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课文形象读本与练习》丛书(以下简称《形象读本》),1988年出版发行后,受到全国不少专家和读者的好评。《形象读本》从初中到高中共12本,对各册语文课文逐一予以图析,可与课本配套使用。《形象读本》的主要意义,在于创立了阅读教学中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学习方法——形象图析法。  相似文献   

2.
作文指导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指导教学应该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心理发展相联系。小学语文课本是最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进程的权威读本。要想让小学语文课本更好地服务作文指导教学可以从课文中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从课文中学习组织行文的方法、从课文中学习巧妙构思的方法和从课文中学习拓展思维的方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我们在一些小学尝试改进了语文课文阅读教学工作。这里的课文阅读教学主要是指课本(不含自读课本)中的精读和略读课文的阅读教学。在小学,我们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可分课前预习→课堂预习→课堂精读→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规范化要求。  相似文献   

4.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听说写诸能力的根本。加强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平时教师要重视课文的讲解方式,并通过阅读训练,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注重课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选择适宜而优秀的读本。  相似文献   

5.
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其阅读和写作能力如何,读和写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因在高中语文试卷中比分体现较明显,其重要性已被绝大多数教师接受,所以很多学校,很多教师都有针对作文方面的教学计划、教学资料,而阅读题的分值比较分散,再加上部分地区的试题在课本及读本上体现的不多,于是一些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中课本(读本)阅读教学的作用及价值,或远离课本(读本)、架空分析;或漠视课本(读本),以练代读,以练代讲,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课本(读本)的独特感受和创造性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记叙文阅读教学与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一样,其特点是以单篇课文为教学的单位,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不能给学生完整系统的记叙文阅读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98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以单元为编排体例的课本,将单元教学纳入正轨,这为实现记叙文阅读的整体系统化  相似文献   

7.
高海明 《教育》2013,(9):46-47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崔峦曾提出: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北京大学的曹文轩教授明确表示:语文教材是语文课本,不是人文读本。这就再一次提醒语文教师:要明晰语文的性质,要把阅读教学和阅读区别开来,要改变过于重内容理解和感情体验的倾向,阅读教学不仅要把着力点放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上,更应关注"怎么写"和"用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语文教材有课本和读本。但笔者发现,学生主动阅读读本的很少,很多时候要听教师安排。在一次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喜欢阅读课外读物,两成的表示喜欢读课本与读本。为什么不喜欢读读本?学生很自然地将其同课本等同起来,而课本又同等待老师讲,等待老师指示.更同没完没了的练习、考试联系起来了。这两方面的因素,就造成读本的遭遇。  相似文献   

9.
正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重要手段。学生有所感悟要靠读,培养语感要靠读,情感体验要靠读,语言积累也要靠读。因此,读课文,必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但又不能整堂课都让学生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背课文。  相似文献   

10.
刘艺冰 《教师》2011,(7):45-45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大多只重视文本解读,很少联系课文进行写作指导,以致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变成了两张皮。其实读写结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读中学写,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桥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仅是教师提供教学方案,学生接受教学方案,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完每篇课文之后脑海中只残留有文章的轮廓和几个单词,不能形成自己的英语思维,真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本文通过高职英语课本的讲解简述阅读教学改革,把思维培养渗透英语阅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提升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大多只重视文本解读,很少联系课文进行写作指导,以致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变成了两张皮。其实读写结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读中学写,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桥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教材文本对教与学的制约是不容否定的。“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阅读教学毕竟是一种潜在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阅读课文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学生通过阅读,一方面从课文中汲取信息,一方面又不断地向课文输出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因此,必须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阅读策略。由于读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课文,便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实施课改以来,新修订教材大多体现了较大的弹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文本,让…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一、发挥文本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我们现在所用的语文教材,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的遣词造句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课本里的文章,用自己的智慧让课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首先,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字词和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者朗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使用 ,已届一学期了。在新教材的使用方法上 ,出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那就是许多老师把含有 2 4篇课文的语文课本按时教完了 ,但却把含有 119篇文章的《语文读本》丢到了一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 ,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老师仍囿于传统的讲课方式 ,对 2 4篇课文面面俱到地深挖细抠 ,力求让学生全面掌握。由于对课本耗时太多 ,对《读本》当然就无暇顾及了。殊不知 ,《语文读本》也属必修教材 ,是千万丢不得的 ,切不可认为鱼和熊掌只能得其一。那么如何使鱼和熊掌兼而得之呢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在课文教学时 ,应大胆取舍 ,…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忽视《语文读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教师认为《读本》没用,把它放在一边。而本人认为《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辅助阅读资料,它具有延伸性、鉴赏性、知识性三大特点,应与语文课本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教学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既得意又得文,就是既要读懂课文的意思,又要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于永正语)因此,我们不能把阅读教学简单地当做理解课,应让学生在反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语文教科书中若干课文的取舍引起强烈反响,争议相当剧烈。引起争议的课文取舍,主要是:上海第二期课程改革语文教材中删去了《狼牙山五壮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九册曾收入《狼牙山五壮士》,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这篇课文改为与语文课本配套的四年级下学期同步阅读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的高级中学语文读本把王度庐《卧虎藏龙》与金庸《天龙八部》中的章节作为课文,合并为“神奇武侠”单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第二学期适用)新增《跨越新记录》一文(印有刘翔照片的新闻特写)。因此不能不从取舍这些课文的理由谈起。  相似文献   

19.
联系当前中学阅读教学的状况来学习叶圣陶同志的有关论述,觉得有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比如阅读教学的任务问题。是不是每学期把一册课本的全部课文都讲完,学生抄下并记住了这些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等,阅读教学就算完成了任务?是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都能把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的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语言都非常优美。这些优美的课文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了有效的范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写作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