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宗法,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内部区分尊卑,长幼,亲疏,并以此规定继承顺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在西周时期,宗法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宗法制度。西周以后,宗法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瓦解,但宗法思想以及遵循宗法思想的家族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却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本通过探讨孔子的思想与周代宗法制度的关系,分析了孔子思想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了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法制度社会 ,依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宗族是社会的最基层单位 ,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大大小小的宗族组织构成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基石。在宗法制度下 ,每个社会成员都从属于某个宗族 ,为自己的家庭和宗族尽义务 ,以“光宗耀祖”和“显亲扬名”。而宗族则尽力保护和救助宗族成员 ,使之幼有所学、壮有所娶、老有所养。二千多年来 ,中国的宗法制度在长期的递嬗过程中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变动。第一次是西周的封建宗法制度变成士族门阀制度 ,第二次是隋唐以后门阀制度再为宗族制度所取代。在战国到秦时期 ,西周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略论西周宗法制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区别于所谓古典式希腊、罗马奴隶制和东方古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奴隶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上层建筑领域长期存在着氏族血缘关系,即宗法制度。雅典、罗马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在民族制度毁灭的基础上,中国的奴隶制却罩上了一层浓厚的宗法血缘关系色彩,被上了氏族制外衣。这一特征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致于有的学者把中国奴隶制发展过程干脆概括为“从家族奴隶制到宗族奴隶制的过程”①。史学界关于宗法制度论者已多,笔者不揣浅陋,试从新的视角略陈孔得,以就教于前辈师长及同行。一宗法制和分封制…  相似文献   

4.
广西京族在近代亦存在宗法制度并在其社会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翁村制度是京族宗族的基层政治组织;嘎古集团是京族宗法统治的主体;由个体家庭、各姓家族组合而成的京族宗族,是京族特殊的宗法组织结构;哈亭是京族宗法制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婚姻形态、宗族共财制、财产继承制等方面,京族也表现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宗法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剧变,家族组织和国家政权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解体,宗法制度逐渐远离国家政权的结构和权力,沦为乡土社会各个家族都具备的社会形态。以宗族为单位聚居是乡土社会的主要结构形式,“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乡土社会的宗族制度,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形态的人与人的关系。宗祠与族田从精神上、物质上起到了聚拢族众的作用,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和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以守系合族为目的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之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学术界对宗法制度的研究尚未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对国内各民族地区宗法制度的研究在许多方面还是空白。婚姻是人类赖以繁衍、绵延的方式,有男女婚姻,才有家庭,然后才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族、家族。宗法制度必须以婚姻制度作为血缘关系方面的基础。婚姻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宗法制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建国前的近代广西民族地区存在的各种婚姻形态,…  相似文献   

7.
宗法 ,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尊崇共同祖先 ,内部区分尊卑、长幼、亲疏 ,并以此规定继承顺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在西周时期 ,宗法与政治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宗法制度。西周以后 ,宗法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瓦解 ,但宗法思想以及遵循宗法思想的家族制度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却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孔子的思想与周代宗法制度的关系 ,分析了孔子思想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论证了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8.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权族权为特征的、包含着阶级对抗内容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影响深远。周代(主要指西周春秋时代)的宗法制度和政治统治结合,宗法统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整个世界古代史上所罕见。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首先是它的原始形态周代的宗法制度,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术界对周代的宗法制度的看法向有分歧,笔者根据自已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多年研究,将主要的看法和观点简述如下,欢迎学术界朋友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方平 《教学月刊》2000,(7):16-16
宗法制度是古代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法则和制度,其实质是维护贵族的世袭统治。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  相似文献   

