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批阅作文时,在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了这样的句子:“上个星期我给我GG发了一个伊妹儿,我说我太0001000,希望GG给我买小四的书,我是四迷。GG回信让我好好STUDY,我好:-(,7456。”读完这段文字,我云里雾里,急忙上网搜索,终于破译出了这段文字:“上个星期我给我哥哥发了一封邮件,我说我太孤独,希望哥哥给我买郭敬明的书,我是郭敬明迷。哥哥回信让我好好学习,我好失落,气死我了。”这段文字让我想到了他们即将面临的高考,我想,作为一个有多次高考阅卷经历的语文教师,我有必要给我的学生以及其他考生提个醒:高考作文不欢迎“网民用语”。  相似文献   

2.
我快崩溃了,我想休学 “我有心理疾病,我快崩溃了,我想休学。”  相似文献   

3.
"杨"和"柳"     
我的名字叫杨柳,只要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觉得很有意思。不是吗?许多诗句中都有我的名字呢。可是,正因为这样,我名字中的“杨”和“柳”却闹起别扭来了。杨是一个骄傲、瞧不起别人的人,而柳则是个谦虚、不爱说话的人。这天,杨对柳说:“主人的名字常被人夸,这难道不是全靠我的功劳?你看,我是姓,你是名,你不过就是一个木偶,只是我的陪衬罢喽!”杨一边骄傲地说着,一边斜着眼看着柳。可柳却站在那儿,没有出声。杨见挑畔不成,便怀恨在心,总是跟柳对着干。唉,手心手背都是肉,叫我也拿他们没办法呀!终于,那天早晨我从甜梦中…  相似文献   

4.
上大学前我曾学过一年木工。年近花甲在四里八村德高望重的师傅,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他师傅的一段话:木有长短,材有曲直,质有硬软,纹有通节。匠犹将也;将贵用兵,匠贵用材。材无十全,因势而用。直者为柱,曲者为拱;硬者为面,软者为底;通者为表,节者为里。用材之道,应取其长,补其短,削其凸,填其洞;选其通达,避其节疤。良将手下无弱兵,巧工手中无朽木。师傅告诫我:“做为木匠,识材为先,选材为要,用材以法。这样才能不浪费、不凑和、合乎规矩,做出的器物可百年之用”。   善哉,斯言 !  20年来,我已与木工无缘,但…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所要介绍的“家庭”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我所指的是我们的寝室,我喜欢用“小家庭”来称呼它。偌大一个校园,来往人甚多,然而能有几个是你真正认识的,能有几个是你真正知心的,是的,没有几个。在  相似文献   

6.
杨光喜 《广东教育》2006,(12):31-31
记得20年前,我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我工作的学校就让我教高中,心里面既高兴义害怕。高兴的是,我们一起分到那个学校的一共有6个毕业生,只有我一个教高中,其他的都是教初中,在别人面前总会有一种虚荣感。害怕的是,我教得下来吗?看到那些高中生有很多个子都比我高大,冉加上我读高中时就感到物理学科是最难的,现在自己成了高中的物理老师了,心里面一点底都没有。但最终还是接下了整个高一年级的物理课。  相似文献   

7.
花,总是那么赏心悦目。人们也常常把一些美好的事物喻为花。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爱花,但我却有我与众不同的“花花世界”。  相似文献   

8.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班的语文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我不禁有“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满足与欣慰。然而,数学成绩却不尽人意,与平行班相差甚远。怎么会这样联系平时数学老师向我反映的情况一想,性急的我再也忍不住了,便急匆匆地向教室走去。 来到教室后门,我透过玻璃一看,整个教室竟然开了锅。这大大出我的意料。同学们显然已经在我之前“打探”到了消息。只见几个女同学趴在桌上放声大哭;几个平日里的“调皮蛋”也收起笑脸,两眼盯着窗外,一言不发;还有几个同学情绪很激动,其中一个孩子大声说:“有什么好哭的我们去找校长,都…  相似文献   

