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来,我做了一次实践操作,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首先,拿出两个相同的气球,把其中的一个气球打满气,再把另一个气球也打上气。不过,第二个气球要比第一个气球打的气少。然后,拿一根通气管,接通两个气球的进出气口,让两个球内的气可以自由流动。最后,捏住通气管的中间。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结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是大的气球更大,小的气球更小;还是大气球变小,而小气球变大;或者是完全没有变化呢?你们可能会说,当然是大气球变小,而小气球变大。理由是:因为大气球内的气体较多,大气球内的气体就会通过通气管流向小气球,最后使两个气球…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授上的课,令我难以忘怀。这位教授在给企业界的学员上课时,只带了一大一小两个瓶子和一个充了气的气球。上课时他问道:谁可以把这个气球塞进瓶子里?有个学员见气球的大小与瓶子口径差不多,气球又是有弹性的,于是就上前试着把气球硬塞进去,可是就是差一点点无法塞进去。这时教授把气球中的气放掉,把气球放进瓶子之后再把它吹胀。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变”字,并且说,有变化,才有企业的发展。接着教授又问学员:有谁能够把我手上的这个瓶子摆放五种不同的状态?又一位学员很自信地走上前来,把瓶子摆出了五种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试题解析题1不小心把气球弄破会发出"啪"的响声.这是为什么?解析气球里的气是使劲儿吹进去或用打气筒压进去的,即气球里充满了压缩气体.当气球破裂时,球内的压缩气体的体积会突然迅速膨胀,从而引起周围空气的  相似文献   

4.
火箭是一种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的飞行器。火箭的飞行原理是它借助了物体的反作用力,就像一只充足气体的气球,当我们把它从手中放开后,气球内的气体便顺着气球的气嘴喷出,同时气球向前冲去。因自身携带氧化剂,用不着像飞机那样依靠大气中的氧气,所以火箭可以飞出大气层,在真空条件下飞行。运载火箭发射是指从发射前准备到将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全过程。火箭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必须严格遵循预定程序进行。火箭从制造厂运到发射场后,要先在技术区内对火箭进行检查,进行单元测试和全箭水平测试,严格检…  相似文献   

5.
气球用于化学实验,有材料易找、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现象明显,既卫生,又安全等优点.因此,现将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二种用途简介如下.一.比较气体的密度和空气密度的大小把气体充人气球中,再将气球的口捆紧,放手后,气球往上飞,证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如:n。、wna、on。等气体,、n。气的效果最好.二.做某些气体的性质实验1.SO。与H。S的反应实验在两个气球中,分别装满SOZ和HZS,按图装置好,打开两个气球导管的活塞,两种气体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可看到玻璃管壁上吸附一层黄色的单质疏,同时,还有少量的水珠生成,…  相似文献   

6.
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并且可以与NH3反应产生白烟.通常情况下,证明气体极易溶于水,常用的做法是喷泉实验.本实验利用五颜六色气球的"自吹自擂"("自吹自擂"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它是利用气球密封及倒吸,验图1证气体性质的实验,非常有趣)来证明HCl极易溶于水,操作简单,大大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具体的做法是:把浓盐酸、浓硫酸混合加入锥形瓶中,待气体集满,迅速把盛水的气球套在锥形瓶上,然后把气球中的溶液倒入锥形瓶中.  相似文献   

7.
我把气球吹大,你能把它变小吗?这个也太简单了吧,将气球的气放了不就行了吗?要那样,还用问你吗?开什么玩笑,吹起来的气球不放气怎么能缩小?我又不是孙悟空。我也不是孙悟空,但我就可以让气球变小。小cool龙取来一个气球,将气球吹大,然后用细线扎好。放进冰箱里,我们半个小时后再来看。半个小时后看清楚了吗?需不需要拿尺子来量一下?气球真的变小了!呀!今天又学了一招。小cool龙,这就是传说中的“热胀冷缩”的“冷缩”吧?遇冷空气后看来你还是挺聪明的嘛!空气受热就会膨胀,遇冷就会收缩。气球变小正是空气遇冷收缩造成的。把吹大了的气球放进…  相似文献   

8.
托气球赛跑     
打足气的大气球四只;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位于起点线。老师一声令下,各队第一人双手托两只气球向前跑,绕终点折回传给第二人,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可得到气球。注意:托气球时不可抓着气嘴或系线,也不可以把气球贴近身体。  相似文献   

9.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因尾气一氧化碳排放,会污染环境,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处理。现将我们小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仅供教学参考。1 用火封法处理尾气  根据一氧化碳性质可知,它是可燃性气体,在气体连体排出时,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烧掉。2 用袋封法处理尾气  在实验中,气体排出速度慢,用点火不易直接燃烧,我们常用气球或塑料包装袋来收集,再集中点火燃烧除掉。如果用气球收集,因气球有弹性,当充入一定气体后,气球会产生弹性回缩,很难再充入尾气。我们又改用塑料包装袋来代替气球,选择密封好的,预先排出空气,扎在…  相似文献   

