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旅行社业面临着加入世贸、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分、网络化经营趋势等一系列全新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旅行社业造成一定冲击,部分旅行社将面临生存危机。而连锁经营的低成本快速扩张的经营优势,是改变目前中国旅行社行业存在“小散弱差”现状的方法之一,因此,发展我国旅行社业的连锁经营是改变现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和旅游竞争的日趋激烈,单个地区瞄准单一旅游目的地的路子越走越窄,地区之间迫切要求联合起来打造共同的旅游品牌.无障碍旅游是区域间开展旅游合作、从而统筹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中国旅行社市场将进一步敞开,面临更大的压力和竞争.本文探讨了无障碍旅游对我国旅行社业的影响及拓展无障碍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剑飞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Z1):114-117
外商独资旅行社已经进入我国的旅游市场,旅行社应积极的调整竞争战略.文章从我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出发,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外商独资旅行社进入中国后,中国旅行社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就中国旅行社电子商务运用的现状展开讨论,对我国旅行社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外国一些大型旅行社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旅行社还处于"小、散、乱、差"的发展时期,形不成规模经济,也无力与国际大型旅行社集团竞争与抗衡.中国旅行社在经济体制转型下何去何从,这是业界和学界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文章从中国旅行社发展演进历程入手,分析当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发对策,使我国的旅行社行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旅行社的发展壮大之路.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中国旅行社业昔日半遮 半掩的大幕终于被完全打开,一些 国际旅游“大鳄”已加快了抢占中 国旅游市场的步伐。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已有11家中外合资旅行社宣告成立,其外方投资多来自欧美和港澳地区,其中不乏世界著名跨国旅游公司,如美国运通、罗森布鲁斯等。中国旅行社业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局面正在形成。其实旅游业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服务行业,从整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目前已经形成了领域广、程度深的开放格局。在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旅游服务的承诺谈判中,旅行代理商和旅游经营商服务是我国最先承诺的两个部门之一(另一部门为旅馆与餐馆),为此,中国早在1998年底就取消了对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资旅行社的限制。我们认为,加入WTO对中国旅行社业虽然没有大弊,但是也须加强对入世的利  相似文献   

