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同义变换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很有效的修辞手段,是言语表达者一种主动积极的修辞活动,若变换得当,能够产生特别的修辞效果.本文以晋代志怪名著<搜神记>为研究对象,归纳出古汉语同义变换的三种修辞功能和语境对<搜神记>同义变换制约的四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运用同义变换分析法,对《搜神记》同义变换修辞的语义特色进行个案研究,可知其主要特色是模糊同义,体现为模糊概念及模糊命题的同义变换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3.
对《搜神记》二十卷本中名词性谓语句进行统计和分析,考察其功能和语用。在功能类型上,《搜神记》名词性谓语句起判断、描写、说明和对答四种作用,其中,判断是最常见的功能类别。在语用表现上,《搜神记》名词性谓语句涉及到主题与述题、焦点、语气类型和修辞四个方面,主题与述题的对应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三种;大部分名词性谓语句的焦点属于自然焦点,对比焦点一般出现在多重谓语句中,强调焦点的方式主要是语气词与省略变式句式;语气类型以陈述为主,辅以疑问,未出现祈使与感叹;修辞类型不仅有比喻、比拟和摹状等句内修辞,也有排比和对偶等句间修辞。  相似文献   

4.
变换考察是对汉语句子的一种动态分析。在《搜神记》“有”字句的研究中,通过“内部变换”和“外部变换”两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对“有”字句的特点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干宝志怪作品《搜神记》中异常身体书写占据了全书五分之一的部分,这些丰富的异常身体书写元素在杂乱中表现出了某种秩序性。采用文献整理和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将《搜神记》中全部的异常身体书写加以分类,可以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异常身体书写类型,根据这些异常身体书写的方式不同,可进一步得出《搜神记》中两种不同的志怪故事类型。这两种异常身体的书写研究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变换考察是对汉语句子的一种动态分析.在《搜神记》"有"字句的研究中,通过"内部变换"和"外部变换"两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对"有"字句的特点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表现明显,三百多个复音虚词,同义词有四十几组。其中有四组同义聚合词关系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是表示时间短暂的复音时间副词、表示频次的复音频度副词、表示肯定揣测语气的复音语气副词和表示总括范围的复音范围副词。通过与《高僧传》《搜神记》两部作品的比较,《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聚合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高僧传》次之,《搜神记》相对较少。总体看来,中古汉语的复音虚词同义聚合现象已突出,与中古时期复音构词法的进一步完善及语言表达的愈加复杂性、精密性有一定关系。同义词繁多容易造成记忆负担,因而《世说新语》复音虚词中的同义词被保留下来的很少。  相似文献   

8.
《搜神记》中人兽婚恋故事在异类婚恋故事中所占比例最大,其存在价值不可小觑。本文对《搜神记》中12则人兽婚恋故事进行分类与分析,分成"推原神话衍化模式"和"异形妖兽魅惑模式"两种。考究两种模式之间或单个模式内部的关系,可以见出干宝《搜神记》所投射的魏晋"人为中心"及"男性视角"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陶渊明创作《搜神后记》的三种可能性:(1)《搜神后记》(《搜神录》)署名陶潜撰产生的年代几乎与萧统编撰的《陶渊明集》同时;(2)陶渊明有读到《搜神记》的机缘;(3)陶渊明心好异书奇文是为了“自娱”和“导达意气”。  相似文献   

10.
李明 《天中学刊》2005,20(4):73-76
《搜神记》是我国古代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前人对之研究颇多,从《搜神记》的卷数、全书风格、有无残本、原书材料的构成与编排等方面,可以看出《搜神记》构成的复杂性,它的“真”、“假”程度还应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指引“五种精神”,“五种精神”实践“三个代表”,两者有机结合,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武装,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党。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的<屈子之精神>与梁启超的<屈原研究>是屈原研究的经典之作.王国维侧重于从地域文化分析屈原性格形成的原因,梁氏则较为注重心理学的阐释.在他们运用知人论世、文学阐释等研究方法的对比中,亦可管窥2人学术研究风格的"和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论"万里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万里模式”在宏观高等教育体系方面的特点是从既不同于国立高校,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办高校两个侧面体现出来的,它是国立高校的拓展,又是对民办高校的完善;“万里模式”的办学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以生为本”是办学之纲。“万里模式”的办学机制是与其全新的办学体制密不可分的,推动这一机制运行的是以万里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力”,这一机制形成的关键是将市场经济的规则引入到高校管理内部。  相似文献   

14.
荆州市东城街办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爱心行动”的“雷锋互助社”为载体,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心物感应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主要揭示了创作主体——“心”与创作客体——“物”之紧密联系。心物感应论主要表现出审美主体“我”与审美客体“物”之间相互融汇交流,互相赠答,彼此互渗,并最终达到物我同化的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宋江的字及绰号,记述《水浒传》原型的最早的较完整资料《大宋宣和遗事》以及龚圣与《宋江三十六赞》中只提及宋江的绰号“呼保义”,既没有涉及“及时雨”,也没有言及其字“公明”。本通过对各地民间瘟神信仰的考察,讨论了宋江字公明的缘由,并从瘟神信仰的视角探讨了水浒故事的演变及其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善于"引用"是《世说新语》一种主要的修辞手法,其中对《诗经》的引用量大且效果极佳,通过对《世说新语》引用《诗经》的典故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典与他的政治思想、身份地位和个人爱好有关。《世说新语》用各种方式引用《诗经》,使这部志人小说充满了诗意,增强了美感。  相似文献   

18.
今本《搜神记》"三王墓"条中的"立僵"应为"立不僵","僵"为"仆倒"义,而非"僵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