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一组升格作文的启示是:打腹稿时,思维要发散——发散后要聚合——聚合后再聚合——再聚合后再发散;而后才能一挥而就。“升格前”作文,作者思维还处在发散阶段——“要写颦儿”,第一自然段中有一“真”字,便随即又来一“美”字——什么都想写,自然就不会出好文章。“升格后”作文,作者思维开始聚合——舍弃了“升格前”作文中的“美”字,只留下“真”字;但是作者在“真”字上,思维活动仅仅停留在发散阶段,用排比段(深入不下去时采用的办法)罗列“真”的方方面面及其事例,作者思维品质中的深刻性还未发挥出来,自然就只能写出“一般化”的文章。“再升格”作文,作者思维实现了再度聚合,只从“情”的角度写“真”,所以在列举了“情真”的事例后,深入分析其“真情”的共同思想基础——“不说‘混帐话’……超越名利”——不仅再现了作者思维品质的深刻性,也在思维再发散中凸显了思维品质的现实针对性。但是,作者对颦儿“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一语的分析,未能表现思维品质的辩证性,应将“如果说宝钗给宝玉送来的是药,是治愈身体创伤的药;那么黛玉送来的则是治愈心灵创伤的药,是真心、真情”,修改为“这是为着实现“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理想,劝慰宝玉暂作妥协,决不是向“混帐事”投降。“再升格”后的好文章中还能挑出毛病来,可见“升格”无止境。  相似文献   

2.
敬畏     
编者推荐:思维需要发散,更需要聚合——升格后的作文只就升格前的作文中"科学地护卫"纵深开掘,从"采取科学态度"的角度说"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3.
升格前作文主旨不集中的原因是,作者思维发散后,还未聚合。升格后作文提升层面的要诀是,作者思维品质具有深刻性——第四例向纵深开掘——宽容成了自己“生命的要素”。但是,前三例只从生活的类别上来列举,是不深刻的;应从“如何变成生命要素”角度举例——此三例中已有此意,只是作者未能有意识地运用它们——升格无止境。  相似文献   

4.
李白的月光     
编者推荐:升格前作文,作者思维已发散,但未能聚合;升格后作文,作者思维发散后聚合,井依旨再发散。先表现在题目上,“诗仙”较之“李白”给文章主旨定位鲜明。其后表现在行文上,开篇用“他心里充盈着月光做成的救世情怀;然而,他又不能泯灭自己的个性俯首为奴”,引出主体内容;篇末用“以他独特的仙风道骨亲近苍生,傲视权贵”,强化“诗仙”的蕴含。  相似文献   

5.
月光……     
升格后作文只从升格前作文涉及的五件事物中选择火柴进行细致描写——构思过程先经历发散思维阶段,而后到达聚合思维阶段。升格前作文只停留在第一阶段,升格后作文才到达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6.
谈意气     
编者推荐:升格后作文,作者思维发散后能聚合,用“报效祖国”给“意气”定位,主旨鲜明。用例有代表性,先秦、近代和现代各有一例,说明中华民族报效祖国的“意气”源远流长;三例各有侧重——或“舍弃宝贵生命”或“舍弃荣华富贵”或“舍弃自身健康”——中华民族用国家需要的方式尽忠。上述出彩之处是升格前作文所没有的。请读者比较,发现作文升格之法。  相似文献   

7.
追求双赢     
升格前作文,只回答了“是什么”,升格后的作文回答了,“为什么”和“怎么样”——向纵深开掘。升格后的作文还可再升格:将用来阐述“为什么”的事例变换为阐述“怎么样”——“首先要树立双赢意识”;同时对现在的两个分论点中的并列短语合并或单列。  相似文献   

8.
作者写此文时能由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再到发散思维。首先想到要写“读书”——思维发散;再想到要写读书中的“打基础”——思维聚合;最后想到要用“树根深入大地”来比喻“打基础”——思维在聚合后实现新的发散。因此,入木三分,载体新颖。  相似文献   

9.
热爱自然和热爱写作的思想内容,用“劝黛玉入世”出之——构思巧妙:如果直写其意,未免俗套。目前的标题很妙,“入世”是个宽题,宜窄做。现在文章自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但是最好只从一个方面写透——或写热爱自然,或写热爱写作。在用海明威的事例来凸显“热爱写作”时,“最后,当他觉得自己想象力减弱,无须再活下去时,他毅然饮弹自尽”——这些话是蛇足。此文升格的途径是,将发散思维捕捉到的意象进行筛选,选出同现实联系紧密的意象深入发掘;同时大胆舍弃分散主旨的材料。本文材料,可升格出两篇作文:一篇主旨为“热爱自然”,另一篇主旨为“钟情文学”。  相似文献   

