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基于对人类生存完满状态的向往而投身革命,但自我情感方式却与具体的革命实践之间产生了深刻裂隙。在革命理性的召唤下,经由思想改造运动,左翼知识放弃了启蒙主义的思想立场,逐渐认同工农大众的价值取向,最终趋归特定意识形态的化规范。这一思想嬗变过程,凸现了左翼知识分子的化性格。  相似文献   

2.
几点看法     
我谈谈对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中三个问题的看法。 一、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评价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 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是“五四”新文学中社会主义因素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毛主席领导延安文艺整风,制定马列主义的文艺方针、路线的重要历史根据。“四人帮”全盘否定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污蔑为“黑线”,就是拦腰  相似文献   

3.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作家代表,是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一生既参加左翼运动,熟读《圣经》,又酗酒、殉情,在这种积极与消极的矛盾之中,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本文试通过太宰治早期及晚期两篇作品,分析其参加及脱离左翼运动的原因,剖析其精神世界,为解读太宰治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北斗》是丁玲主编的左联机关刊物.作为左翼文学的阵地,它在严酷的文化专制下巧妙运用各种斗争策略,指引左翼文学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下争取发展空间并广泛扩大影响;同时,它努力繁荣创作,指导左翼文学创作逐步走向繁荣;《北斗》还积极指导左翼文艺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它犹如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上的北斗星,为繁荣和发展左翼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所谓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一般地说,即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鲁迅为旗手、以左翼作家联盟为基千的革命文艺运动。本来,这个文艺运动的光荣历史地位,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已根据历史实际科学地论定了。今天之所以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完全是批判“四人帮”炮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需要。全盘否定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是“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危害严重,流毒甚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学(1949-1966)明显地受到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宗派主义在当代文学(1949-1966)中的"影响"进行考察,从这考察中笔者发现,当代文学宗派主义的"根源"来自左翼文艺运动。它直接导致了当代文学在开创初期的作家身份以及新中国建立后文学领域中的批判运动。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当代理论史脉络中,我们把乡土文学运动中发展出来的左翼称为"传统左翼".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政治和文化光谱上,传统左翼知识分子阵营产生了明显分裂.本文主要讨论台湾左翼社群的理论论战和社会文化实践,进而探讨阶级观点在当代台湾思想和理论场域中的角色、意义与问题,以及传统左翼如何应对当代台湾社会急剧变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2011年无疑是全球社会运动集中爆发的一年。前有阿拉伯世界的社会抗议运动,最终导致穆巴拉克与卡扎菲政权的瓦解,余波至今仍在中东世界荡漾。后有美国年轻人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反对金融业、大公司的贪婪与社会分配的不公,引得一些欧美左翼知识分子一阵“激动”,纷纷为这场运动赋予“左翼”的标签。不过,今日这场“占领华尔街”的参与主体,从思想资源来看,显然与上个世纪弥漫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马克思主义如果在西方左翼思想界存在影响,那也大体限于学院思想界,很少与社会运动直接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左翼戏剧大众化运动有着丰富的内容。一是在如何解决外来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二是对待中国传统戏曲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三是去掉了固守“爱美剧”的洁癖,使左翼戏剧“职业化”,进入化市场,从而掀起了新的演剧浪潮,为中国现代戏剧步入繁荣期唱响了前奏曲。  相似文献   

10.
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洛茨基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的理论,影响了鲁迅为首的一部分左翼作家及其在左翼运动中采取的姿态;他的“同路人”理论成为鲁迅等人对抗和修正左联初期关门主义倾向的话语策略;他的关于革命语境中艺术独特性的论述被以鲁迅为代表的若干左翼理论家认同;在左翼文学中引起共鸣或反对的还有他的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取消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1.
“西欧左翼论坛”是随着欧洲社会政治的深刻变动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而出现的社会主义运动左翼政治力量国际联合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斗争的新形势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论坛”主张:各国共产党及其他左翼政党应加强国家和地区间的协调与联合行动,有组织地粉碎国际资本的联合进攻;反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保障就业和人民的基本权益,让欧洲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论坛”的成立表明西欧左翼政党在苏东剧变后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斗争的国际联合形式,但“论坛”只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其理论政策主张既不系统也不尽一致,且是否可行,尚需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左翼戏剧的倡导者、成员多留学日本,他们自然而然地受到日本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尤其是30年代留日的进步学生曾在日本积极开展左翼戏剧活动,并与日本著名左翼戏剧家秋田雨雀等人有过密切往来。这些活动对他们后来的创作、表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结合当时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背景,梳理秋田雨雀与中国留日进步青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与"左翼"的结合是《岛屿边缘》的思想特色,作为一种思想方案,"后现代左翼"的提出,是90年代台湾进步知识分子对全球社会主义运动重大挫折问题的思想回应方式,也是对台湾多元化的新社会运动的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是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新崛起的社会思潮和运动,被西方一些左翼人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本主要介绍它产生的背景,理论主张,在此基础上,希望人们能够正确对待这一思潮。  相似文献   

15.
左翼联是法国政坛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法国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冷战初期,受僵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左翼联盟一席破裂,法共陷于孤立的政治境地。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法共修正了左翼盟政策,在联盟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苏东变后,左翼隧盟再次受挫。目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共重新探索新的左翼联盟政策。法共左翼联盟政策的发展变化表明在法国现存政党政治体制下,合理的左翼联盟政策有利于法共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左翼文艺运动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其活动完全服从于政治斗争。重政治斗争的政治本质,决定了其文艺批评的政治极向性:非左即右、革命或反革命、胜利或者死的双向极反,造成了尖锐的斗争性批评模式,理论和创作批评动辄上纲上线。特殊政治历史环境中的左翼文艺运动有较大成就,其对于后世的影响不可低估。不同的政治历史环境中,如果仍延续左翼文艺运动尖锐的斗争性批评模式,必然有害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这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的。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兴起。郁达夫作为当时享誉中国文坛的知名作家,不仅在社会活动方面与左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其文学思想、创作实践也呈现出明显的左翼文学特征,可以说,郁达夫在当时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左翼倾向的作家。他真诚地接受了代表时代潮流的左翼文学的影响,努力从各个方面突破自我,表现“生的苦闷”和时代苦闷,成为忠实的“时代表现者”。同时,由于个人的文化心态的制约,郁达夫并非纯粹的左翼,其文学创作又呈现出多元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是中国左翼戏剧运动中所提出的最重要,讨论也最广泛的理论问题。它在戏剧与大众关系的向度上,有着独特的精神动力、主体诉求和现实归趋,并在其极端化倡导和原创性实践中显露出先锋姿态。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文艺大众化"思潮的高潮之一,作为文艺的一个重要门类的戏剧也从理论、创作、演出等各个方面实践着"文艺大众化"思潮。在充分肯定左翼戏剧"大众化"取得的成就的前提下,我们应当看到左翼戏剧在"文艺大众化实践"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在1931年1月党的六后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卑职务后,积极投身于当时兴起的左翼文化活动。他从理论的高度引子了这场运动,不仅建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且在文艺大众化及文艺批评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