10.
[先试一下]一个打足气的气球,不用任何东西辅助,你能让自己的手心把气球吸住而不掉下来吗?你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就看看魔术师的表演吧。[道具]气球、气筒、细线。[魔术师表演]魔术师取一个新的气本栏责任编辑吕江虹球,用气筒打足气后再用细线扎紧进气口。表演时,魔术师先告诉观众他能用自己的手吸引住气球。然后魔术师左手握住气球,右手手心向下摊开,并把气球放在右手的手掌之下,再放开左手,气球掉了下来,并没有被手心吸住。见到这种情况,魔术师很生气,但想了一下后,就又用左手握住气球,并用右手的手掌在气球上轻轻地但快速地…  相似文献   

11.
热胀冷缩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度又极低,为了让学生“眼见为实”,我们利用各种实验材料,作了多方面的尝试。1气体热胀冷缩现象用一个吹过的气球,吹一点气,使其在半瘪的状态,然后将其浸入热水中少许,取出,气球比原来鼓胀多了。是什么使气球鼓起来了,结论不难得到,是气球内空气的热胀效应造成的,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放在冷水中稍浸,球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则为气球内空气缩小的原因。如图1所示。2液体热胀冷缩现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我们也可利用温度计模型来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不仅现…  相似文献   

12.
“顶气球”?我可从没听说过,气球怎么可以用来顶呢?可就在今天,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顶气球。裁判曾老师先在房子里拉了条绳子作为网,又吹了一个篮球大小的气球,还给我们讲了游戏规则:每人在自己的界内最多连着顶三次,如果三次都没有顶过“网”,这个球就算输了。他规  相似文献   

13.
气球不爆炸     
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再用一块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你想想看:气球会不会"啪"的一声爆炸掉?你也许认为气球要爆炸了吧!其实,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炸掉。在一般情况下,用针扎破气球,气球肯定会爆炸。现在的情况不同,你会看到气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气球却像消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瘪下去。这是什么道理呢?  相似文献   

14.
气球不爆炸     
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再用一块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你想想看:气球会不会"啪"的一声爆炸掉?你也许认为气球要爆炸了吧!其实,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炸掉。在一般情况下,用针扎破气球,气球肯定会爆炸。现在的情况不同,你会看到气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气球却像消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瘪下去。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气球扎破时,溢出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中学里利用医务室废料能做中学化学气体制取实验,既节约了资金,又开阔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如图1,笔者与学生一起用医务室废食盐水瓶(250ml)和一次性输液器制作了乙炔制取发生装置。上面的输液开关可以控制加水量.气球既能贮存一部分气体,又可以观察气体发生器中气体产量状况,注射器针头可以作气体燃烧实验。这套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CO2、H2、Cl2等气体: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用锌料与稀盐酸或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制取H2;用高锰酸钾与浓HCl反应制取Cl2;但注意食盐水瓶上的橡皮塞,输液管易被酸…  相似文献   

16.
你见过漂浮在高空的气球吗?你知道气球为什么能高高飘扬吗?你知道气球里填充的是什么物质吗?它就是氢气·早在16世纪中叶,瑞士科学家巴拉塞尔斯曾把铁片放进稀硫酸中,顿时铁片和硫酸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许多气泡———氢气,并且发现这种气体会燃烧,但却把它和其他的可燃性气体混淆了起来,失去了发现氢气的机会·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进一步研究了金属和酸的作用,通过密度测定,把氢气和其他可燃性气体区别了开来,并在1781年进一步肯定了他的这一发现·科学上就把首次发现氢气的功劳记在了卡文迪许的身上·氢气在大气中的含量微乎…  相似文献   

17.
气球在同学们看来 ,太熟悉、太平常了。我的同事戚文杰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尽情地玩气球 ,使气球变得妙趣横生。戚老师先问学生 ,气球有哪些玩法。学生可来劲了 ,纷纷说 ,可以吹气、可以灌水、可以飞———紧接着便是同学们乐不可支的玩耍。戚老师出示了一辆自制的玩具小车 (如图1) ,问 :要是把装在小车中的气球的气放了 ,小车会怎样呢 ?戚老师还把吹胖的气球套上一个光盘 (如图2) ,问 :要是把光盘贴在光滑的桌面上再放气 ,光盘会怎样动 ?听到这样的问题 ,学生自然跃跃欲试。但戚老师不急 ,他在黑板上画了个图 (如图3) ,问 :让这…  相似文献   

18.
1998年第3期《化学教学》上刊登的《气球在化学实验中应用两例》(以下简称《气》)一文,在谈到气球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时,作者认为:“在两个气球中,分别装满SO2和H2S,打开两个气体导管的活塞……可看到SO2减少的体积只是H2S减少体积的一半”.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在此提出,以期与各位同仁商榷.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气体的实际变化情况:当H2S和SO2气体等体积分别充满两气球时,两种气体所受压强相等,并且两种气体所受压强都大于1个大气压.当打开两个气球导管的活塞时,两种气体就会由气球向玻璃管中逸出…  相似文献   

19.
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再用一块透明胶布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  相似文献   

20.
带电的气球     
《家教世界》2014,(5):50-50
把气球吹起来,打结封住开口处,然后把它在你的毛衣上摩擦片刻。这时候如果你把它送上天花板,它就可以在上面停留好几个小时。通过摩擦,气球带上了静电,也就是说,它接受了毛衣上微小的负电子。带电的气球贴在天花板上,是因为它的负极和天花板的正极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