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生态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强省"、"工业经济强省"已成为云南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正在全面推进和实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的关键。淘汰落后产能,培植低碳新兴产业,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强化资源管理和集约利用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支撑。按照"两强一堡"战略目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云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西部大开发中,云南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自身的资源优势,作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选择。在新的体制与市场形势下,云南应充分发挥云南绿色资源丰富这个最具特色、最有发展潜力的特点,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发展绿色经济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21世纪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宣城市应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将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升至新的层次,以污染减排为动力、以生态市创建为契机、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方向,把宣城打造成和谐、低碳、绿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4)
绿色建筑的出现,一定程度缓解了中国建筑能源消耗的迫在眉睫,提倡绿色建筑,实现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建筑从绿色发展到低碳,都有节能的含义,节能建筑也从原来的节约利用常规能源、高效率利用新能源的模式发展为能源、环境等并重的综合模式。绿色建筑的推广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降低环境污染,成为生态化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资源环境日趋强化的制约,也面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形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日益紧迫。从国际上看,今年6月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又称"里约+20"峰会),其主题是"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体现了全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促使了低碳经济的出现。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兴起,解释了其内涵,指出了发展低碳经济新的机遇,并从生态视角下对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云南绿色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  白滇生  彭靖里 《软科学》2003,17(3):69-73
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是云南省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云南省情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本文对云南省发展绿色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绿色产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作用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文章指出,在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低碳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连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战略定位。文章对大连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必可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已成为新世纪全球经济的必然趋势。从面向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绿色资源,做强绿色产业,是云南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发展绿色经济是云南21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发展科技、促进云南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林惠虾 《科技广场》2011,(8):105-108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产业也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漳州市从战略定位、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各方面都具备了发展低碳产业的基础,但还存在着产业规模小、能源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漳州市发展低碳产业的必要性、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性的分析,提出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能源结构等促进漳州市低碳产业发展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10,(8):12-12
在目前的国际形势和时代背景下,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新的增长模式:深刻广泛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新的经济概念不断出现,其最终着陆点则是生态技术和绿色产业。为此,法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委员会(CGDD)就法国绿色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和需求发布了一份综合报告。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而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人们期待以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可以带动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作为中国高排放区域之一的西部地区,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备受关注.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面临极大的约束条件,急于强调西部地区在短期内实施低碳模式的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是非理性的.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西部地区只能采取高碳经济低排放的发展战略,而不是完全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又一个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总结低碳经济在国外的发展,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针对江西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也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是麒麟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特色和亮点,实现黑色经济绿色发展是麒麟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目标和追求。结合麒麟区实际,紧紧围绕输入端、转化端、输出端和全过程4条途径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黑色经济绿色发展,全力创建绿色阳光之城,探索出了一条高碳能源城市低碳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绿色经济浪潮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标志着经济发展的绿色理念在中国一脉相承,促进中国绿色经济浪潮的兴起。科技创新是中国绿色经济浪潮兴起的第一推动力,企业、政府部门、全社会民众在绿色经济浪潮中各尽其责,全力以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一种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要求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减少在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摆脱资源环境压力、适应新的增长点的需要,必须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新型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技术合作转让发展碳中和技术等方面提前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18.
绿色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后疫情时代促进经济复苏的关键。加快优化调整产业及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刻不容缓。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云南省碳减排取得的成效和做法,指出了云南实现碳达峰仍然存在达峰目标设置相对保守、经济发展偏重高碳行业、碳达峰基础能力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云南主动服务融入国家碳达峰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欣 《金秋科苑》2010,(22):127-127
在倡导“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时代”的今天,“绿色”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击波,影响到一切旧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而绿色设计作为绿色文化意识的重要表现方面,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出发,以室内设计为例,强调了绿色设计的运用和重要作用,倡导大家在设计中多运用绿色设计,以减少成本,降低能耗,为社会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实施绿色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重点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和解决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三重挑战,根据国内外有关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10年应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以绿色创新为手段,以资源环境绩效、结构调整和发挥协同效应为重点目标,构建综合发展框架,整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发展理念,发挥多种手段的组合效益,创造出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建设绿色中国的构想,为自身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