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威妥玛(T.F.Wade)是晚清英国驻华公使,是近代中西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文以郭嵩焘使团出使英国为例,论述这位殖民者在英国侵华过程中所起的恶劣作用及其殖民心态。鸦片战争以后,国门虽被打开,但清政府对外界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国际外交知识一无所知,出于对礼节、经费、出使人员等问题的考虑,清政府在正式派遣驻外使团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定,只是在1866年派斌椿随赫德(Robert Hart)游历欧洲,1868—1870年派志刚等人随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出访欧美和1870—1871年派崇厚使团出使法国等三次临时性遣使。三次遣使后,清政府高层逐渐认识到遣使驻外的重要性。而  相似文献   

2.
近代走出国门的第一使团王洪江1868年2月25日,在上海有一个代表清政府的使团出发了,目标是欧美各国。这个13人的使团中,钦差大臣有三,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和原美国驻华大使蒲安臣;协理二人,左协理英国人柏卓安,右协理法国人安德善。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3.
从清代中外关系中的“礼仪之争”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轨迹王开玺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抵华。从此,封闭的中华帝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外关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至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同外国使团曾就其谒见...  相似文献   

4.
1866年,清政府派遣斌椿使团赴欧洲游历考察,是晚清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自马嘎尔尼使华以来,中西之间一直围绕遣使问题展开争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确立了外交代表常驻北京的制度,同时也不断要求清政府能够遣使西方。其中,赫德是最积极的推动者。在清政府内部为是否遣使犹豫不决之际,赫德的休假回国,为清政府的遣使尝试提供了一个契机。最终,清政府选派斌椿带领三名同文馆学生,随同赫德前往欧洲观光并做考察报告。斌椿使团虽然不是清政府正式的外交代表,但其作为清政府向西方遣使的首次尝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建华 《历史学习》2001,(11):26-26
不少人认为蒲安臣使团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其实不然,在此之前,1866年清政府曾派斌椿使团随赫德出访欧洲。  相似文献   

6.
康熙年间,清朝政府史无前例地向活动于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土尔扈特部落派遣了使团,即后世所谓的“图理琛使团”。使团西使的动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土尔扈特加强联系是要因之一,但并非清政府的主旨。其终极目的在于诱使与之关系友好的土尔扈特部东归故土,以牵制沙俄与准噶尔部等敌对势力。  相似文献   

7.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承英国政府和英东印度公司的复合使命来华,客观上反映了18世纪末英国对改善中英关系和扩大对华贸易的要求.这场特殊的外交较量,均以双方的失败而告终.但英国外交虽败,亦收获颇丰.导致使团任务失败的根本原因并非礼仪之争和领土要求,而是中英双方经济基础的不同所导致的国家利益着眼点和对外政策的迥异,以及双方在自我中心的观念下衍生出的维护朝贡体制和坚持主权外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觐见皇帝的礼节.是早期中西关系史上争执的焦点。西方使团来到北京,他们几乎都和清政府为这一问题争吵.往往形成无法解决的僵局。双方都把礼节作为有关国家威信的大事。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不了解世界局势。把其他国家都视为文明低下的“蛮夷之邦”;其他国家又不愿接受被歧视的地位,同时,他们也轻视在近代已经落后的中国。特别是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更不用说要按中国的惯例行礼。  相似文献   

9.
清末,清政府因开矿的需要,在矿业领域内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同时英国等列强趁机加紧了对中国矿业领域的投资,他们操纵了中国矿业,导致矿业领域的纠纷十分频繁.为了妥善解决矿案纠纷,清政府从外交、经济、政治等角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具有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编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北京条约》的内容中有“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这句话出现得比较突然,给教学留下了疑问。为什么清政府1860年才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呢?笔者对此试作补充,使学生明白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的曲折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和法国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广州沦陷。随即英法联军军舰北上,抵达天津白河口外,提出了各项侵略要求,如公使驻京、内地游历等,并照会清政府同意,否则将扩大战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回顾了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在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过程中的活动,重点论述了随同该使团使华对斯当东一生的影响,旨在引起史学界对这位曾在中英关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英国中国问题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贫困令人触目惊心清王朝雇用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国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  相似文献   

13.
一、妥协派与抵抗派鸦片战争时期,面对英国的殖民侵略,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妥协派和抵抗派两股地主阶级政治势力。妥协派是指无心抵抗, 一心想向英国妥协投降的势力。代表人物有直隶总督琦善等。抵抗派是指面对英国的入侵,要求清政府坚决抵抗的势力。代表人物有钦差大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延桢等。由于道光帝战和不定,因而战  相似文献   

14.
阿古柏政权败亡时期,英国为了维护在南疆的既得侵略权益,同清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调停活动。阿古柏叛乱最终被平定,英国的调停活动失败。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第二个外交使团,不少人认为是1868—1870年间出访的蒲安臣使团,其实不然。1866年清政府曾派出斌椿使团访问欧洲各国。 1866年2月恭亲王奕訢上奏朝廷,乞派使团出访。其理由是,“查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因此亟需”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恭亲王此时上奏的另一个原因是,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要  相似文献   

16.
蒲安臣是一位绝无仅有的既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又担任中国首位使节的美国人。对于蒲安臣以及蒲安臣使团,以往一些学者从阶级斗争的角度予以批判。然从新史料中发掘新意,对蒲安臣使团应予以新的认识和评价——蒲安臣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它促进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沟通了中西间交流和往来;促使了中国传统礼仪制度向近代外交礼仪制度的转变;也为清政府赢得了十几年的太平岁月。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前,中国行商对外商的欠债问题是困扰清政府并影响中外关系的重要问题之一。清政府为维护天朝体制,积极清偿行商债务,先后采取了查封变卖行商家产抵欠、官员垫付、保商摊赔、行商联保偿付等政策措施,但由于未触及造成商欠的根源而不见成效。第一次鸦片战争是清政府政策转变的起点,在被迫接受英国“官偿商欠”的要求后,清政府重新确定了商欠“官为代追,不为保偿”的制度,并将其载入与各国签订的条约中,成为近代中国民间涉外债务清偿的基本制度。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俄国沙皇彼得为了使自己的国家更强大,1697年不远万里,随同俄国使团化名出国,考察西欧,先后在荷兰、英国等地学习造炮、造船和航海技术.  相似文献   

19.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带着使团访问中国,急欲打开中国的贸易门户,但是他们的通商要求遭到中国乾隆皇帝的拒绝。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清代“闭关锁国”政策与鸦片战争时,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图片被当作材料经常、广泛运用。笔者认为,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图片耐人寻味,从对这一材料的观察与分析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被错用最普遍的材料,教学课件中错用最多,材料分析题与相关文章写作中也有错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