10.
作者先后写了三稿,现在刊出的是后两稿。限于篇幅,第一稿不能刊出——它只蜻蜒点水地提到众多“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现象,什么问题也未回答。后来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重点回答“雷锋精神过时了吗”的问题,这样就有了基本出彩的第二稿《雷锋精神过时了吗》(“升格前”作文)。“升格前”作文是出彩作文——荐评者已述。第三稿(“升格后”作文)就更出彩了——荐评者已述。但是,它还有不足之处:“出乎其外”论述“高致”时,只有“中”的事例,没有“外”的事例——升格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目标与现实     
后文升格主要措施是"将标题变小",只就前文某个方面的一个侧面进行论述——只议"调整"对"成功"的作用。升格后作文还需要再升格:给标题中的"目标"定位为"自身发展方向",删除孔子的事例,将后面两个事例——特别是鲁迅"弃医从文"——展开写。  相似文献   

12.
升格后的作文,虽然用的还是升格前作文的材料,但提升了升格前作文的主旨——从警觉和忧患的角度说和谐,还提升了升格前作文的表现形式——一个完整的寓言故事。但是,升格后的作文还可再升格:应将“冬虫”作为积极预防危机的角色来写——在冬天到来之前到“地下”避开风雪,再同“夏草”和谐共处。这样就在预防显性危机(稻草人)的基础上上升到预防隐性危机(即将来临的冬天风雪)的层面。  相似文献   

13.
破碎的美丽     
升格后作文抓住升格前作文"破碎的世界里不容许第二次破碎"做文章。行文用"邰丽华以自己的汗水"回答"不容许"。最佳的做法是用"汗水"的事例直接回答"不容许";现在作者用"创造了一次次的辉煌"的事例间接回答——变通。升格后作文前三个自然段不应抄录升格前作文,只需略作交代。  相似文献   

14.
呼唤尊严     
升格前作文,将“尊严”定位于“抽象地当英雄”;升格后作文,将“理性”定位于“国家利益”:主旨得到提升。两文在给两个历史人物作评价时,升格前作文评价的角度都是“当英雄”——指向鲜明;而升格后作文在评述韩信时,“国家利益”的角度不很鲜明——作文升格无止境。  相似文献   

15.
华丽的面具     
编者推荐:升格前作文写的是感性认识——言众人所能言的"批判虚伪";升格后作文,写的是辩证认识——鼓励人们极力展示美好的一面,从而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升格后作文在引述事例时,作者思维变通,将常规事例用来为独特的见解服务——对希尔顿旅馆服务员的"微笑",评述为"戴上了微笑的‘面具’,服务更上一层楼";将美国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对其孙子说的话,转换为"难道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向农工表现出来吗"。  相似文献   

16.
低头,看自己     
升格后作文是标题中多一“准”字,且行文围绕此字来选择事例并作分析。但是,升格后作文还可锦上添花:柳永可作为“低头,看准自己”的正面事例来用,他有“奉命填词柳三变”的话,这就有了“准”字的植根点;两个正面事例反而没有如此有力度的“语言”!按照主旨对事例作变通分析,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是“以事实为依据”。否则, “以主旨为准绳”的分析,难免有架空之嫌。  相似文献   

17.
狗趣     
升格后作文给升格前作文的“趣”是示为“助人为乐,其乐无穷”——主旨鲜明而又积极。升格后作文开篇交代“示范性高中”——点明“以助人为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变格前后作文题中都有“说开去”——这是作文的“雷区”。但是,作者规避了“散乱”的风险,各自都有明确的中心。作者处理“说开去”的成功做法是:所议,先聚合;所据,才发散。两文都请“诸葛亮”引出不同话题,其变格的做法是:从“诸葛亮出山”一事的众多属性中选择同话题相符的属性,再联想到同“此属性”类似的事例。如果将变格前后的作文,作为2006年高考湖北卷的应考作文,它们能深刻地把握作文题的命意。  相似文献   

19.
围墙里的花     
升格前作文,用大段文字“空发”常人能想到的“议论”,是“检讨反省”的大路货。升格后的作文从表现形式到文章主旨都得到了提升——采用童话体裁表现奋发向上的主旨。它有两个出彩点:第一,小花要像鸟一样“飞”——向上者须超越空间。第二,小花依附围墙向上“长”——向上者须利用原本的障碍物作为攀登的工具。升格后作文创建了“小花”的意象。告别了升格前作文的“空泛”。  相似文献   

20.
作文构思的过程,往往是发散(扩散)思维和收束(聚合)思维反复提炼的过程。发散思维在议论文中主要是多角度思维。多角度思维从思维的方向性来说,主要是横向、纵向、正向、逆向思维。因此,“四向”思维构思法,在议论文的构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试以1991年全国高考议论文考试题为例,谈谈“四向”思维构思法。先把试题抄录于下。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黑”,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