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朱兰 《大观周刊》2011,(41):70-70
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顺差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渠道的分析,相应提出完善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宇轩 《大观周刊》2012,(38):109-109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沉重打击后开始复苏,随着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人民币汇率将呈现出更加灵活的走向。本文回答了当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和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理性经济人如何抉择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为人们的选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期周边国家汇率的竞争性贬值,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我国外贸出口下降是周期性表现,启动内需是当务之急,因此,当前人民币无贬值必要,并且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将面临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4.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4月10日突破7元这一重要心理关口,为6.9920元。 人民币兑美元在今年已升值约4%,是中国政府2005年开始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5.
蒋亢 《大观周刊》2012,(6):92-93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人民币面临相当程度的升值压力,而我国的农业将由此受到影响.本文在回顾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和汇率对进出口影响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EVIEWS计量分析软件,在进行了平稳性分析、协整检验、模型拟合、模型调整后得出在马歇尔-勒纳条件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且表现为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一个单位时,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相对变动比率的平均值就上升0.434878单位。  相似文献   

6.
刘超 《大观周刊》2012,(51):83-85
目前,由于各方面问题的存在,人民币汇率水平偏离真实有效的汇率,无法真实地反映外汇供求关系。制度缺陷与现实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反思.本文着重研究人民币汇率浮动与否、汇率浮动的区间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在国际压力下正确把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997~2008年我国图书出口规模和人民币汇率的偏相关分析,发现在排除了出口图书价格和全球图书购买力对图书出口规模的影响之后,人民币汇率与图书出口规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逆向变化关系,汇率升值对图书出口会产生消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局限于当期,具有延续性,并因累计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7,(40):16-16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10月29日突破7.48关口,以7.4718创下了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新高。而前一交易日的汇率中间价为l美元对人民币7.4810元。 至此,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创出新高。这也是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出的第65个新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全球有1万亿美金在豪赌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不升值,这些钱就不撤,这些徘徊在家门口的幽灵还乔装打扮混入国内,换成人民币后坐等升值。这些美金还有一个时髦的名字——“热钱(HOT MONEY)”。这样的情形令人想到了1998年,当时,在国际对冲基金的冲击下,整个亚洲的金融体系几乎崩溃。  相似文献   

10.
在出口和消费对汇率截然不同的需求下,人民币汇率的下一步走向正处于史上最胶着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来看,短期内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来自央行。央行本来是人民币汇率的积极稳定者,但是本次却充当起了推动汇率波动的角色,其主要目的是打破市场的单边预期 近期人民币出现急剧贬值态势。自2月17日起,人民币连续6个交易日出现大幅贬值至2月28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已经升至6.1450。人民币可累计贬值809个牲点,贬值幅度达1.3%.  相似文献   

12.
60岁的黑田东彦,目前担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内阁特别顾问,同时兼任一桥大学研究生院的经济学教授。由于积极倡导亚洲金融一体化,他获得了“亚洲货币先生”的称号。2004年12月21日,本刊在东京的首相官邸,就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人民币升值和汇率改革问题,专访了这位即将赴任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的日本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3.
要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可能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搞点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苏文勋 《大观周刊》2012,(14):80-81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影响投资组合中的各种资产配置,货币持有量以及币种的变化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中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同时我国证券市场的变动也会影响瑶率的变动。本文所做的研究就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试图揭示我国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A股市场之间究竞存在怎样的联系和互动机制.并规避双方变动引发风险。  相似文献   

15.
“热钱”来袭看来只不过是一场杞忧,也就是说人民升值的即期压力并没有那么严峻。接下来的问题是,人民币到底是否应该升值呢?  相似文献   

16.
元芳看升值     
陶冬 《报林求索》2012,(12):62-62
<正>秋尽冬来,经济世界更显萧瑟,而人民币却散发出临寒绽放的暗香。凌厉的升值,让一个个崭新的历史记录化为昨日黄花。人民币升值,元芳怎么看?元芳坦陈:此事必有蹊跷。始自7月末的这一波升值,从一开始的羞涩缠绵,到随后的短暂狐疑,再到近来的激情演绎,不仅最终掀起了连破纪录、首触涨停的升值高潮,更彻底扭转了5-7月人民币兑美元阶段性贬值的短期态势,并让市场预期重回2005年汇改启动以来渐进升值的历史轨道。如此具有戏剧性的180度大逆转,怎能没有蹊跷?那么,蹊跷何来?元芳又曰:左右难逃干系。任何一个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总是会受到不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透过汇率决定理论的经济学之窗,中  相似文献   

17.
“去政治化”,是解决目前中美两国汇率症结的前提。新任美国人民币特使韦辛顿,有可能通过与中国金融政策决策者及经济部门官员展开“建设性对话”,将两国关于人民币升值还原为一个比较专业的国际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将给目前正在资本市场上高歌猛进的投资者带来考验1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日早上公布的港币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应声冲破1元关口,达到0.99945元。人民币贵过港币,这一消息让不少持有港币的投资者一时间乱了脚步。  相似文献   

19.
6月19日,中国央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讲话,指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时机,在金融危机后,在G20峰会前。那么,何以要在此时重提汇改呢?  相似文献   

20.
邓兆华 《大观周刊》2012,(38):95-95
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保持物价稳定,还能够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使我国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基于此,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做出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