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底部有小洞的破试管里放入一些大小较均匀的碎玻璃片,碎玻璃片的大小以不从破洞口漏出为宜。放入的碎玻璃片约2至3厘米高,再加入固体反应物,锌粒或碎石子或块状硫化亚铁。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4章第4节实验4—8: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人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说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解得快。  相似文献   

3.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4章第4节实验4-8: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说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解得快。  相似文献   

4.
喷泉演示器     
操作方法: 先在锥形瓶中装入1/2—1/3瓶滴有酚酞的水,<做氯化氢实验时则装入石蕊溶液>,再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将带尖嘴玻管的胶塞塞紧后,倒立于锥形瓶上,按上图装置好,用嘴向弯曲玻管中吹气,将少量的液体从锥形瓶压入圆底烧瓶,使烧瓶里的气体很快溶于水中,由于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于是锥形瓶里的液体很快顺着尖嘴玻管喷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5.
准备工作: 1 .制取氧气,用排空气法收集在干燥的三角烧瓶里,塞上橡皮塞,待用。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全日制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中氨与水的反。实验如下所述: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立即倒置烧瓶句话说明了前面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口时,圆底烧瓶口不是向下的,这样操作是不妥,因为空气的密度是1.293g/L,氨气的密度是0.771g/L,比空气小,只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①若边制取氨气边做上面的实验,用向下排气法待圆底烧瓶收集满氨气后,拿出导管,圆底烧瓶口要仍然朝下,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移至铁架台上固定,按教…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基础实验中,永久装片和剥制标本常被作为观察的对象,是生物实验的一部分。但装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损坏,标本在保存过程中也经常遭虫蛀,对于破损的装片和标本,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修复,而且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1破损装片的修复a.首先取下原来标本的标签,用75%酒精棉球擦试破损装片,这样既可擦去装片表面的污物,又可杀菌。b.将破损装片放入二甲苯中浸泡几天,将封藏剂溶解。c.取去碎玻璃片,使盖玻片与载玻片分离开,露出其中的材料。d.更换新的二甲苯,洗净标本上的污物。e.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小…  相似文献   

8.
细心的回报     
别涅迪克博士是法国一家化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以认真仔细而著称。这天,在实验室里,他准备将一种溶液倒入烧瓶。一不小心烧瓶掉在了地上。糟糕!别涅迪克博士有些懊恼。然而,烧瓶并没有破碎,他弯下腰捡起烧瓶仔细观察。以前也曾有烧瓶掉在地上,但无一例外全都破成了碎片,为什么这只烧瓶仅有几道裂痕而没有破碎呢?别涅迪克博士一时找不到答案,于是他就把这只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别涅迪克博士在走进实验室前,看到一张报纸上报道说市区有两辆客车相撞,车上的多数乘客被挡风玻璃的碎片划伤,司机被一块碎玻璃刺穿面部而刺伤了…  相似文献   

9.
取一根500W电炉丝,用万用电表分成阻值相等的两截后,其两端拉直约10cm。另取两个4号双孔橡皮塞(一孔插温度计,另一孔作排气),用12号以上的注射针头戳穿,然后电炉丝插入针孔内连针拔出,并装配在250mL烧瓶上,制成如附图所示。 将两个烧瓶里分别装入与室温相同而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然后串联两个烧瓶内的等  相似文献   

10.
事先在一干燥圆底烧瓶中收集一瓶经干燥的氯气。 演示时先向学生展示集满氯气的烧瓶。为使瓶中气体的黄绿色显得更清楚,可在瓶后衬一白背景。然后,在瓶内用胶头滴管滴加1至2滴苯,塞上瓶塞,向学生展示尚无变化。再将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学生实验中的铜和稀硝酸反应,按课本上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因烧瓶内空间大,空气多,生成的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所以在烧瓶内看到的是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而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学生难以相信是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而易误解为是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的,易与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现象产物混淆。经改变反应装置和实验方法,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1实验装置将原实验装置中的圆底烧瓶改为小试管(以下简称试管)。2实验操作把试管配上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检查装置气密性。在试管里…  相似文献   

12.
初二物理要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课本上对此实验的说明是:“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我们多次按说明进行实验,因为“微微加热”很难掌握好,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发现烧瓶底部有少量液态碘出现,这样就会使学生得出错误结论,不能正确理解升华和凝华这两个念。我们采用热水蒸气对碘加热的方法,使实验现象极为明显。改进方法是:如附图所示,先把烧杯中的水加热,使其沸腾。取少量的碘粉放入圆底烧瓶里,然后把圆底烧瓶放在烧杯口固定好,利用烧杯中的热水蒸气对烧瓶的碘加热,就可观察到碘粉受热后直接升华…  相似文献   

