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地理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步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基础是“地图素养”,只有全面认识地图素养,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地理教学,进而极大提高地理教学效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与其地图技能和地图  相似文献   

3.
邹茜 《考试周刊》2022,(4):151-154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地图素养是必要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地图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学习素养,不仅利于构建高效课堂,也能为学生综合水平提高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地图素养的内涵,探索了有效的培养措施,以期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地图素养的内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指学生经过地理学习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地理素养对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作用。地图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地图素养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指学生在地图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识图、析图、绘图和用图等技能和获取的地理知识;二是精神层面,指学生在地图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一、初中生地图意识培养的迫切性 1.新课标对初中生地图意识要求高、挑战大据统计,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与地图知识和技能直接相关或利用地图进行学习的内容有44项,占内容标准总项目数的42.3%。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求“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等。这些要求都依赖于地图教学,将地理知识有效地附在图上,将大量地图在较短时间有效地讲授、传递,着力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而且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其能力的培养。一、运用图表能力的培养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由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广阔性、遥远性以及某些现象的不可见性,教师难以使学生把自己所讲解的现象尽收眼底,但如果通过地图,这些就可一览无余了。难怪有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望远镜和放大镜”。地图可以确定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分…  相似文献   

7.
地理图表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抓好地图教学.就是抓住学好地理的“牛鼻子”。要从地图中找到地理教学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地图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一、地理图表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为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和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的始终。可以说地理图表是许多  相似文献   

9.
王亚南 《职业技术》2006,(12):75-75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作为地理教师就应该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地图思维,这既可减负增效,又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因此,地理教师应该科学地培养学生心理地图的形成并合理地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识图教学需要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地图的清楚认识和理解,通过体验的方式感受空间概念,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地理识图教学鼓励学生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思考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借助地图更好地理解知识.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理解地图等地理信息载体,提高地理读图能力和学习能力.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