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峰 《新闻实践》2005,(10):10-11
1997年,温州电视台创办了理论节目《求是论坛》。八年来,我们坚持把《求是论坛》作为电视理论宣传的可靠阵地,不断探索新时期电视理论宣传的有效路子,不断增强这个品牌节目在正面宣传中的核心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广大观众的欢迎。一、精心打造《求是论坛》节  相似文献   

2.
程晓梅 《视听纵横》2003,(4):103-104
节目是一家电视台的主要“构件”,没有节目的电视台是无法想像的,节目是电视台生存、发展的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节目必须面向市场,这个“市场”的概念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形市场,即电视台每天以节目播出形式面对的受众市场;二是有形市场,即通过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易的节目市场。前是“消费环节”,后是是“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3.
《时代风采》是温州电视台和温州市委组织部联合主办的一档电视专栏节目,创办于1995年。十年来,该栏目坚持“三贴近”,弘扬主旋律,成为宣传温州党建的一个坚固阵地。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1998年底统计,全国符合条件已获得新登记的电视台,有线电视台560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87座,形成了有线与无线,中央台与地方台的节目交相覆盖的局面。面对日益丰富的节目和日渐挑别的受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主被动性规律逐渐被打破。  相似文献   

5.
汪波 《传媒观察》2006,(4):43-45
社教节目曾经是我国电视台节目设置的三大支点之一(新闻、社教、艺)。曾几何时,上到中央台下到县级台都设有“社教部”(再不济也是个“新闻社教部”)。每年大大小小的各级评奖中,“社教节目”也都是紧排“新闻节目”之后,奖项的含金量也在伯仲之间。可如今绝大部分电视台都不见了“社教部”的踪影,新入行甚至可能都没有听过“社教节目”这一个节目门类。社教节目似乎已经离我们的电视从业人员、电视观众远去了!  相似文献   

6.
温州电视台现有《百晓讲新闻》、《闲事婆和事佬》、《温州曲艺场》和《天天讲闲谈》等四档方言节目。其中《百晓讲新闻》、《闲事婆和事佬》为方言新闻节目,《温州曲艺场》为地方戏曲节目,《天天讲闲谈》为方言新闻脱口秀节目,本文引用2005年3月1日-2008年12月31日CSM测量仪数据,从收视率、市场份额、观众构成、忠实度、到达率等多个指标分析温州电视台方言节目的收视现状,探讨方言节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刘爱 《新闻窗》2007,(6):116-116
12月13目,全国电视台理论研发工作2007年年会在贵阳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全国上星频道节目运作与编排研发论坛”。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晓云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相似文献   

8.
老年电视节目当前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庞大的老龄人口群体与少之又少的老年电视专栏节目形成了极大反差。据统计开办老年栏目与老年节目的电视台(频道)不足总数的2%,每天播放的时间不到两个小时。而老年群体正是电视台白天播放节目的主要观众。目前的现状意味着电视台至少在白天的节目安排中失去了一大批主要观众。 二是目前全国老年电视节目尚存在着一些缺陷: 栏目的整体包装缺乏创新意识,制作手法与表现形式单一;选题缺少策划,节目信息量小,报道缺少深度;有些主持人对观众居高临下,缺乏亲切感;报道角度、报道手段还较为单…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频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应研究如何扬长避短,找准观众定位,在节目调整和编排上下功夫,以此办出有特色的频道节目。现在,电视台林立、节目总量不少,然而在相对集中的收看时间里,观众却总觉得没什么看头。究其原因,除确实存在节目总体质量不高的情况外,由于定位不准,不清楚观众的收视要求而导致的编排死板,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深圳电视台的《法治纵横》栏目是1995年11月在广东省将深圳确定为依法治市试点市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迄今已播出350多期,经过7年多的“洗礼”和磨练,逐渐成熟并成为全国同类栏目中的知名品牌,节目在全国近20个省市电视台交流播出,1997-2002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法制栏目类一等奖,短片类一、二等奖和中广学会城市电视社教节目评比栏目类二等奖。是深圳电视台少数“存活期”超过7年的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付岩 《声屏世界》2001,(5):28-28
时下,从中央到省、地(市)级的电视台都办起了电视综艺节目,这类娱乐性节目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观众的参与性。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创意,既可引发观众兴趣,活跃现场气氛,还可吸引赞助,提高电视台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这类节目的有些编导片面追求“热烈气氛”和广告效应.节目却不能做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因而走入了哗众取宠的泥沼,而且不乏相互模仿的痕迹。这里笔不否认办综艺性节目可以借鉴已成功的栏目经验,但必须就节目的宗旨和本地风俗、受众喜好而定。像福建东南电视台创办的《银河之星大擂台》节目,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给温州人带来了物质文明,但由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未能同步,致使少儿素质教育严重滞后。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素质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长此以往,不堪重负的一代,怎能担负起富同强民、振兴中华的重大使命。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我在担任温州电视台社教部负责人期间,一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精心组织播出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少儿节目。  相似文献   

