关的尺度,保护作品的完整性。在编辑出版印刷过程中重视学报的汇编作品权,维护期刊社依法享有的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第四编 著作权法1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1)著作权的概念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2 )著作权法的概念著作权法是调整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因创作和使用、传播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作者权益的原则。(2 )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3)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2 著作权的客体1)作品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著作权法》第3条…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著作权的主体是高校学报的主办单位,高校学报著作的客体是高校学报,高校学报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作品刊用权、编辑加工权等八项权利。高校学报应从增强著作权法意识、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积极加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等方面入手加强自身著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叶志宏 《当代电大》2003,(10):67-69
第四编 著作权法1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1)著作权的概念著作权 ,亦称版权 ,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2 )著作权法的概念著作权法是调整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因创作和使用、传播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作者权益的原则。 (2 )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 (3)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2 著作权的客体1)作品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中小学教材著作权保护中,教材是否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教材的著作权究竟应该由谁享有?教材在编写出版过程中(特别是语文、美术、音乐等)要选用大量已发表作品,应该对所选作品著作权人所享有的著作权进行怎样的限制?这都需要我们在法律上加以明确的问题。我国《著作权法》应从给中小学教材以明确定位、放宽教材编写与出版的著作权限制以及加大对盗版等侵犯教材著作权的打击力度这三个方面来加强我国《著作权法》对中小学教材著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第四编 著作权法1 概述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的概念、法律特征 ,了解版权制度的沿革、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明确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著作权 ,亦称版权 ,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作者权益为核心的原则。(2 )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 (3 )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2 著作权的客体本章需要掌握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 ,明确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著作权法》第 3条界…  相似文献   

16.
第四编 著作权法1 概述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的概念、法律特征 ,了解版权制度的沿革、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明确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著作权 ,亦称版权 ,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 1)保护作者权益为核心的原则。 ( 2 )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 ( 3)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2 著作权的客体本章需要掌握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 ,明确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著作权法》第 3…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又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我国著作权采用列举方式明确规定合理使用的事项。网络环境下,这一判断标准已很难适用。因此,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可以在传统模式基础之上,借鉴美国判断合理使用的标准来判断使用者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即使用目的与性质、被利用作品的性质、使用作品的数量与重要性、使用对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网络著作权相对于传统著作权而言,在法定性、专有性和地域性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制度,是出于利益平衡的需要,即作者利益与使用者利益、作者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平衡的需要.《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在原则上均可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版权保护体系面临着调整与变革,新的作品使用方式的不断产生,合理使用制度受网络技术挑战的程度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19.
论学报作者和学报编辑部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尊重和保护作者和编辑部的著作权 ,避免各种著作权纠纷的产生 ,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从编辑过程中作者的著作权和编辑部的整体著作权两个方面讨论了著作权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许可,也无法律依据,擅自行使权利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的行为.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应首先对原告作品进行分析.一部作品只有具备独创性、可感性和可复制性才能受著作权法保护,同时应将原告作品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思想,以及属于公共领域的表达予以排除.其次要对被控作品进行分析.一是采用对比法判定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二是分析判断被控作品的独创性.再次要对被告使用原告作品的行为进行分析,如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