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一、法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关系的演变 法国共产党于1920年12月成立,曾是法国第一大党,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共产党.它的前身是法国工人党,该党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指导和培育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法国共产党曾与法国社会党一起建立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在人民中间赢得较高声誉.战后初期,法共的力量和影响上升,一度成为法国第一大党,先后与社会党参加过五届政府.1972年,法共与社会党签署<共同纲领>,建立左翼联盟.1981年,法共参加社会党政府,但由于两党对一些政策产生分歧,加上社会党的排挤,于1984年退出社会党政府,左翼联盟宣告破裂.后来,社会党多次提出同法共建立左翼联盟的建议,但都遭到法共的拒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法共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而法共对参政仍持抵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法国左翼联盟的兴衰》出版本世纪70年代法国左翼联盟的产生,特别是80年代初由法国共产党和社会党组成的左翼联盟政府的建立,曾是轰动国际社会的一大新闻,其影响远远超出一国政局演变和政府更迭的范围,它不仅对法国社会的发展和欧洲政治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而...  相似文献   

3.
一、法共战略方针新调整的背景 进入新世纪,法国共产党面临国内外新的、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法国整体性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造成2003年全国范围内的抗议养老金改革罢工、2005年巴黎青年骚乱事件和2007年规模较大的铁路工人罢工,法国共产党被政界疑为事态的支持者;欧盟成员国边界实行了新规则,劳动者流动性加快,西欧失业率上升,东欧物价上涨,而失业者的政治参与权益颇受压制,增加了左翼包括法国共产党在基层开展活动的难度;欧洲议会的"共同体精神"存在向右转的可能性,法国共产党在欧洲议会中的地位已经下滑;法国共产党在最近两次总统选举中分获3.4%、1.93%的选票,民众认为是法国左翼联盟最严重的一次失败;该党内部对1996年提出的"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改革成效有较大质疑,甚至有该党议员公开指责党的基本观念模糊,应对总统竞选失利负责.  相似文献   

4.
我国史前社会在黄帝时期已进入酋邦阶段,并开始结成松散的酋邦联盟。随着的始政治经济的发展,联盟所跨地域及整个黄河中下游。隧盟内的政治权力结构具有宝域型的集权的特点。由于酋邦时期社会经济基础和原始政治有了明显不同于氏族部落时期的新发展,酋邦联盟最高首领职位的禅让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禅让制和世袭制冲突和斗争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前国家王权时期的一些政治特点。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中国师范教育免费政策变迁呈现出免费—收费—免费的路径。根据支持联盟框架,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变迁源于支持师范教育免费派联盟与反对师范教育免费派联盟在政策子系统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围绕发展师范教育、培养优秀师资这一深度核心信仰,通过政策取向学习,在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达成新的信仰系统,形成新的支持联盟。这也导致了政策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苏东剧变以来,印共虽遭受严重冲击,但却在调整政策纲领和生存策略的努力下生存并获得发展。在今天的印度政坛,印度共产党通过与印共(马)等左翼政治力量联合,多次在地方层面参政或执政,并成为“团结进步联盟”等主流政治力量竞相拉拢的结盟对象,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学革命运动发展到左翼文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一九三0年三月在上海成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法国共产党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后的艰难处境以及坚持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顽强精神,分析了法共在国际政治新变化和科技革命新形势下面临的严峻挑战,并对法共重振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以左联东京分盟留日诗人诗歌创作活动为参照,将20世纪30年代左翼诗歌现代性追求放置在域外文化空间作初步梳理,从域外语境下的集体性想象、译诗与日文诗的艺术创化、诗学精神的域外延伸等方面,论证左联留日诗人新诗现代性建构所做出的实践探索。特别关注中日左翼诗人及东盟盟刊与日本左翼刊物的互动,由此对左翼新诗现代性的域外探索做出更为客观的理解,以全面认知左翼诗歌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0.
五十年前的三月二日,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成立的日子。“左联”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嗣后北方“左联”亦在同年九月十八日在北平(即今北京)成立,武汉、天津,日本东京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分盟、支部或小组。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在党的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抗击了封建、买办和资产阶级反动文艺的逆  相似文献   