10.
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宗法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历史上宗法制度存在形态的研究后认为。宗法制度和宗族奴隶制、宗法封建制既有密切关系又属于不同的范畴;宗族奴隶制在古代东西方的农业、游牧、工商民族均存在,并非为古代东方所特有;宗法封建制亦在欧亚各国的农业、游牧民族中长期存在而各具自己的特点;宗法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可以和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和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宗法制度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研究宗法制度不仅对了解历史上的中国,而且对了解现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苗族是聚居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的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对苗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但是对苗族社会过去存在的宗法制度还未有人作过探索。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的角度,对苗族社会过去存在过的宗法制度形态进行广泛比较认真研究,发现苗族社会同样存在过世界和我国多数民族都存在过的、以父权和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宗族、家族制度,即宗法制度。苗族的宗法制度,既有世界多数民族宗法制度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和特点,也有苗族本民族的特殊性。继承…  相似文献   

13.
民国徽州宗族婚姻观的革新是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潮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发生"共振效应"的结果。民国徽州家谱中的族规家训集中体现了徽州宗族的婚姻观念的革新成分,且呈现出保守性和不平衡性等基本特征。由于徽州社会小农经济基础阻碍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发展,新安理学促成了徽州宗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和固化,以及宗法制度残余下的守旧势力的阻挠等因素,民国徽州宗族的婚姻观的革新在整体上仍趋向保守。深入解读徽州族规家训所反映的婚姻观念及其革新,不但可以丰富徽州家谱和徽州宗族的研究,还可以弥补徽州社会文化史和生活史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曲阜孔氏族长作为辅助衍圣公管理家族的重要属官,政治地位特殊,职责重要且复杂。其既是家族一般事务及孔氏特殊事务的管理者,也是申明孔氏家范、表率孔氏宗族的族权族规维护者,同时还是孔府属官优渥政策的享有者,拥有其他宗族族长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权。  相似文献   

15.
三、卿大夫世族内部的宗法制度世族,就是指从原始宗法制家族和宗族组织中发展起来的、其族长世代以嫡长子身分继承地位的宗法贵族统治的宗族集团。周天子分封出去的诸侯,最初可能是一个氏族规模的世族,后来诸侯势力扩大后分封出去的所谓“公子”的后代,也逐当形成为一个世族。这种“公子”有两重性,他对诸侯来讲是宗族成员,对继承诸侯地位的嫡长子来讲是弟兄关系。“公子”虽是大宗的宗族成员,但他自己却是小宗,受到身为大宗的嫡长子的统率,对大宗是隶属关系;但是“公子”对由自己开始的本家族成员来讲,又是世族组织的起点。“公子”就是“别子”,《礼记·丧服小纪》:“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反映了“别子”生活的时代是  相似文献   

16.
"诗言志"是中国古典诗论的典型表述,关于它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本文拟从《诗经》的内容来源、创作手法和表达形式三个角度分析"诗言志"的文学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进而从"由天命到敬德"、"宗法制度"、"礼乐政治"三个层面具体分析"诗言志"的入世情怀。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女性的命运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联系的.在宗法社会中,为了维护父权制宗法秩序,宗法制度坚决排斥女性在宗族中的任何权利,并在理论、经济、伦理道德、婚姻、政治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对女性的控制约束机制,从而导致了女性在宗法社会中卑下的地位和被奴役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史前社会在黄帝时期已进入酋邦阶段,并开始结成松散的酋邦联盟。随着的始政治经济的发展,联盟所跨地域及整个黄河中下游。隧盟内的政治权力结构具有宝域型的集权的特点。由于酋邦时期社会经济基础和原始政治有了明显不同于氏族部落时期的新发展,酋邦联盟最高首领职位的禅让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禅让制和世袭制冲突和斗争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前国家王权时期的一些政治特点。  相似文献   

19.
封建宗法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痛苦,特别是对于中国妇女,《白鹿原》从众多女性命运发展现这一角度,揭露了在白鹿原这一典型环境中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迫害,进而揭示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辨证关系。通过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不同厄运,让作者从笔下流出了辛酸的眼泪。  相似文献   

20.
商代虽已进入文明时代,但商代社会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为基础的。族权在商代政治中占有突出地位,是王权的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王权起制约作用。到商代晚期,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才逐渐摆脱族权的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