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慕宗杰 《科学中国人》2014,(7S):159-159
课程标准识字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小学阶段小学生喜欢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正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拼音认读汉字。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扩大知识面。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掌握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了解文章的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喜爱、憎恶、同情的感受,追求美好的理想。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培育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由此可见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起点,又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还是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的摇篮,更是学生优秀品格培养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特别讲究形体美和书写艺术。《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能正确、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由此可见,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学生能受到美的熏陶,能培养坚强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沈颖梅 《科学大众》2014,(11):82-83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识字教学占时并不多,作为重点的没有重点教,只是“识过而已”,学生印象并不深。即使老师教了,但由于教法索然无味,学生早已厌烦。目前,写字教学的整体情况极不乐观,小学生在书写时,笔画不规范、书写不到位、笔顺不正确的现象相当普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践行有效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4.
闫淑红 《科学中国人》2014,(7S):147-14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目标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目标要求小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目标还规定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的体验,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而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和总体要求,根据这些年的小学低年级教学经验,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浅谈。  相似文献   

5.
刘玉红 《知识窗》2013,(22):58-58
汉字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写好汉字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我们不能以电脑打字代替学生的书写,更不能摒弃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那么,在小学写字课堂上,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广大教师深思。首先,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工整""美观"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正确"影响着所写内容的正确与否,"工整"影响着文字的表达效果,而"美观"又以"正确""工整"为前提,是在两者的基础上求速度、求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经常在黑板上板书汉字的笔顺,学生用手跟着写,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笔者根据自己一年级写字教学实践,认为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从小培养他们"提笔即是评价时"的意识。本文从"找准支撑点""采用动情点""促进成功点"三方面展开阐述评价在一年级写字教学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6,(6):155-156
写字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孙晓惠 《科教文汇》2011,(35):89-90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究提高小学生书写能力的策略:转变观念,加强认识;讲究方法;提高效率;书法活动,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9.
彭贤莹 《科教文汇》2009,(5):114-114
对于写字教学,教师首先从思想方面要重视,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并坚持不懈。其次是程序方面要做到循序渐进:笔画、笔顺书写规则的指导是开端;注重田字格的规范应用和指导是基础;培养学生静心写字和审美愉悦是关键。最后是细节:良好的习惯,正确的坐姿,轻松的握笔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化,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汉字书写是无法也是永远不可能被代替的。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书写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抓住启蒙教育的契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帮助学生找准了目标,让目标步步细化,就一定会  相似文献   

11.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嘉笛 《科教文汇》2014,(9):142-143,15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院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000字,其中要会写2500个汉字。而低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1000个汉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识字、少写字,而且把识字集中在低年级教学。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如何高效、多样化地开展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让学生自主快乐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长期探索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徐嘉笛 《科教文汇》2014,(3):142-143,15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000字,其中要会写2500个汉字。而低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1000个汉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识字、少写字,而且把识字集中在低年级教学。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如何高效、多样化地开展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让学生自主快乐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长期探索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入手。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旦养成,学习就会依照自动化的行为定势去做,从而轻松获得知识。本文从加强写字姿势、评价激励、兴趣培养、家长配合等几个角度出发,对小学写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笔顺教学是汉字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建构主义思想出发,运用大众最普及、最易接受的软件PowerPoint,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多媒体汉字笔顺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动态模拟了汉字书写过程的情景,较好地解决了教师笔画书写动态演示的困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笔顺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在初学写字时,书写并不规范,甚至字迹潦草难以分辨,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因此,及时改正不正确的书写方式极其重要。要想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除了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外,还可以借助纠正书写姿势的练字笔。这种练字笔包括笔体、端盖、定位凹槽、食指根部弹簧环、食指中指拇指弹簧环、拇指放置块、中指放置块、食指根部放置块、笔头角度限位块、限位块、笔头和食指放置块。其结构如右图所示。  相似文献   

16.
识字教学是传承中华汉字文化的有效桥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识字、写字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效果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从事低段教学后我发现低段学生在写字方面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学生写字时姿势不正确,学生书写汉字的笔顺不规范,学生对写字不感兴趣。特别握笔的方法不科学,喜欢拇指与食指对捏或交叉,手指挡住视线就看不清笔尖的移动。迭不到标准的写字要求——胸口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手离笔尖一寸。在平时的教学中忘了学生还是孩子,忽视了学生写字时应拥有的一种心态,更忽视了写字教学缺少了应有的情趣。  相似文献   

18.
臧世平 《今日科苑》2010,(10):200-200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一项任务繁重但又较为枯燥的工作,因此,用“趣”构建识字教学的组织形式,让汉字的拼形表意功能和文化内涵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提供方便之门,才能让六、七岁的孩子喜欢并且自动接受这项较为枯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阶段,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问题是写字。但是,在训练学生识字和写字能力时,常碰到像常见的笔画不规范、写字能力比较低等问题,这是因为部分教师比较看重识字教学,不够重视写字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自行写字的时间有限,不安排单独的课节来进行写字训练,致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识字和写字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整体写字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有必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训练。  相似文献   

20.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难点."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一年级识字量大的特点提出的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