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07年公务员招考在即,你是否了解公务员?你是否适合做公务员?哪个地区、什么职位的公务员适合你的报考?公务员招考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好个人发展方向,在公务员报考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约请有关专家从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公务员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招考的各方差异,报考应结合个人特点并充分考虑竞争条件等方面给以高屋建瓴的指导,我们还采集不同地区不同职位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个案,他们的考试经历和职场故事将使你了解公务员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
易伟 《老年教育》2013,(12):26-27
眼下,在动辄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竞争一个公务员席位的“国考”中,却出现了703个无人报考的公务员职位。这意味着703个公共服务岗位出现了空白,如果不弥补其空缺,就会给政府运转乃至公共服务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数字     
《教育》2006,(15)
100万人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系统共有97个部门的1028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而全国报考公务员人数已经接近100万人,平均到每个招聘职位上的考试费用在2.6万元左右。民革中央招聘3名公务员,却有2800人报名,报考比例达到933:1。  相似文献   

4.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有人如此形容庞大的公务员报考队伍。事实上,这样的形容并不夸张。2008年公务员报考中,文化部、卫生部、外交部等机关单位的部分职位通过审查人数已超千人,其中农业部一热门职位与报考人数之比达1∶3592。  相似文献   

5.
任正 《华章》2008,(16):25-26
近几年来,"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盛行.笔者系统分析了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我国公务员热的一些对策,希望对改善我国公务员报考环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旧闻新评     
吴晓芸 《高中生》2013,(7):38-39
"80后"已成中国海监新生力量【旧闻】针对日本媒体有关"中国海监船员职位无人报考"的报道,《人民日报》四版《求证》栏目于2012年11月2日刊发《海监五职位"零合格"缘于门槛高》。报道以具体数据和事实说明,在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海监"执法船船员"职位大多数有合格报考人员,只有5个因专业性较强、报考门槛较高而无人合格,日本媒体的有关说法毫无根据。根据  相似文献   

7.
今年广东省惠州市将招募223名高校毕业生,奔赴农村基层参加为期两年的"三支一扶"工作(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省、市财政将统一支付每人每月生活补贴1200元,2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3年内报考省内公务员,笔试成绩可加3分;报考有年龄限制的公务员职位,报考年龄可放宽2岁.  相似文献   

8.
1994年8月19日,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录用名额为490人。在招考报名的3天里有14000人前来咨询.4300人报名。 自中央、国家机关69个部门600多个职位面向200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以来,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呈不断攀升的趋势,2006年的97个部门866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0282人,总报考人数接近100万,除海关职位外,通过审核的考生接近40万.个别热门职位的录取比例达到1:2014。与此同时,地方公务员的考录也逐年升温,报考公务员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1.现象:37:1与2.5%."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原是用来形容高考的.随着大学扩招,高考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减弱,近年来另一场"拼杀"更为激烈:这就是公务员考试.报考公务员人数连年递增,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最火爆,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报考主力军.人事部资料显示:今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提供8400余个职位,而报名并符合资格的考生就达31万人,平均供需比为37:1,其中26个部门的供需比将超过100比1.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笔者报名参加深圳市公务员考试。报考的职位是某检察院综合文秘岗位。报考的条件有四条:第一,必须有检察官任职资格;第二,必须有法律本科学历和法学学士学位;第三,年龄不超过30周岁;第四,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按照招考简章的规定,我符合条件。然而当我捧着一大摞证书、奖状以及通过在职统考、3年苦读获得的某名牌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千里迢迢赶到深圳报名现场时,审核人员说我文凭不过关,他说我只有自考法律本科文凭,而深圳市公务员职位要求必须是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这样的规定是不是和某些招聘单位歧视女性一样缺乏法律依据呢?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热事     
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了史上最“激烈”的一次竞争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遭遇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据初步统计,报名人数已经超过2008年的80万大关。同时,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也是三年来首次超过4000:1。据悉,中残联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岗”一职位,以4723:1的录取比例稳居榜首,成为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抢手职位。另有20多个岗位的竞争比例均超过1000:1。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2,(32):11
李龙在2012年10月25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昨日截止。尽管这次国考岗位被称为史上最苦"金饭碗",首次对很多岗位附加了条件限制和要求,如标注"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职位""不提供宿舍"或"自行解决住房""常年出差""经常加班",但这些附加条件显然没有吓退报考者。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以9470:1(截至昨日18时)的报考比例,成为第  相似文献   

13.
3月11日,2011年的广东省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正式开始,据报道,公务员报考首日出现了网络"塞车"现象。今年广东"省考"招录1.1万名公务员,这一数字与去年基本持平,而其他各省、市、地区公务员报名系统也已陆续开始。去年全省有23万多考生应考,而研究生群体在公考人群中占有相  相似文献   

14.
潮汛来袭     
正2018年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与去年相比招考人数减少750人,招考职位减少41个,考试政策也有一些调整,京外院校应届毕业生报考条件为来自"双一流"高校。小编感言啥也别说了,眼泪哗哗的,以后的世界恐怕已经不适合我等学渣生存了,走,面壁去,悔过自己曾荒废的学习生涯。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山东德州公务员考试首次允许技工学校毕业生报考在今年山东省德州市发布的招考简章中,德州市近四成招考计划向技工学校毕业生敞开"大门",5月29日,德州市公务员招录报名第一天,已有符合条件的技工院校高级班毕业生报考乡镇机关职位。为探索开展从优秀工人中考录基层公务员工作,今年山东省首次允许具有山东常住户口的全省68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高级班的毕业生报考乡镇机关公务员。"此次招考新政策,是按照省人社厅的统一部署安排的,旨在大力发展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不断升温,呈现出非常的态势。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现象令人担忧、引人深思,我们应冷静地分析、探索这一现象隐含的社会症结以及产生的现实原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期使之降温,最终使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现象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萌发于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颁布的《文官考试令》之时,而新形式的公务员法的颁布、公务员考选制度的制定则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不断在修订中。通过对我国2006年~2012年国家公务员"报考职位"中的职位数量和职位质量的实证分析,可以对我国现阶段公务员考选制度的变迁进行总体评价,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推动我国公务员的未来之发展而提出合理化、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发挥我国公务员考选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制度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或者说扎扎实实"熬"下来的人,总会有不错的结果。而那些貌似聪明的人,不断变化目标,去赶时髦,但却总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141万人报考,再次创下新的记录,逼近研究生报名人数。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增长,最热门职位是4961:1。公务员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人们最喜欢的职业了,很多同学都在纠结自己人生的选择,也经常问我:考公务员吗?一位年轻同事告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据统计,本次招考涉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89个部门共计12724个职位,共有111多万人次通过网络提交了报名申请,有74万多人通过资格审查,最终确认人数53万多人,报考与录取的比例约为42:1。其中,最热门职位供需比已突破3000:1。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选择公务员为终身职业的人越来越多,报考公务员已成为社会一大热门。在某次职业吸引力调查中,有六成的参与调查者表达了想当公务员的意愿。报考公务员的场面也是一年比一年火爆,很多岗位的录取比例都超过1:100,竞争相当激烈,非同一般。这些年来,公务员队伍已经集中了相当一部分精英分子。如何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特别是人事部门不得不考虑,更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促进公务员职业的顺畅发展,人事部门有必要从制度层面上、组织层面上和文化层面上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思考,探索构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