13.
一、改进要点:不是按课本直接用浓氨水,鼓空气的方法做实验。而是用氨气和空气直接混和实验。催化剂改用铜丝。二、操作方法:取一个100ml 干燥且预热的平底烧瓶,按下图1对准浓氨水的试剂瓶口,收集氨气5至7秒钟。然后将烧瓶口朝下平移开,立刻将带有烧红铜丝的橡皮塞插入烧瓶(如下图2)。铜丝继续红热,然后正放在桌上(如下图3)。约过5秒  相似文献   

14.
巧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江西省定南县教委电教仪器室钟剑锋附图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图对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取一只干燥的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氢气,用橡胶塞塞紧待用。取一根直径为1mm的铜丝用砂纸打擦干净,卷...  相似文献   

15.
1.铁生锈条件的实验1.1预先截取2块Zcmxscm的普通簿铁片,敲平,去掉其表面覆盖物及铁锈,使其表面保持洁净光亮,备用.1.2取100mL烧杯,将一块铁片斜置于烧杯里,向烧杯里加入开水.使铁片浸没在水下约0.scm.将烧杯置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伪缩短演示时间,可先加热石棉网)1.3将另一块铁片横置于烧杯口上.效果约4-5分钟后,可观察到置于烧杯口上的铁片向下的一面湿润,且明显有棕色铁锈生成,向上的一面干燥,无明显锈迹.浸没在水中的铁片表面光亮如初.说明在加热条件下,烧杯里的水蒸气剧烈蒸发,使横置在杯口上的铁片向下…  相似文献   

16.
制作方法是取一块厚1厘米以上、宽5.5厘米、长约18厘米的木板作为底板,剪两条宽1.5厘米、长8厘米的铜皮(最好是磷铜皮)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作为连接片。连接片的水平部分开有宽0.4厘米的槽(或直径0.4厘米的孔),用接线柱的导体部分将连接片压紧在底板上,使电池正好夹在两连接片之间。如果接线柱的螺丝较长,可以在底板下面两端处横着钉上小木条,将底板垫高。  相似文献   

17.
取一个与100ml 烧瓶相适应的橡皮塞,再取一根16号麻醉用注射针(长10cm),刺穿橡皮塞后,用钳子将针头夹扁之后,再塞入已集满 HCl 气体的100ml 烧瓶。再将上述烧瓶倒转,并安上盛满水的100ml 针管,(水中  相似文献   

18.
取洁净干燥试管一支,并配上带导管的塞子,将导管蘸上浓氨水,然后,在试管里加入约1毫升的苯和2滴液态溴,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用带导管的瓶塞塞紧试管口,常温下,很快可以看到从导管口冒出白烟(由溴化氢气  相似文献   

19.
药品 :过氧化钠、酚酞试液、二氧化碳气体。仪器 :2 50ml烧瓶、烧杯、单孔塞、玻璃管、止水夹图 1装置如图 1所示 ,已省去夹持装置。实验步骤与现象 :1 取一只 2 50ml圆底烧瓶 ,无需干燥 ,收集满一瓶CO2 气体 ,向烧瓶中加入过量Na2 O2 粉末 ,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 (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充分振荡使反应完全。可观察到淡黄色的Na2 O2 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的Na2 CO3固体。2 打开止水夹 ,将一只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口 ,木条开始燃烧 ,说明Na2 O2 与CO2 反应生成了支持燃烧的氧气。3 重新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苯溴代反应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并参考了一些有关资料 ,使实验在便于课堂操作的前提下达到了时间短 (3~ 5分钟 )、效果好、污染少的要求 .现将实验要点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 .1 .仪器装置 .基本装置同课本 .圆底烧瓶规格以球体容积 1 0 0~ 2 0 0毫升为宜 .烧瓶底必须干燥 .与烧瓶口垂直部分导管长约 3 0厘米 ,并保持干燥 ,否则管口可能无白雾产生 .2 .药品及反应温度 .溴必须取用不含水的液溴 ,否则反应将难以发生 .苯的纯度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 ,其同系物含量越高 ,反应越快 .苯与液溴的体积比 ,按恰好反应计算大约为 2∶1 ,但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