13.
邓辉 《新闻传播》2013,(12):144
如何办好县级电视台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是县级电视台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县级电视台如何办好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县级电视台为切入点,在分析县级电视台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办好县级电视台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的策略,旨在说明办好县级电视台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的重要性,以期为县级电视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勤 《新闻实践》2006,(7):34-35
2004年1月31日,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倾力打造的访谈节目——《温州商人访谈录》和观众见面。两年来,100多位在各行各业独领风骚的温州杰出企业家走进了这个节目,讲述他们的创业经历、经营理念、人生故事和心路历程。节目播出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关注度:作为温州电视台的主推节目参加横店国际  相似文献   

15.
与报刊相比,电视台办理论宣传节目天生就是弱项,面对逻辑严密,求证详实且又十分枯燥的理论,使以画面见长檀于感性表达的电视总显得手足无措,有劲使不上。回避,也就成了绝大多数电视台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16.
曲洁 《声屏世界》2003,(5):46-46
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收视率太战,城市电视台如何使自己能保留一席之地?精心策划、设置、制作好电视导视节目无疑是有效手段之一。 纵观各城市电视台节目,虽然普遍都开始重视电视导视节目的作用,但认识上的差异使得各城市电视台电视导视节目的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很多不足,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王静 《声屏世界》2004,(7):41-41
在我国大陆悄然兴起的电视访谈节目以其说理透彻、思辩性强,很快在全国各级电视台大放异彩。德兴市电视台自2000年起也陆续地开展了一些访谈节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访谈节目中贯彻“三贴近”原则作过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孙少晶 《新闻界》2000,(3):52-52
娱乐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 ,当前电视游艺节目的兴盛正是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增强的体现。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全国几乎各省级电视台都开办了自己的游艺节目 :如浙江卫视的《轻松驿站》、贵州电视台的《五彩麻辣烫》、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等。游艺节目掀起了电视娱乐热 ,然而这些娱乐热也暴露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对当前电视游艺节目热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 ,无疑对提高节目水准 ,更好服务广大观众产生积极影响。一节目的趋同现象严重 ,游艺节目热中隐藏着电视资源浪费的忧患。综合比较 ,我们会发现明星、嘉宾奖品刺激、观众参与使当前的…  相似文献   

19.
电视社教节目曾是我国电视节目以新闻、艺和社教组成的三大板块之一。从50年代末中国电视的产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节目走向成熟,许多电视台把电视社教节目的创作作为兴台大计。电视社教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评奖种类繁多,等级也不在新闻之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宽频带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在各地的延伸,城市电视台在节目套数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台多道”的格局。这样,在确保节目质量稳步提高的基础上,努力优化专业频道之间的分工,将频道功能按照受众的多方需求进行定位,就成为各城市台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顺应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生活频道”这一与城市观众关系最为密切的节目组合思路,已经开始提上城市电视台节目规划者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