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宗耀 《云南教育》2003,(28):23-24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而且蕴含着思想教育因素。如前苏联的《柯里亚的木匣》、《夜莺的歌声》,俄国的《凡卡》,波兰的《小音乐家扬科》,丹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英国的《小珊迪》,意大利的《小抄手员》等。其中很多篇是反映了西方国家旧时代少年儿童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对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等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应从整体出发,领会编者意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的体会是:以“情”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一、定准基调,自然…  相似文献   

2.
《小珊迪》是浙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通过对小珊迪卖火柴被马车轧死的经过的描写 ,表现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也表达了作者对小珊迪悲惨遭遇的同情。文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先写卖火柴 ,再写遇车祸 ,最后写小珊迪惨死。其中 ,在“卖火柴”和“遇车祸”两部分中 ,有一个过渡段 ,写了作者对小珊迪换零钱不回的猜想 ,但又觉得他不是“那种人”,然后 ,顺畅地引出小利比的到来 ,道出了小珊迪不回的缘由。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 ,我采用从过渡段切入 ,导读全文的教法 ,引导学生读中体会 ,读中…  相似文献   

3.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是六年级下学期的两篇课文,选自第四单元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该单元以“阅读外国经典,了解多样文化”为主题展开。两篇课文都是传统经典篇目,教材提示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拓宽与挖深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已普遍得到重视。不少老师在新课结束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求异(发散、创造)思维,以拓宽其思路。教了《小音乐家扬科》、《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的老师让学生谈“如果小扬科,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新中国会怎样?”学生众说纷云,各执一端。教了《将相和》,让学生替蔺相如想想,有没有其他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有的学生说可以告诉赵王,有的说可以写信给廉颇,有的说可以直接找廉颇讲清道理。等等。  相似文献   

5.
【片断回放】生“:我”让小珊迪去换零钱被马车轧断了双腿该负法律责任,马车车主把小珊迪双腿轧断了也该负法律责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何无人问津?师:孩子,你真善良!小珊迪不幸的遭遇引起了你深深的同情。读过安徒生爷爷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吗?生:(齐)读过!师:你还记得卖  相似文献   

6.
《小珊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时,穿越马路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我”零钱,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文章语言质朴,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教学本文,不仅能让学生深入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小珊迪》是英国作家安·斯坦雷的作品,原名《卖火柴的小男孩》。作者用了第一人称,以“我”的言行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这样不仅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而且文中“我”的心理活动更有力地烘托出了小珊迪诚实、善良品质的可贵。具体说来,“我”的心理活动经过了厌烦、同情、感动、赞扬几个阶段。故事开始,当“我”和同事站在旅馆门前,小珊迪过来卖火柴时,“我”和同事都显得厌烦,表现在同事极快表态“不,我们不需要”。当小珊迪再请求时,我  相似文献   

8.
《小珊迪》是英国作家迪安·斯坦雷的一篇作品,讲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小珊迪靠卖火柴维持他和弟弟的生活,在换零钱时不幸被马车轧伤致死的故事。课文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守信、善良的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我”对小珊迪的认识经...  相似文献   

9.
《小珊迪》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文中小珊迪怎样卖火柴?去找零钱后为什么叫弟弟去还钱?他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时关心的是什么?这些问题是用人物对话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为让学生理解小珊迪的不幸经历及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我们引导学生从读懂人物对话人手,入境动情,以获得真切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小珊迪》描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饱受饥寒的孤儿——小珊迪为照顾自己的弟弟,流浪街头卖火柴,最后惨死在马车底下的感人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重点,又要紧扣文章的感情基调,便于学生深入了解小珊迪的悲惨遭遇和优秀品质。兼顾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1.
李明 《四川教育》2006,(6):36-36
[案例]《小珊迪》 (一生在熟读课、小组合作探究后提出了“小珊迪的死”是否与法律有关的问题。) 生:“我”让小珊迪去换零钱被马车轧断了双腿该负法律责任,马车车主把小珊迪双腿轧断了也该负法律责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何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2.
加强考究重视朗读培养能力──《小珊迪》一课的教学设计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李平《小珊迪》一课是第七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对小珊迪卖火柴被车轧死的经过的描写,表现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也表达了作者对小珊迪悲惨遭遇的同...  相似文献   

13.
《小珊迪》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着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其训练重点是检验一下一学期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4.
流泪的阅读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疏远甚至隔绝了泪水? 我记得那些曾经与眼泪伴随的阅读。为杜甫的“三吏”与“三别”,为窦娥感天动地的冤屈,也为那个可怜的孤儿凡卡,他将一封写着“乡下爷爷收”的信投进邮箱,天真地盼望着爷爷会来接他……不久前,为女儿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最后,小女孩冻死前在火柴的光焰中看到死去的祖母时,  相似文献   

15.
郭成来 《云南教育》2003,(34):18-18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创设怎样的学习环境?我在实践中发现师生间充满互动、和谐的环境,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案例《小音乐家扬科》一、音乐揭题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老师给大家放一首乐曲。(曲调舒缓缠绵)想一想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们喜欢什么乐器?很久以前,外国有一位叫扬科的小男孩(板书“扬科”),他非常喜欢小提琴,大家都称他小音乐家(板书“小音乐家”)。他为了摸一摸挂在墙上的小提琴就被主人活活打死了。(放曲调凄凉悲哀的乐曲。)二、合作互动,感知文本&!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体会?!!你从哪里看出扬科具有小音乐家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小珊迪》讲的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穷苦孩子小珊迪在一次卖火柴的途中,为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悲惨地死去,他在临死前,表现出的诚实、善良的品质,使“我”受到深刻教育的事。作者按两条线索行文:一条是通过小珊迪的行为揭示他诚实、善良品质...  相似文献   

17.
李燕玲 《辅导员》2010,(6):15-16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里保留着几篇传统的经典课文,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我已教过多遍,按理说驾轻就熟。可是由于每一批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尽管照搬以往的教学很方便,我还是放弃了,一律从头再来,加上如今教学理念已改变,面对的是新环境下的学生,我更加要求自己不能照搬以往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小珊迪》是人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 ,在为“我”换零钱时 ,穿越马路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 ,临死前托付弟弟还“我”零钱 ,牵挂弟弟没人照顾 ,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文章语言质朴 ,但富于深刻的人文内涵。一、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1 师 :(板书课题后)《小珊迪》这篇课文 ,讲述的是一百多年前 ,发生在英国爱丁堡的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过之后 ,看谁能把这个故事具体地讲给大家听。(学生自由读课文后 ,抽一学生讲故事。)2 师 :刚才的同学把故事讲得…  相似文献   

19.
悲剧集中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美。《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穷人》这三篇课文,皆出自名家之手,很好地诠释了悲剧之美,是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悲剧作品的代表。如何引导心智尚显稚嫩的小学生在领略“桃红柳绿”那种外在美之余,较好地体味蕴含在悲剧之中的深刻而厚重的另一种形式的美呢?下面以《凡卡》(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为例,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小珊迪》是英国作家迪安·斯坦雷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描写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靠卖火柴生活的孤儿小珊迪不幸被马车扎断双腿,悲惨地死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