11.
在《热带回忆:加西亚·马尔克斯》里,安德森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为小说而生》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水中鱼》这两部回忆录及他们的作者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显现出两位早期经历惊人相似的作家,在性格及以后的政治选择和对母国的情感态度上的区别。安德森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两位拉美文化名人的政治进行评价的,在比较中暗含了左翼理论家对现代性所持的反省与批判意识。可以看出,作为左翼思想家,安德森更认同的是民族主义的立场而不是向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投靠。  相似文献   

12.
在建国后十七年新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中,郭沫若作为有着五四背景的“左翼”知识分子,其私下的思想言论与时代的政治内容似有断裂之处,这为今天的人们在多个层面解读郭沫若提供了可能。但是,如果深入到郭沫若政治心态的内部,我们将会发现,作为有着五四“自由主义”思想背景的“左翼”知识分子,其政冶价值取向恰恰是理性和信仰层面双重选择的结果。其盲从与崇拜也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心态之中。因此,对断裂的颠覆性解读,就可能不仅误读了郭沫若,而且,还将导致对近现代史上中国政治文化走向的肤浅化理解。这显然是对历史的悲剧意蕴缺乏深刻领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膨胀,在日本政治右倾化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考察战后右翼的演变以及他们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日本政治的走向,同时对我们预测、分析右翼今后的动向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风文艺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读者意识,却一直未曾得到关注和阐发。在"大众语"建设、大众文艺、民族形式的讨论以及文艺批评实践中,胡风无不表现出对读者问题的极大关注。与左翼主流臆断大众读者的接受属性,提倡以迎合的态度投其所好,以便达成政治功利目的相反,胡风更为维护大众读者作为实践个体的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并主张以符合现实主义和审美主义精神的作品促其进步,以免其跌入封建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潭。在胡风读者意识的背后,潜隐着与现代接受美学之宗旨相似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无疑为胡风理论及本人命运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5.
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束缚主要表现在:科举考试目的以选拔政治人才为主,忽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始终处于十分不利的社会地位。科举考试导致“官本位”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促使人们纷纷涌向仕途。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和考试功能的局限排斥了职业技术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把新诗的发展纳入与都市环境的关系中加以考察,这既为理解它的某些本特征,也为认识它与具体化环境的联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因为作为中国现代学的基本生存空间,都市环境对新诗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30年代诗歌更与都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时期的两大诗歌潮流——左翼诗歌运动和现代主义诗歌运动都是在现代都市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这样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探讨30年代诗歌并揭示其特征,是一个值得尝试却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周而复于1933年考取光华大学后不久即参加“左联”,并于其时进入文学门径,除了本人创作,周而复还参与编辑出版《文学丛报》和《小说家》。1938年在光华大学毕业后告别上海,奔向延安。  相似文献   

18.
在早期,领导层主要来自婆罗门中上层的事实决定了国大党对土邦采取了拥护王公统治的政策。随着国大党左派逐渐掌握领导权,国大党也要求王公在土邦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制,但对土邦奉行温和的不介入政策。面对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大党对土邦开始转向公开介入政策,将英属印度与王公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融为一体。对土邦采取从软弱到温和再到强硬的政策反映了国大党逐渐走向成熟、实力逐渐增强的历史进程,注定了两个印度必然统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浅谈民族院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办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团结和发展应该是民族院校永恒不变的任务,要以加强质量意识和进行素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以及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六次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农业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与政策,以"多予、少取、放活"为主线,其已成为新时期"三农"政策演进的时代标志.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报告的重点是"放活",着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强调"少取",其核心是逐步减轻农民负担,并最终完成了取消农业税的伟大壮举;十六大、十七大报告突出"多予",提出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时代的变迁,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关于"三农"问题的重点,将会继续围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中心任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