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电影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市场规律和观众心理的叙事模式。本文梳理了电影叙事方式的演进过程,探讨了电影剧情片在情节结构、人物关系设置、叙事策略等方面的模式和技巧。作者认为,剧情片的叙事模式可以满足观众的文化心理需求,而好莱坞作者们对其娴熟应用并且不时推陈出新,是好莱坞电影帝国屹立不倒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以视觉为主导的方式向受众传达着信息。叙事技巧,是完成一部好的电影作品的关键所在。电影可从其内、外的双重视角,分析主客关系怎样影响电影的叙事与内涵。从而探索电影外在形式、与内在叙事之间的关联。李安的《卧虎藏龙》不仅展现了中国功夫的形式美,还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传统儒释道精神、山水如画之美,仗剑如侠之豪气。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卧虎藏龙》以其独有的明丽镜头、深沉地叙事风格、和突出地东方韵味深深征服了受众。也为我们树立了面叙事与内涵和谐统一的影视标杆。  相似文献   

3.
电影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新媒体视阈下,电影的艺术形态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以微电影为主的新型电影艺术给我国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增添了新的动力。本文首先论述了微电影的发展情况,随后又从内涵主旨、题材内容和题材内容等方面探究了微电影的叙事特点,希望能够提升微电影的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笔者针对日本电影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剧情叙事方式、摄影方式、剪辑手法以及配乐等元素,探讨岩井俊二电影的艺术性,着重从其独特的电影呈现方式分析解读岩井俊二电影的艺术价值及艺术脉络,深入探究其电影作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中国导演姜文的处女作,与许多反思文革的影片不同,导演不单纯地对那段特殊历史时期进行追忆和讽刺,而是用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于青春和热情的歌颂,上映后获得了多方的肯定和赞誉。从电影叙述学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电影理论,将其内容划分为序幕、倒叙法、视点、叙事者等几个版块对影片进行横向剖析,进而认识这部影片的叙事特点,及其对于国产电影在叙事语言上的突破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叙述方式一般有幻事、演事与叙事之分。该文以大量文本细读为基础,探讨了神魔小说文本叙述的“幻事”特点,第一次划分出其文本“幻事”的四种类型,这在神魔小说的叙事研究上具有一定新意。  相似文献   

