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接近性、互动网络与区域企业集群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企业集群的接近性分为地理接近性、社会接近性和行业接近性三种形式,基于三者的主体间耦合构成区域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基础。区域企业集群创新表现为耦合互动创新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创新研究的范式转换。创新作为集群系统的涌现,应看成接近性耦合与网络互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网络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联.一方面,社会资本增进主体间的信任,改善区域内主体的知识创造和组织学习的基础和条件,形成区域合作创新的"促进器"和"胶合剂",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区域创新网络具有社会资本的特征,是一种有助于区域社会资本培育的组织形式.基于社会资本的知识创造和组织学习可以为区域创新网络构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当前知识已经成为产业集群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关系着集群的生存与发展。作为集群知识演化的平台,集群网络的结构影响着知识扩散与创新的绩效。文章尝试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数值仿真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对产业集群知识演化的研究中。在对南京大明路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中,对现实的集群网络进行了直观描述和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集群知识演化过程的建模和仿真,对比分析了现实集群网络与重连、随机两个模拟网络上知识扩散和创新的绩效,并提出了现实集群网络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论研发枢纽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筱  王铮 《中国软科学》2013,(1):93-102
本文论述了研发枢纽城市的概念.文章认为研发枢纽城市是区域枢纽-网络结构中具有创新行为、知识扩散与商贸中心功能的城市,一个研发枢纽城市是产业集群、研发企业活跃、具有生产性和商贸性附域、具有知识城市特征的空间集合体.文章在分析与观察基础上提出在区域管理意义上,通过促进聚集、发展文化多样性、建立风险基金建设、利用企业内部网络促进网络生成等措施是研发枢纽城市发展的基本途径.文章认为在管治上,政府应通过实施外部网络战略、善待大学和发展金融服务业来构建研发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5.
我国许多地方通过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竞争优势,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产业集群拥有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因此研究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机制对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借助仿生学原理,运用知识发酵理论阐述了产业集群知识创新SEC I过程各要素构成,弥补了当前有关知识创新理论的不足,为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总结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的传统分析方法和思路的基础上,从知识粘合和知识网络搭建视角切入,构建了区域集群竞争力与知识网络链接程度之间的“超S型”关系模型,探讨了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知识网络构建一般路径,并通过案例分析了浙江块状经济体在突破地域“锁定”状况过程中对知识网络构建的各种尝试.本研究对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区域创新网络的作用形成区域经济总体格局。通过对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依据近几年的持续统计数据,对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的创新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一方面,区域之间受其政治、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科技长期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区域创新环境特点的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直接导致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决定了区域经济总体格局;另一方面,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整合有助于区域内知识创新网络的形成,加速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知识的流动、共享、转化,共同提高抵御创新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提出新兴技术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案例,以期为中国人工智能区域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分析框架,以研究新兴技术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并使用科学计量学研究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人工智能知识创新生态系统。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人工智能创新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人工智能知识创新的区域分布,核心区域创新集群以及其形成的过程;并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参与者在集群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人工智能知识创新集群已经广泛出现,受科技资源分布影响明显,地理邻近性仅在同一行政区范围内明显,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地方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有助于帮助区域打破行政界限,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区域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9.
