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本人试以《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为例,结合情  相似文献   

2.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情境教学,并逐步从中寻找和遵循其中的规律。正确理解"情境教学"的意义和中职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根据文章蕴含的情感,创设具体的场景或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中体验情感。用教师的"情"诱发学生的"情",由情感发展到境地。利用"教学情境"所模拟的"教材情境",把课文的"此情此景"变为课堂中的"我情我景"。  相似文献   

3.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法中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情境即为"情"与"境"的互相交融,主要包括环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倘若能够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情境氛围,便可激起学生的愉悦之情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故此,笔者提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4.
情境教育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将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以情境体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特殊教育领域,努力实践情境教育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化的情境课堂,为特殊学生学习生活本领、体验生活乐趣、应对生活问题探索有效途径,让特殊教育能够合"情"合"理",帮助特殊学生融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王凤 《考试周刊》2008,(2):22-23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点明了文与道、情与境、潜心会文与入境悟神,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意志的陶冶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情境教学的依据.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作文中存在兴趣缺乏、情感淡薄的问题,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给予学生写作的自由,让作文成为学生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从"情"字着手提高作文教学,"情"是情境教学的根本灵魂,情境教学即以情动情。因此将情境与高中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从高考命题、高中作文教学探讨情境创设对高考作文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他们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因此,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很多教师把创设情境当成教学的重头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创设情境存在着一些误区。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意义李吉林说过:"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  相似文献   

8.
基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情境出现了许多变味、走调现象,诸如滥情境、伪情境、虚情境、冗情境等。有效的数学情境一定是"好吃又有营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疑境""动境""用境"等引发学生"做情",启迪学生"悟情"。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是情与境的结合,语文教学首先要通过"言"、"声"、"图",利用多媒体及教师的语言,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中调动内心感受,步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美情美感,达到情境合一,情景交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4,(A5):70-71
学习情境中的"情境"是既有"情"又有"境","情""境"互融。"情"是情感体验、动机培养,"境"是学习环境、知识文化背景和各种活动。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和运作,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地学习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进而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情感。思想品德教师应如何创设让学生充分体验的情境呢?笔者认为,应创设"导情一煽情一燃情一践行"的情感场,润泽心灵,唤醒情感,实现情智相生、情理相融、情通理达。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创设  相似文献   

12.
要使教育心理学化、其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心理积极化的状态,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创设情境,把课堂开放成一个"活"的、会"动"的,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境界。从有效情境创设的时间结构上入手,为学生创设"情境型"的互动环境,在不同的环节设置适当的情境。在运作过程中,以情育情,以情激情,以情导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而构建高效的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学科。其中,"境"仅是一种条件或一种手段,"情"才是"境"的追求目标。但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对情境教学的应用往往流于低效甚至无效,处于尴尬之境。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各个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发展的差异与学习方式的不同,本研究认为小学数学高效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可以划分为"疑"境——"急"情、"动"境——"做"情、"思"境——"用"情、"括"境——"移"情等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4.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求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教材上、下册共有"活动与探究"30处之多,这些探究性实验给学生创设了学习化学的情境,让学生亲历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有情意状态的投入才会有学习的情趣,才会积极思维,不断追问,生长智慧;通过学习,转"识"为"智",透彻理解、明晰认识,引发思维,引爆潜能.师生有成功的体验,品尝教与学的快乐与幸福,才能达到乐此不疲、欲罢不能的状态.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应怎样开展实验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活动与探究"的实效性,让书本上的"活动与探究"由"情境"转向"情智"."情智"是情与智的融合,以情促智,因智生情.下面是笔者对化学"活动与探究"由"情境"转向"情智"的一些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通过情境的巧妙刺激,学生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法引导  相似文献   

16.
<正>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变革学习方式,在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自主地参与认知,弄清算理与算法,从而利用计算这一阵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要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用最浓的情来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亦可由学生提出。学生因情景的巧妙渲染,激发起了学习热情,引发了学习兴趣,同时认知系统也随之开始运转。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提问  相似文献   

17.
交往视域下的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关注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又基于中学生的特点,具有其独特性。这种教学教师和学生处于双向交往、平等对话、彼此建构的关系;具有"情感贯串"、"情""境"联结、促进学生发展和师生融洽相处的特性;遵循情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平等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在以上基础之上,探索情境创设路径,提出"依循文本,依文本设情境;把握重心,依中心设情境;情境相合,依实际设情境"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好英语,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情境教学是"情"与"境"的有机融合,以情激趣,以境导学,使教与学均达到最佳境界,学生的潜能和智力才能得到不断的开发和发展,教学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学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统一为情境。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创设恰当的情境不失为一种良方。好的情境教学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找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