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天前我应邀为优课竞赛做评委,老师上课的文章自选。巧合的是几位老师不约而同都选了杨绛先生的《老王》,但他们的读解我不敢苟同。在课堂上,竟有老师认同学生这样的理解:“从老王身上,我们学到了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回来查查资料,才知道大家对《老王》主题的讨论很热烈,《语文建设》2006年第9期、2007年第1期,《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  相似文献   

2.
闻言 《语文新圃》2007,(6):40-41
白沙海先生在《语文新圃》(2007年第4期)上著有《对〈苏教版的这些参考答案错的离谱〉的几点补充意见》的文章,他对江苏如皋市丁堰中学张建先生关于"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中的词类活用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评议文章】 谭海生《中小学生写作用语应提倡华丽反对朴实》,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3期。 刘锡庆《与谭君论文书》.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相似文献   

4.
魏连科先生编的《汉书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79年版)给《汉书》和西汉史的研究带来很多方便,但也有些疏失,张如元先生有《〈汉书人名索引〉疏误考辨》(载《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辑)、《〈汉书人名索引〉错误举例》(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二文有重叠之处),马斗全先生有《〈汉书人名索引〉订误十四则)(载《文献》1992年第1期),订正了《索引》的许多疏失。我在使用《索引》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读马先生的文章时,又发现有两则恐怕是马先生之误,在此分别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5.
读罢赖庆沅先生的《作文是写出来》(2007年《新高考》第11期)一文,我想接着说的是:作文固然是写出来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作文评分:到语言为止?》(见《中学语文》2007年第3期)对我的拙文《作文评分:到语言为止》(见《中学语文》2006年第12期)提出质疑,一个“?”号表明了李运淼、李在荣先生的全部观点。在两位先生看来,《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之王国维》被判为零分.判得无比正确,判得不可动摇。二位先生之所以如此坚决.是因为基于这样的前提:一切文章“不能突破人性道德底线、社会道德底线、伦理道德底线、民族尊严底线、时代主旋律底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师博览》2007,(12):55
奖项篇名作者刊期一等奖《棱角学生》刘爱华2007年第3期《赞美如药》费静亚2007年第l期二等奖《打赌》李莉2007年第2期《从“曹操”到“包公”》杨孟琪2007年第3期《天使爱吃炸酱面》曹杨2007年第8期《孩子,你不坏,只是有个性!》叶子2007年第11期三等奖《孩子,你能行!》赵远兵2007年第4期《“布娃娃”的三大战役)于华格2007年第5期《花生开门》郭姜燕2007年第5期《迟开的花朵》马莉华2007年第6期《三封“情书”》周树群2007年第7期《“毛毛虫”的成长》任荣秀2007年第7期“后进生转化一例”征文评选结果$《教师博览》编辑部~~…  相似文献   

8.
【评议文章】谭海生《中小学生写作用语应提倡华丽反对朴实》,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3期。刘锡庆《与谭君论文书》,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蔡伟《朴实与华丽:一对并不矛盾的概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一位很普通的乡村初中语文教师。真的没有想到,《江苏教育》2007年第5期上发表了我的文章《从语文考试"零优分"说起》,更没想到,此文竟被人大报刊复印中心2007年第12期的《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10.
《语文知识》1994年第4期刊载徐无忌先生的《<蒲公英>中的一处译文质疑》一文,我查阅了《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8期,何富根先生的文章对这一疑点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其中的解释很有道理。壶井荣的《私花物语》(日文),即《我的百花故事》,第四篇就  相似文献   

11.
一个漂亮不等式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等数学》2007年第7期的数学奥林匹克问题高204(宋庆先生提供)是:  相似文献   

12.
嵊州市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的故乡,是越剧的发源地,也是全国闻名的围棋之乡.《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3期与第4期已刊载了《完善地方课程建设提升教育科研品位》和《小学发展越剧特色教育的探索》的文章,介绍了我市地方课程开发、研究和推广的主要做法,现再将嵊州市地方课程研究的发展轨迹及成效体会展示如下,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日报》2007年3月5日理论版摘编了《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康香阁副主编采写的《著名哲学思想家庞朴先生访谈录》一文,原文10000多字,被摘编其中的文化专题2000多字,以标题《“我是文化的保守主义者”——庞朴先生访谈录》在《北京日报》理论版刊出。这是继《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和《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等多家全国报刊摘编《邯郸学院学报》论文之后,我刊论文又一次被全国重要报刊摘编。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2期刊载了杨向东先生题为《“肉食者”≠食肉者》的文章(以下简称杨文),认为苏教版课标本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中“肉食者”的注文不妥,不应把“肉”视为专供人们食用的动物之肉,“‘肉食者’可以译作‘就鼎吃食的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泛人文化”的取向遭到批评和质疑,“语文知识”、“语言训练”等一度被淡出的词语再次回归语文研究的视域。2007年第10期的《中学语文教学》,集中刊发了一组讨论语文知识的文章,王荣生、王鹏伟、陈钟操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吴忠豪在《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不能没有训练”的观点(《课程&#183;教材&#183;教法》2008年第12期);2009年,倪文锦在《正确处理和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2009年第6期《中学语文》)以及其他相关文章中反复强调了语文知识和语言训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第6期《读者》转载了一篇题为《睡屋顶的美国校长》的短文,大意是:新泽西州一名小学校长戴维斯先生为遵守对学生的承诺,某日傍晚爬上校舍屋顶,在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大《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第8期(上)目录,上海电大《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目录,黑龙江电大《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第3期目录,浙江电大《远程教育杂志》2007年第4期目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贵刊1998年第12期曾刊登重庆市合川第一中学曾卫东先生的文章《处理二倍角的一个方法》.文中给出的方法是以二倍角的外角为顶角作一个等腰三角形.贵刊1999年第10期又刊登了安徽省蚌埠龙湖中学刘荣发先生的文章《处理二倍角的另一个方法》.文中给出的方法是作二倍角的平分线.  相似文献   

19.
学术动态     
《新华文摘》再次转载本刊文章今年上半年,本刊已有多篇文章被权威的《新华文摘》以不同形式转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华文摘》2007年第12期所转载的文章。这次所转载的文章题目是《论课程论学科建设的规律性》,原刊载本刊2007年第3期,作者是廖哲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全文分三部分:(一)课程论学科必有一个子学科群。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选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小学语文》在2007年第3期以及人教版教材答疑栏目均有历岗先生《(望庐山瀑布)中的“疑”字怎么解释好》(以下简称“历文”)的文章,历文认为《望庐山瀑布》之“疑”字释为“疑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