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红霞  郭霜飞  陈浩义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879-1888
 近年来,我国农村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农民创业动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资源两大因素对农民创业动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中,机会识别效能感对农民创业动机强度影响最大,机会识别效能感、组织承诺效能感、管理控制效能感对农民生存型和机会型创业动机强度都有显著性影响,而风险承担效能感仅对农民机会型创业动机强度有显著影响;创业资源各维度中,财务资源对农民创业动机强度影响最大,财务资源和知识资源对农民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动机强度都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资源仅对农民机会型创业动机强度构成影响。可见,提升农民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增多农民创业资源能够有效增强农民创业动机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探究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作用机制,以及市场环境动态性和开放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创业自我效能越高,创业者越偏好产品研发;创业自我效能各维度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关系感知、机会识别、能力感知和风险容忍;市场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存在显著差异,在OECD国家正向调节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而在非OECD国家负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市场环境开放性具有资源获取、约束降低、需求增加与竞争增强效应,正向调节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汤勇  王福民  宋娟 《软科学》2012,26(12):32-35,4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创业意向理论,以442个样本为对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提出社会网络影响创业意向形成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网络内联系与个体创业意向形成负相关;商业交流机会、创业家交往程度与个体创业意向形成正相关;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家交往与创业意向形成有完全中介作用,对商业交流与个体创业意向形成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水平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实施意义重大,但缺乏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一直是困扰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难题之一。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理论导向和实践导向创业教育分别对创业自我效能与机会识别的影响机制。通过对968名大学生组成的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正向影响机会识别,理论导向和实践导向创业教育分别负向、正向调节从创业自我效能到机会识别的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从提升创业自我效能、加大实践导向创业教育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  相似文献   

5.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新机会识别的促进因素这一观点可能夸大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好处而忽视了其潜在的成本。为此,关注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机会识别过程中的“黑暗”面,并将信息扫描频率引入创新机会识别过程,基于145名中国创业者的调查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信息扫描频率、创业经验与创新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信息扫描频率有负向影响,而信息扫描频率的降低不利于创新机会的识别;信息扫描频率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新机会识别的关系中发挥负向中介作用,而创业经验可以缓解信息扫描频率的负向中介效应。基于此,提出新创企业管理者应正确看待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新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创业者应积极进行信息扫描并更好地利用创业经验等对策建议,以此启发创业者在实践中更好地识别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6.
张秀娥  王超 《科学学研究》2020,38(3):466-475
创业活动的失败率极高,如何促进连续创业已经成为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探究创业失败情境下创业者创业承诺影响其连续创业意愿的中介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承诺影响创业者连续创业意愿;(2)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承诺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环境宽松性不仅调节了创业机会识别与连续创业意愿的关系,还调节了创业承诺通过创业机会识别影响连续创业意愿的间接关系,即当创业环境越宽松时,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承诺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以上结果不仅丰富了创业承诺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我国创业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影响创业决策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并引入创业者网络能力研究其对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调节效应。为帮助新创企业做出正确的创业决策,实现持续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以浙江省地区164家新创企业为调研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具有间接促进作用,其中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决策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第二,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关系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弱关系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更积极显著的影响;第三,创业者网络能力有利于推动创业机会识别。  相似文献   

8.
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初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中国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及创业者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科技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强度、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初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科技创业者的强关系对初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弱关系对初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强关系与弱关系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初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注创业警觉与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其间的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对304份来自国内创业者的多时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创业警觉影响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创业警觉与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显著正相关;(2)创业意向在创业警觉与创业行为之间有显著中介作用;(3)结果期待调节创业警觉对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的直接作用以及创业警觉通过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间接作用,结果期待水平越高,其直接与间接作用越强;(4)主动型人格调节创业警觉对创业行为的直接作用以及创业警觉通过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间接作用,主动型人格水平越高,其直接与间接作用越强。由此得到如下启示:创业者应对创业机会保持高度警觉性;家庭和学校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个体的积极主动人格;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  相似文献   

10.
吸引海归人才来华创业发展是我国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以中国高科技行业的226名海归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天生全球化理论、创业机会理论和创业环境理论,探索海归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究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环境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海归创业者国外人力资本、国内社会资本、国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机会识别在上述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3)创业环境越完善,海归创业者国内外人力资本、国内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相似文献   

11.
张秀娥  王超  李帅 《科研管理》2022,43(5):59-66
如何促进创业是近年来学术和实践领域广泛关注的议题。基于制度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本文研究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在该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利用来自28个国家跨越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分层广义线性模型。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制度环境中支持创业法规、金融资本可得性、教育资本可得性和腐败控制正向调节二者关系,社会文化价值观负向调节二者关系。论文从跨层视角探索了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制度环境对创业意愿的交互作用,拓展了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最后,本文从创业者和政府层面提出管理启示,以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黎常  朱玥  王永跃 《科研管理》2018,39(9):134-142
创业坚持被认为是创业者成功实现目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现有文献对于是什么因素使得创业者坚持或者退出知之甚少。本文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创业激情、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坚持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和谐激情与执念激情均正向影响创业坚持行为;创业自我效能在和谐激情和创业坚持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执念激情和创业坚持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随着先前创业经历的增加,和谐激情对于创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不断增强,而执念激情对于创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3.
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一直是创业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创业者特质和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导向以及科技型小微企业绩效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湖南长沙地区317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导向均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绩效正相关;(2)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导向正相关;(3)创业导向维度中风险承担性、行动超前性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而创新性未能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菊  陈德棉 《科研管理》2006,40(12):225-233
基于个体感知视角,通过对接受创业教育的个体展开问卷调查研究,考察创业教育和创业自我效能对个体创业意向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计划、搜寻、调拨梳理阶段的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而与人相关和与财务相关执行阶段的创业自我效能并不发挥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创业教育与计划、搜寻、调拨梳理阶段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却对创业教育与执行阶段自我效能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爱丽 《科学学研究》2010,28(9):1405-1412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了潜在企业家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潜在企业家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包括感知机会理想性、感知机会可行性、感知机会社会规范、创业意图和创业自我效能。本研究的学术贡献是提出并验证了扩展后的计划行为理论,并为潜在企业家、创业教育者和政府政策提供有益的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鹏  邓然  张立琨 《科研管理》2015,36(8):120-128
本研究以219家广东省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不同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成立年限下企业家纵向社会资本、横向社会资本以及社会关系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调节企业家横向社会资本、社会关系资本对创业绩效的正向作用;企业性质调节企业家横向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企业成立年限调节企业家纵向、横向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社会资本角度对提高中小企业创业绩效提出了相应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杨湘玉  程源  刘云 《科研管理》2017,38(6):84-90
本文研究创业倾向的性别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研究框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以北京高校大学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定量探讨人际关系、前瞻性人格、创业态度和创业能力对创业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男性创业倾向的各条影响路径均高于女性,且人际关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明确了这些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和路径,阐明女性创业倾向的形成路径,以及不同性别创业倾向影响路径的差异,对于女性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