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办学自主权正在逐步加大,校院两极管理体制为基层管理赋予了更多的责、权、利,在学校整体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学院可以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增强学院办学活力,促进内涵发展,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然而长期以来一直习惯于按学校政策办事的二级学院,没有自身的相关规定与办法,只是一个二传手的角色,因此二级学院必须进行自身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完成学校赋予二级学院的使命.可以说改革既给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是对二级学院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体现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体系、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息息相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规范了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建立了符合高校办学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促进了学校的开放、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宏观调控实现方式探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办学的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的内在需要。在赋予学院必要的办学自主权的同时,行政职能部门必须适时调整,重新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完成管理思路的转型,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及管理方式的转换,真正实现学校层次的宏观调控,确保学校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在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价值重构,是增强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和个体高校自身的内在逻辑,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5.
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效果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的发展影响重大。现有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大学体制建设,因此推进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势在必行。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结合学院实际,紧密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理想就业这个中心点和目标,进行职能和资源重组,建立基于"四线一平台"的管理机制,力求建立一整套适应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高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高校内部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一改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它受到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环境、高等教育系统内以及高校内部三方面的因素制约。因此 ,必须转变观念 ,改革内部管理模式 ,理顺管理体制 ,形成激励竞争机制 ,增强办学活力 ,建立起新型的高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二级学院进行绩效评估,可以有效反映高校运行状况,进而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围绕内涵发展要求开展高校二级学院绩效评估是大势所趋,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从评估对象、评估方式、绩效评估指标、评估目标四个层次对绩效评估进行适切性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高校二级学院绩效评估的实践,从而实现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发挥高校二级学院办学主体作用的目的,探讨了高校二级学院内部管理改革,并分析了高校二级学院的发展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国家教委的领导和部署下,我国高校进行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有益的经验,从而增强了学校的活力,推动了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这项改革尚未就此结束,仍须继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必须进一步提高,改革的内涵需要进一步发展。只有将这项改革进行到底,才能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眼务。本文拟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就其若干深化改革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广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国家教委确定的高教体制改革试点省。国家教委提出,要改变高校由中央部委和省政府分别管理所形成的条块分割、学校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状况,理顺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这一要求,我省高教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方针,坚持以投入为导向,加强省政府的统筹规划管理,建立各具特色的联合办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推行二级学院成本核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降低办学成本,充分调动二级学院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积极性。文章从推行二级学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入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行二级学院成本核算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财务二级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发展与变化带来了学校财务管理的新要求。目前的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存在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到位的问题,为此,高校应当建立相应的财务二级管理制度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从而确保学校发展的财务安全。  相似文献   

13.
自主式管理就是在实施学校内部管理时,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强化学校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意志和能力,同时在学校各项管理活动中,全面推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估的管理策略,从而使学校充满生机活力,实现学校管理运转的良性循环。一、民办普通高中实施自主式管理的基础及优势分析1.民办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特色性要求在学校内部管理中更多地强调自主式管理民办学校办学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办学目标确立的自主性,学校招生人事管理、教学改革、科研实验的自主性。即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自身的条件及办学者对教育的美好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学校管理的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学校逐步变过去直接管理为宏观调控,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因此,高校在院、系等二级单位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成为新时期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将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从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立二级教代会的实践经验及体会,对今后如何加强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二级学院或系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二级教代会制度的建立,使学校教代会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完善.分析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严翼 《甘肃教育》2000,(12):12-13
一、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1.学校需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学校领导体制。目前,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虽已逐步建立完善起来,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教育行政部门权力集中,管理干预过多,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学校党政职能不清,或以党代政、或政出多门;学校内部人浮于事,教职工积极性得不到调动,缺乏生机活力;学校领导大多凭经验管理,决策随意,工作盲目,监督不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以建立有效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入手。2.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充满活力。从教育自身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管理模式日渐先进科学,不少院校基于教学管理现状采用院校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不仅创新了教学管理体系,还增添了高校的办学活力。新时期,高校要立足发展需求,逐步完善二级院校教学管理各职位的责任,推行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以此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准和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高校二级学院院级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在进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只有构建起合理的内部管理模式,学校才能充分提高其内在的活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内部管理模式,成为我国高校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办二级学院既区别于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二级学院,是“公有”优势和“民办”活力相结合的办学形式。民办二级学院的发展动力在于制度创新。办好民办二级学院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筹资收费与制度创新、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依托母体与相对自主、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等方面的关系。民办二级学院是目前高校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发展形式,长远地看也是一个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20.
论联合办学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大学教育科学》2001,1(1):12-15,37
联合办学有助于淡化我国高校单一的隶属关系 ,不失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比较现实可行的路。但联合办学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对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起促进作用 ,根本上还是要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都会给高校的内部管理带来新的课题 ,这就为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