7.
影像艺术以有别于传统艺术的组织形式和体认方式,在表达生态危机和关切人类生存前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选取两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影:西方影片《后天》和中国影片《可可西里》,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就影片叙事策略方面的差异,考察当代电影中的生态意识,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揭示中国电影存在着生态意识表现不足、生态主义批判力度赢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欲望叙事使苏童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电影化趋向,这正是其能有七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的根本原因。欲望叙事不仅是当代小说和电影都热衷表现的内容,而且也是它们共同仰赖的重要艺术表达手段。分析欲望叙事在苏童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苏童小说在被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其欲望叙事在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所发生的转换,以此探讨纯文学较之电影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电影桥段是近年来电影研究和评论领域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指的是比较经典或流行的电影叙事模式与表现手法,包括动作、表情、场景、台词,以至部分情节、片段及其衔接手段等。根据表现特点及表现意图,可将其分为叙事型、抒情型、教育型、心理型和情理型等五大类型。在影视艺术中,桥段有成为专业术语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蕴含深刻,是张艺谋四十年电影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电影市场格局转变中张艺谋能紧随时代发展,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化,并建构出诸如《悬崖之上》《狙击手》等新主流影像,实现了“红色叙事”电影类型的转型。通过爬梳不同时期的张艺谋电影,进一步解码“红色”叙事内涵,即由“红色”符码转向红色“叙事”,明确了张艺谋在电影创作中的引领作用和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张艺谋“红色文化叙事”转向及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后经典叙事学开启了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电影与戏剧作为两大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叙事符号的语用功能在交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内在关联。本文从后经典叙事学视角就电影与戏剧的常用叙事符码的语用功能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阐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北野武(KitanoTakeshi),是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电影导演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善于按照自己独特的想法,打破传统电影的叙事技巧,反映人类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生存压力,使人们在笑声和泪水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导演的创作理念、边缘人物内心的刻画、暴力美学色彩的拍摄手法、电影配乐、独特的电影镜头语言等方面对北野武的执导风格作一阐述,从而表达出笔者所理解的北野武电影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张抗抗的小说《情爱画廊》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叙述方式讲诉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其中的图像叙事是一大亮点。从图像叙事来分析小说中文本图像与叙事。界定文本图像的概念,对小说中文本图像进行分类概括。通过分析文本图像与叙事,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解读张抗抗的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4.
电影《长空之王》首次聚焦歼击机试飞员群体,在对我国最新一代隐形战机试飞格斗精彩场景呈现的同时,将家国情怀与个人梦想、职业担当与家庭情感等元素融入其中,并以人物关系的互文性,巧妙地将个体与英雄叙事交叉融合,拓展了电影的思想深度与剧情广度,为新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叙事创作提供了成功范式。但该电影类型化叙事在处理英雄性与娱乐性、主次人物塑造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硬伤,进而限制了该电影在商业票房和质量口碑方面的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体育的组织结构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我国社会体育的构成方式和结构分类研究方面 ,不同的学者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作出不同的划分。如 ,任海博士认为 ,中国原有群众体育的组织体系表现出由“条条体育”和“单位体育” ,构成的形式封闭型的社会体育结构。另有体育社会学家则将群众体育分为由体育服务的生产部门、体育服务的消费者系统构成的社会体育能力系统 ,以及由体育实践者与运动环境构成的个体结构两类。此外 ,按照不同组成人群 ,以往一直有将社会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军队体育、农村体育之说。目前 ,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分类法 ,其划分标准为社会学中社…  相似文献   

16.
一部电影是否能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付费进入电影院,除了宣传造势之外,更重要的是影片本身所具有的节奏。为此,电影会在叙事、剪辑、音响等多方面来营造节奏。省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神话故事搬上荧幕插上一双翅膀。中国传统神话成为导演们争相挖掘的题材。让人炫目的技术也使神话故事中的"万物有灵"得以精彩展现。笔者结合相关电影作品,分析研究近些年来神话题材电影作品的叙事新方法,新思路,以及新技术的融入为电影叙事以及神话故事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幻电影引入体育场景的设计与叙事,代表了体育活动的当代影响力,也代表了科幻电影独立思考和价值批判的纵深维度。以经典科幻电影《异形4》中的篮球对决场景为例,通过分析这一独立叙事单元的结构,力求呈现克隆人蕾普莉天赋的超人类身体能力,融入整个《异形》系列电影的科学预设与叙事背景中,提炼《异形4》中篮球对决场景的意义所指。研究认为,在科幻电影的整体叙事框架中,体育场景叙事承担了某种隐喻功能,丰富了科幻电影的叙事方式,深化了科幻电影的主题表达,彰显了体育活动之于人类主体性存在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刺杀小说家》不同于既往类型化的线性叙事,其从原著小说到改编电影,皆是在现世界与异世界互文的平行时空中展开反类型化的弥散性叙事.原著小说以文学语言构建的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使其在文学性的堡垒中获得"电影小说"的画面感,然而电影改编所依循的镜头语言促使导演路阳在电影性的多重叙事空间中落实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的真实性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电影《交换人生》不仅凭借着“奇幻+喜剧”的叙事模式,为观众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氛围,而且展现了在当今消费社会语境下人性的异化,即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冷漠。在实现异化人性的救赎层面,导演将满足简朴的生活与温暖亲情唤醒良知作为其主要救赎路径。相比电影《万里归途》的宏大归家叙事,影片采用了个体回归温暖小家庭的叙事模式,这与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观众产生了深切的情感共鸣,因此这部影片在春节档影片中得以脱颖而出,为我国的“归家”电影叙事模式提供了新的表达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