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多重嵌入特性,区域文化嵌入、知识网络关系与结构嵌入对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和温州160家集群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文化嵌入的深度对集群企业知识网络关系强度、持久度及网络规模、多样性和开放度具有显著影响;区域文化嵌入的广度对集群企业知识网络多样性和开放度的作用则由于两地文化内容的差异呈现巨大差别。而网络关系强度、持久度与网络多样性对集群企业探索性/利用性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网络开放度对集群企业利用性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但网络规模对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向永胜  魏江  郑小勇 《科研管理》2016,37(10):102-111
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受区域文化、知识网络关系、结构等多重嵌入类型共同作用的。通过对浙江省绍兴、温州两地集群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维度的区域文化嵌入对集群企业的知识网络关系强度、持久度和网络规模、多样性以及开放度具有重要影响,而后者又对集群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能力带来不同作用。而文化嵌入广度的作用,需要结合具体区域的文化内容进行。同时,在分析网络嵌入作用时,应从创新全过程视角出发并结合具体的情景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知识扩散是区域创新的重要基础,但客观存在于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扩散冲突阻碍了知识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科学认识和化解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问题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构成要素与过程进行梳理,其次分析知识扩散冲突表现形式及原因,最后提出知识扩散冲突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虽然非正式制度占制度环境的比重远超过正式制度,但现有研究集中于探讨地区正式制度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对非正式制度环境与创业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致力于揭示地区社会信任这一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个体创业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和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101595条个体创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地区外群体社会信任对个体创业有正向影响,地区内群体社会信任对个体创业有负向影响,说明社会信任的确是个体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2)创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创业网络能强化外群体社会信任对个体创业的正向影响,弱化内群体社会信任对个体创业的负向影响,说明创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创业网络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利用外群体社会信任伴随的潜在机会和抵御内群体社会信任伴随的可能威胁。此外,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地区社会信任通过影响个体识别创业机会进而对个体创业产生影响。本研究将关注点从正式制度环境转移到非正式制度环境,不仅能丰富和拓展非正式制度环境与创业相关研究,而且对个体制定创业决策和国家优化创业环境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代表了该区域竞争力和社会活力的强弱,同时也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以珠江三角洲区域为例,应用min-max标准化分析方法,评价了2010-2015年该区域的创新能力。实证分析发现,珠三角的区域创新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还存在城市间创新能力不平衡、教育科技支出少、知识未能有效转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Innovation in regions: What does really matte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literature on systems of innovation conceptualises innovation as an evolutionary and social process of collective learning. But three main questions remain open: is this learning process rather internal or external? What are the boundaries of this process? Is this social process voluntary or rather unintended? This paper strives to tackle those questions by analy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regional innovative levels in French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By estimating a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we find that building external interactions is of greater importance than developing internal innovative competences. Second, unintended knowledge flows have less influence on regional innovative performance than deliberate ones. Lastly, the French innovation system looks regional rather than sectoral.  相似文献   

15.
金凤君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4):266-269,322
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变革的社会需要从集成、系统角度研究各种逻辑制衡关系及其演变规律并科学审视其结果和趋势.中国区域发展研究项目以综合的视角动态透视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与机理,促进了学科间的集成融合,发挥了科学思想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业资本代表一个区域培育新创企业的能力,是法律、机构、政策、经济等多种因素对创业活动支持程度的体现。通过权威年鉴采集了中国31个省市的最新经济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知识、创业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和区域创业资本均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并且创业资本在知识扩散对地区经济的增长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onducts an inquiry into regional transliteration variants across Chinese speaking regions. We begin by studying the social association of regional transliterations, followed by postulating a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effective transliteration extraction from the Web. In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we first propose constraint-based exploration by incorporating transliteration knowledge from transliteration modeling and predictive query suggestions from search engines into query formulation as constraints so as to increase the chance of desired transliteration returns in learning regional transliteration variants. Then, we study a cross-training algorithm, which explores the attainably helpful information of transliteration mappings across related regional corpora for the learning of transliteration model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xtraction performa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not only effectively harvests a lexicon of regional transliteration variants but also mitigates the need of manual data labeling for transliteration modeling. We also carry out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underlying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transliterations that motivate the cross-training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8.
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业型大学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层面日益增强,表现为提供“知识空间”、“共识空间”与“创新空间”。本文着重讨论大学是如何将它的核心功能从教学与科研扩展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从而作为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关系的一部分,在创新动力学中扮演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是开展知识交流与学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对iSchool成员用户的研究有助于图情学科研究人员合理利用学术社交网络。[方法/过程]本文以ResearchGate (RG)为例,采集61所iSchool成员机构的用户行为数据,依据被关注—关注比例指标进行用户细分,并从地区与层级角度对用户结构及利用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地区角度,北美机构拥有较多明星型用户且注重展现与互动,亚太机构用户则更倾向于搜寻信息;层级角度,iCaucus机构用户更偏好学术资源分享,低层级机构用户跟踪获取学术资源的需求则更普遍。此外,iSchool成员机构能被RG指标进行良好的层级区分,学术影响力和层级领先的机构表现出更大的学术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合理拓展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