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对话与心声:师生关系的应然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对话的世界,人的个性、主体性在对话中得以存在与维护;人的未完成性、平等性和差异性在对话中得以尊重、承认与彰显。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话型师生关系与独白型师生关系分别是应然的与实然的师生关系。真正的师生对话是显现、传达师生的“心声”,并融合师生间“心声”的过程。独白型师生关系有必要也必然向对话型师生关系转化。  相似文献   

2.
“独白”与对话式教育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话式教育内含“独白--对话”之间的相互包含、循环再生的“生态”结构关系。对话式教育基本上是由作为片段的师生各自的“独白”链接、融合而成的。现实语境中存在两种“独白”:一种是实质为独断的“独白”;一种是个人言说之“独白”。不可将“教育中的′独白′”--概地隐喻为独断,否则便会将“教育中的′独白′”与“′独白′式教育”混为一谈。完全消解了“独白”的“′对话′式教育”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为促进学生主体的确立和主体间性的生成,必须既倡导和强调“对话”,又鼓励和尊重“独白”,把包括“独白”在内的“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对话”与“独白”的必要张力中理解和构建对话式教育。  相似文献   

3.
“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既是对“独白式”传统教学的解构,也是对新型课堂教学范式的重构。究其本质而言,体现的仍是对话主体双方在平等互动基础上的自我建构。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相比,对话教学形式更灵活,师生关系更融洽,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哲学强调“对话”,但一般并不一概地否定和拒斥“独白”,相反,却认为作为个人言说的“独白”是“对话”的背景和基础,或至少互为背景和基础,如果没有这种背景、基础和条件,“对话”则无必要也无可能。真正的“独白”,其中包括科学经验的“独白”,是经历了内心“对话”的独白,是将“对话”情境内置于“思”、甚至内置于“行”而产  相似文献   

5.
语言心理学家把“口头语言”分为“对话语”与“独白语”两个范畴.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界将“对话语”等同于“口头语”,忽视了“独白语”的存在.语文教师对“独白语”的教学事实上一直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独白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其技能的习得难度事实上并不亚于“对话语”.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独白语”教学有其毋庸置疑的合法性地位,其教学价值应毫不含糊地、“高调”地确立.“独白语”教学的实施策略是多元的,可以从加强语料积累、设置专门课型、依托阅读教学、利用作文教学、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维度着手.  相似文献   

6.
现代哲学强调“对话”,但一般并不一概地否定和拒斥“独白”,相反.却认为作为个人言说的“独白”是“对话”的背景和基础,或至少互为背景和基础.如果没有这种背景、基础和条件,“对话”则无必要也无可能。真正的“独白”,其中包括科学经验的“独白”,是经历了内心“对话”的独白,是将“对话”情境  相似文献   

7.
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独白”最早受批判于教学活动中 ,但“独白”更应被理解为传统教育的一种典型实践形态 ,本文从对象、方式、内容及结果四个方面揭示了“独白”式教育的实质 ,并秉承教育交往理念 ,希望用“对话”式教育来对“独白”式教育进行改革。本文对“对话”式教育的内涵及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 ,希望完成教育理念 (从“塑造”到“交往”)、课程观 (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之后完成教育实践形态 (从“独白”到“对话”)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周宁 《西北师大学报》2002,39(6):119-123
“独白”的心理学遵循主客体二分法,把被研究对象化,表现为理性的独白、主体的自言自语和方法程序的独白。“独白”的心理学逐渐丧失了生活意义,研究被束缚在方法程序的壁垒之中。“对话”的心理学打破了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强调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对话的关系,生活意义回归到“对话”的研究当中。“对话”是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心理学重树在社会化和心理生活中的权威和地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独白式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讲授,这种讲授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较为沉闷,没有活力。著名的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提出的“对话式教育”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取得了较高的评价。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是否认识到“对话式教育”的意义?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又有多大程度采取“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与以往“独白式教育”相比有何优势?实行“对话式教育”要注意些什么?本文将着重对以上几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上的“对话”理论在教育上的运用由来已久。人与人之间需要对话,而师生之间更需要心灵对话,改变过往“独白”的教学方式,以真诚的对话来促进师生交往关系质量的提高决定成,因为师生关系是所有教学成败的关键。师生之间的对话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比较优势,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如何展开师生对话以促进师生关系质量的改进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话式教育”是交往与对话的时代精神和生成性哲学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回应。从作为教育方法的“对话”到作为教育思维方式以及师生生存方式的“对话”,对话内涵的拓展和深化预示着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的变革。主体性哲学的转向、文化适应模式的变迁以及课程观的变革是对话式教育诞生的理论基础。教育理念与实践方式从“独白”到“对话”的转变,体现着教育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对话”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词语。在各个领域中,“对话”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又是达到目的的最有效的策略。教育领域也受其影响和感染。“对话”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以对话为方式为手段的教学,而应该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对话”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它追求教学的人性化和创造性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对话”教学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3.
虽然相较于传统教育,对话教育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但是从对话教育实践来看,它导致了虚假对话流行、疏离师生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也有人们对对话教育理解不够透彻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对话教育过度强调了权利,把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平等的权利关系,从而导致权利之间产生冲突。回应不仅是独白和对话辩证发展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言说方式,而且它更加重视自我对他者的责任,从而能够消解权利所造成的冲突,因此,回应教育将取代对话教育而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虽然相较于传统教育,对话教育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但是从对话教育实践来看,它导致了虚假对话流行、疏离师生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也有人们对对话教育理解不够透彻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对话教育过度强调了权利,把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平等的权利关系,从而导致权利之间产生冲突。回应不仅是独白和对话辩证发展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言说方式,而且它更加重视自我对他者的责任,从而能够消解权利所造成的冲突,因此,回应教育将取代对话教育而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教学这一深刻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精神的教学形态,日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历史教学要贯彻新课程理念,从“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教学”是必然趋势.历史对话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策略主要有:重新构建师生关系、精心设计对话话题、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6.
突破常规预习,让预习成为“对话”教学的前提和保证;突破课堂“独白式”,走向“对话式”;教师角色突破“指挥者”,与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定位。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间相互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这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而且构建了平等、和谐的“教”与“学”的良好氛围。那么怎样才能构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对话”是构建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郑巧芬 《师道》2013,(3):22-24
"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涉入学校教育领域,与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产生联姻,从而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诸多方面发生嬗变,并逐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一、课堂对话中教师的基本作用课堂对话教学截然不同于以前的独白式教学模式,也不等同于现今的很多电视类的谈话性节目。它是学生、教师这两个显性对话构筑  相似文献   

19.
为改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出现的教师独白、学生失语的现象,避免部分学生滋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冷漠”情绪,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从回顾与解读对话的教育哲学思想入手,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范式从独白向对话转变的必要性,探讨了其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对话教学理念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话“与“独白“有本质区别   “对话“与“独白“有着本质的区别:“独白“中“独“有独自和独断二层含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