9.
课间,我在校园巡视,发现地上有几片纸,刚好有学生从身边走过,就会对学生说:“来,把纸片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尽管有的学生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捡了。我还以师长的身份,不失时机地进行一番“要讲卫生”之类的说教。这样的事例经常重复,可是这一次我喊学生捡纸片时却碰了钉子。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第11期《咬嚼字》中有《小木牌的变迁》一,中有“每天上班路过,见到这块小木牌,我总有被人当头断喝的感觉”一句,这里的“当头断喝”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顾鑫 《广东教育》2003,(7):41-41
一次,我听一年轻教师执教《有余数的除法》。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酒店门口挂着一串灯笼,依次是红、黄、蓝、红、黄、蓝……酒店门口的一辆汽车挡住了部分灯笼,只露出6个。小朋友猜猜,这串灯笼接下去是什么颜色,一共大约有多少个?坐在我旁边的男生第一个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只要把汽  相似文献   

12.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梦想是行动的动力。为了实现当记者的梦想,我经常阅读各种报纸杂志,撰写心得体会,以提高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我还常留意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碰到有了价值的就偷偷写出来,然后再偷偷寄到报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这批学生真是不得了。我在课堂上结合旧章时文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花样翻新地为诚信、善良、坚韧、勤奋高奏赞歌,但是上一周,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每周一次的教学调整问卷中明确提出:我认为你讲的那一套有道理,但我更想听听你对钱的看法,因为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拥有财富的最大值,做个大富翁!  相似文献   

14.
利用节假日,我带学生去“打工”。   我是机电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对照明电路的安装甚是在行。从 1995年元旦开始,我常利用节假日带学生去为新建的房子安装照明电路,有个人的私房;有单位的公房;也有房地产公司的商品房。都是计酬的。计酬标准,一般是行业标准的三分之二。学生“打工”每工是 15元的工资,吃住及往来车费开支均由我负责。   非议一:教师是国家发工资的,不该赚外快,更不该赚学生的钱。   非议二:节假日不休息,势必影响工作、学习。   非议三:“吃碗里的,还要扒锅里的”,这是抢他人的饭碗。   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黄剑生 《天津教育》2004,(10):39-41
那天,我的朋友——一位有36年教龄、如今仍在第一线执教的老教师,带着一份五年级学生的语试卷来找我,说是向我“讨教”来了。  相似文献   

16.
女儿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篇题为《家里有个病人》的作文。她妈妈见她写得还比较生动,有特点,就说她可以投稿,还示意我是不是可以在当地的报社里找个熟人,把它给登出来。她说第一次若是成功了,对孩子的鼓舞一定是非常大的。我说不能这样,不能让她从小就养成要想达到自己的愿望就得“找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蒙雨 《师道》2003,(3):55-57
二○○三年第三期郑欣,女,31岁,某中学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故事是需要勇气的。尽管郑老师再三表示她跟我见面的第一眼就对我感觉很信任。可让一个陌生人去分享自己心底最真实的感受该怎样开始还真是一个问题。很巧,我跟郑老师的一个学长相熟,话题是从我们都共同有过的师范求学经历开始的。慢慢地,她开始了回忆。郑老师说,以前有一句话一直让她很动容的,“五百年的前世回眸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所以,无论过去的感情有多大的遗憾,可每次回想起来,还是充满了感动。我和凌的故事是像许多人一样在大学的时候开…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职业》杂志2002年4期发表《职业教育市场探析》一文(以下简称“析”文),作者曹晔。首先我钦佩曹晔先生那种勇于创造的精神,对“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市场”这个大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进而提出“生源市场”的新概念、新论点。我记得毛泽东同志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反教条主义,以端正党风学风时,曾有过一句名言,大意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看他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不应提倡奴隶主义。我将就此思路,把我对“教育市场”不解的问题,请教曹晔先生。一、什么是…  相似文献   

19.
朱小娟 《物理教师》2005,26(10):40-40
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随便与邻坐的旅客闲聊,一听口音是乡亲,他问我是干什么职业的,我说,我是中学物理教师,他马上说他也读过高中,但总是对于牛顿第三定律有所怀疑,我问他怀疑的理由是什么,他说:“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认为这句话有点不符合实际,我是一个厨师,如果有一筐鸡蛋,我可以在筐里任意拿一个蛋把所有的蛋都打破,你信不信?如果两个蛋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什么两个蛋不同时破?用一个蛋为什么能够把一筐蛋打破?”我说:“你不是魔术师吧?”他说:“你不相信,下车后我马上试给你看。”  相似文献   

20.
王化清  汤承亮 《红领巾》2007,(7):120-121
今天,爸爸妈妈、外公外婆都出去了,留下我一人守家。责任重大呀!不过,我有高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