7.
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有关原则和条款,我国将进一步开放旅行社市场,这必将对我国旅行社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GATS>关于服务贸易的一般原则以及我国目前旅行社业对外开放的现状及"入世"对旅行社业市场开放的承诺,分析了我国旅行社业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我国旅行社业应走市场化、专业化、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小型旅行社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旅行社业的重组与兼并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大型旅行社将进入国内市场,使国内旅行社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尤其是小型旅行社将面临灭顶之灾,因而国内小型旅行社的整合发展势在必行.现阶段,集团化经营成为国内小型旅行社走出价格低谷的必由之路,同时建立新型竞争性组织--旅行社联合体,进行连锁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弥补集团化的操作不足,促进我国旅行社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初中国旅行社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世纪之初,中国旅行社业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是加入WTO,外资旅行社将进入中国;第二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改变旅行社行业的经营方式和旅行的消费形式;第三是中国消费正迅速成熟,对旅行社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做出的选择越来越理性,中国旅行社业要在21世纪初获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版《旅行社条例》已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旅游行业长期以来努力的结果。现在看来,新《旅行社条例》的实施很及时,对旅行社业的发展,对市场的培育,对行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积极作用。新条例进一步降低了旅游市场准入门槛,减轻了旅行社的经营负担,同时也加大了对旅行社违规经营的处罚力度,这对我国的旅行社、旅游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旅行社作为旅游行业中重要的因素,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旅游市场的好坏与成败。面对当前旅游市场复杂的现状,旅行社的生存与发展已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旅行社为了自身规范健康的发展,为了促进整个旅游市场的稳定,应当从全局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常规管理与战略管理并行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旅行社对旅游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但对于旅游者受到第三人侵权时旅行社是否承担安全保障责任及如何承担的问题,从法律适用方面可以从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约定义务及是否存在法定义务方面考虑,不能盲目扩大旅行社的安全保障义务,对其义务的确定应符合法律理念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1日生效的《旅行社条例》的最大突破点在于填补了我国之前的法律欠缺有关旅游合同专门的规定这一空白。这对于更加有效的旅游行政监管作用十分明显,对于旅游者权益保护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但其中的局限在于虽然规定了旅游合同的必备条款,却没有规定在欠缺必备条款时旅行社的民事法律责任,由此造成无法实现对旅行社进行全面有效地监管。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增加相应的民事责任条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旅游业已逐步向自由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旅游市场竞争加剧。但武夷山旅行社还大多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经营范式,制约其发展壮大。旅行社可通过独资或合作的经营模式,逐步走上连锁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从而提升我国旅行社业的竞争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AHP层次分析法和SPACE矩阵相结合分析旅行社的发展环境,得出旅行社发展环境处于进取象限。说明旅行社正处于一种绝佳的地位和环境中,可以利用自己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来选择适合自身的战略模式,应充分利用市场渗透策略拓展市场,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健全管理制度,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拓展业务范围,增强自身实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游客角度的旅行社品牌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价值是一种超越企业实体和产品以外的价值,对旅行社来说更是一种潜在的利润和收益。但目前我国对旅行社品牌价值意识的觉醒较晚,对旅行社品牌价值的研究也只是处于摸索阶段,品牌价值的管理和提升方面与市场的要求、游客的期待都相距甚远。文章从游客的角度来研究旅行社的品牌价值,首先构建了基于游客的旅行社品牌价值概念模型;其次探讨了旅行社品牌价值的四个维度是怎样影响游客的品牌价值表现并通过实证加以证实,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旅行社品牌价值管理和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大众化旅游热潮兴起,旅游业显示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个地区都在千方百计发展旅游业,使得旅游供给成倍增加,旅游业出现买方市场的显著特征。旅游规划逐步由微观向宏观过渡,旅游概念规划更具有战略性、创新性、灵活性和区域性。在旅游概念规划时,只有采取一定技术线路,综合分析旅游地历史与现状,对旅游地进行目标定位,才能快速、灵活、低成本、高效率地及时编制、制定和更新资源,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竞争需要。  相似文献   

18.
旅行社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首先,作为“连接旅游生产服务各个环节的纽带和沟通旅游生产、消费的桥梁”,其地位越来越受到来自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挑战;其次,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正面临旅游消费新变化的挑战;第三,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导致营运成本的上升,日益吞噬旅行社的经济效益。文章认为我国旅行社正处于一个经营模式转换的十字路口,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是我国旅行社从困境中突围的根本出路,而“三化”的核心是专业化。  相似文献   

19.
高铁在中国的超常规发展以及高铁旅游城市圈和城市带的形成,对我国旅行社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分析了高铁时代旅行社面临的机遇,即出游人数增多,为旅行社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为旅行社开发更多、更深层次的旅游线路,提供了重要先决条件;出境组团旅行社将会迎来客源的增长;旅行社旅游淡季的状况将得到改善。同时指出旅行社还将面临着挑战,即游客对旅行社的依赖减少;多数旅行社开发新旅游产品和线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旅行社航空票务代理业务收入将受到冲击;旅行社的服务接待能力遭遇全面的考验。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即构建垂直分工体系势在必行;围绕高铁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旅游社的接待能力需不断加强,尤其是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相似文献   

20.
"两廊一圈"建设与中越旅游合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两廊一圈”是中国与东盟两大经济体之间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通道相连接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类型多种多样,特色鲜明,品位较高,组合良好。旅游业是中越经济合作中最先得益的行业,也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两廊一圈”中越旅游合作的模式是:中越双方实施相同的政策,各方面也通力合作;既发展国内游,也发展出国游,以外向型旅游市场为中心,国际国内跨境旅游相结合,合力将该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旅游热点和重点地区,以达到中越两国旅游业“双赢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未来“两廊一圈”旅游经济将持续增长,旅游业将给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带来良好的机遇;中越旅游合作将成为世界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