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健春 《宁夏教育》2000,(11):55-55
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树立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改中,把热爱、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产生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多方面要采用协同策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尊重和信任为核心的赏识教育,强调的就是师生情感的协作,只有不断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教师以情激情,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普九后的初中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较大。为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100%的升学给小学毕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现行教育提出的挑战,应努力转变多年形成的旧观念,把思想由注重经验转向不断变革,把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向了解学生,探索、实践,才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新课程下的观念转变不仅是教育目的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及评价观等新观念概念式的转变,在大力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语文教师更要把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作为转变观念的关键和突破口。语文教师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如下: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前,要真正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因此,政治教师要剔除功利化教育理念,通过有效的德育路径,让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一、素养引领德育方向在核心素养时代,唯有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教育才能从知识本位转变为品格塑造,从应试需要转变为生活需要,使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获得相应的发展。政治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目标,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价值,彰显学科的德育功能。比如,教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实验实施大力推进了我国素质教育开展的进程,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新课程下观念的转变不仅是教育目的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及评价观等新观念概念式的转变,在大力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语文教师更要把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作为转变观念的关键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从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0.
郑逸农 《学科教育》2000,(7):20-23,F003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教育与人才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新的世纪里,语文教育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发展作为语文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为此,教师评价要科学,教育功能要重人文性,教育内容要重科学性,教育方法要鼓励创新,课程结构要多样化,教育形式要向学生中心论转变。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要求教育要由以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两课”教学要适应这一转变,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即变“两课”作为单纯传授知识课程的观念,树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素质教育观念,转变“两课”只注重政治理论教育的单一功能的观念,确立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相结合的德育观念;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要把对学生素质的考核适应地纳入“两课”考试之中。  相似文献   

12.
更正     
微笑是教师最直观、最生动的一种施爱手段。微笑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科学管理的新课题,它出笔在微笑,立意在管理,核心是为知识转化服务。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对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解和创意。推行微笑教育的关键是加强师德建设,转变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做到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关心而不溺爱,理解而不放纵,让教学相长、教学民主落到实处。切忌让教师不讲场合、没有分寸地对学生笑(如果那样做,则把微笑教育庸俗化了),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更新观念,增强使命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教育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改革和涉及价值观、人才观等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的教育过程。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改革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和以考试分数作为惟一标准衡量教育成果的教育教学制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谭秋玲 《河北教育》2007,(11):41-41
新课改作为一场教育改革,不但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也涉及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各方面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教育实习活动,是学生深入基础教育教学一线去体验、形成、发展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对实习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作为学生,要认真观察、揣摩、学习,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建议;作为教师,要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完成实习任务,教育实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学与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作为一名教师,要实践创新教育就必须从转变学生观开始。具体从七个方面说明:要实践、发展创新教育,就必须抛弃传统的学生观,确立与创新教育相吻合的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8.
毛丽丽 《考试周刊》2007,(1):126-127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化,一个以培养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教育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教师作为创新教育实施的主体,这种趋势要求教师从经验型向思辩学者型转变;课堂教学活动的着力点要由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转变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来;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注意学生创造性人格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课堂创新教学要构建一种新的创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英 《青海教育》2004,(12):22-2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所能做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讲.要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电大实施主体教育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师生双主体协同互动。要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探索和建立新型教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