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新颖 《军事记者》2006,(1):44-44,50
1990年4月23日,全国许多新闻媒体报道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作家魏巍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再三讴歌的十三烈士之一——李玉安还活着。从此,活“烈士”李玉安成了一个在全国持续报道两年之久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人物。时间虽然过去十几年了。但笔者作为当年第一个采写报道这位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人物的新闻工作者,回想起采访报道活“烈士”李玉安的得与失,和活“烈士”李玉安面世背后的故事,仍像口  相似文献   

2.
漫步书林,面对仪仗队般挺立的书籍,喜爱读书的人自然会嗅到诱人的香气。难怪高尔基说:“我扑向书籍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此话道尽了追求科学、文明的人们对“精神食粮”的热爱。可如今,从富丽堂皇的书店到街头巷尾的地摊,许多书籍让人们看了目瞪口呆,如果说这也是“精神食粮”的话,只能算是走了味的“面包”吧。  相似文献   

3.
刚进90年代,新闻媒介相继报道了著名作家魏巍笔下的一位“烈士”仍然健在的消息。这位活着的“烈士”,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记述的战斗英雄李玉安。 1991年秋,湖北省竹溪县税务局一位干部向我们提供了魏巍笔下另一名“烈士”仍健在的重要新闻线索。这位干部告诉我们:他在竹溪县兵营乡搞社教时,碰到了一位老人,是抗美援朝时的志愿军战士。在交谈中,这位干部问老人知不知道李玉安,老人回答说:“怎么不知道?李玉安是我同班的战友。”接着,老人向他讲述了同李玉安一起参加松骨峰战斗的经过。这位老人现年63岁,现名张德礼,原名张贵生,与《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记述的烈士张贵生同名同姓,一字不差。在向我们提供上述情况时,热心的税务干部还带来了老人的复员军人证,证件上姓名与所讲的情况完全相符。好一条新闻“大鱼”!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县电台、电视台几位同志都准备前去采访。这一情况立即  相似文献   

4.
变味的“面包”我们怎么吃周明荣【射阳】漫步书林,面对仪仗队般挺立的书籍,喜爱读书的人自然会嗅到诱人的香气,难怪高尔基说“我扑向书籍就象饥饿的人扑向面包”。此语道尽了追求科学、文明的人们对“精神食粮”的热爱。可如今,从富丽堂皇的书店到街头巷尾的地摊,许...  相似文献   

5.
漫步书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喜爱读书的人自然会嗅到诱人的香气,难怪高尔基说:“我扑向书籍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道尽了追求科学、文明的人们对“精神食粮”的热爱。 可如今,从富丽堂皇的书店到街头巷层的地摊,许多书籍让人们瞧着眼热心跳,看了目瞪口呆,如果说这也是“精神食粮”的话,只能算是走了味的“面包”吧。 野史轶闻秘事——让我们知道什么 最近几年,为数不少的撰稿人和出版社可是过足了帝王、领袖、名人瘾,当林林总总的笼罩着“整理、研究”光环的书籍展现在人们面前时,读者大多带着十分的虔诚指望研读一番,从中获得良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真实的本源是事实。早在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创办《政治周报》时,在“发刊理由”中写道: 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是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州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6,(1)
我的“函授大学”文周竞编者按:周竟是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故事大王”,童工出身,由读“函授大学”——报纸期刊而步入文学创作。他是一个有心人,一个见了知识如饥似渴的人。一个作家成名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当初给他“每信必复”的报刊编辑(也可称之为“函授大学”...  相似文献   

8.
老作家孙犁嗜书如命,几乎无日不读。但老作家对书的选择却是极严格的。据作家自己近来说,对于今人的文章、文集,是有“三不读”的: 一、言不实者不读。例如昨天还在为了某种目的,极力在历史垃圾中,去搜求、探索、描述、研讨、渲染、暴露“民族弱点”的人,今天又大言不惭地声称:要“弘扬”民族文化了。这样人的文集、文章,不读。二、常有理者不读。这种人,“文革”时造反有理;动乱时动乱有理;安定团结时还是有理。常有理的  相似文献   

9.
“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可是又有区别。“有”通常有两种意思:“我有一本书”,这个“有”表示“领属关系”,(书“属于”我,我“领有”书);“有这么一个人”,“这种情况是有的”,这两句里的“有”表示客观存在,不表示领属关系。表示领属关系的“有”不能换成“存在”,“我有一本书”,不能说:“我存在一本书”,“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也不能说“中国存在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说“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是指“有”的后一种意思说的。请看下面一段话: (1)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中国人民面前,不但存在着强大民族敌人。而且存在着强大的实际上帮助民族敌人的国内反动势力,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不但已经有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的觉悟程度,而且有了强大的中国解放区和日益高涨着的全国性的民主运动。(《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0.
有位编辑同仁问我:要是叫你去打仗,你是希望做个快枪手好呢,还是做个准枪手?我问:何谓快枪手?何谓准枪手?他便解释说,就像打敌人,快枪手是指不经瞄准,“啪”就打出去,不管是死是活,反正敌人是被打着了;而准枪手呢,则指经瞄准,“啪”一枪打中要害,敌人便被打死了。我略一迟疑,说:当然要做快枪手啦,一枪一个多痛快。“那么,比如我们写新闻作品又如何?”我说:同理。话虽这样说,但过后仔细一考虑,这样回答未免有失偏颇。我们  相似文献   

11.
现在再来说“痞子”毛志成当初,人们将“痞子文学”的帽子硬往一个或一类作家的头上扣的时候,我不想说什么。如果一定要说,就只能说是不公正的。权且不说那个作家、那类作家确有才气,确有文采,克确实显示出了出色的征服力,单是“痞子文学”,而不应泛解成广写了痞子的文学”。何况,那个作家、那类作家的作品中出现的人,本义上的痞子并不多,有的人物高于痞子,有的人物低于痞子。现在,关于“痞子文学”的议论声已经有些退潮,作家和读者似乎都冷静些了,我想此时再心平气和地说说“痞子”,说的和听的都会客观一些。中国确有痞子,…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05,(10S):10-11
来自加勒比海的5级飓风“卡特里娜”已经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8月28日“卡特里娜”气势汹汹扑向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沿海,风眼移动速度加快,风势猛长。地势低平的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处在这场史上罕见的飓风“虎口”之下,数十万居民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蹭铜钿、蹭铜板(解读人:杭州作家孙昌建) “铜钿”、“铜板”在浙江方言里都是“钱”的意思。最早是绍兴、宁波一带的说法。那里的人,从马可·波罗年代就开始做生意,很早就有钱的概念,“铜钿”、“铜板”是最早的古钱,这一钱的称谓连同最早的生意经一直流传到今天。  相似文献   

14.
作家浩然针对一些人把文学当作发财之路、将圣洁的文学殿堂搞得乌七八糟的现状,对晕头转向的业余作者说:“我劝你学一点愚昧的‘傻气’……对文学事业的理想目标,要自信,咬住青山不放松!”浩然亦是这样的“傻”人,曾坦言:“现在好多作家搞推销,把作品变成商品,我学不来,干脆不学。”  相似文献   

15.
我心目中理想的作家传记.不是一部巧妙伪装的编年史表,它在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一部“作品”,与所撰写的作家作品风格相一致的戏谑仿制品。这样看来,写一部理想的作家传记异常艰难,它要求立传者不仅要与作家本人有着同等的智慧,同时还要有观察作家生平各式事件的超脱感。为博尔赫斯这样的人物立传,本身就是讽刺。原因之一在于博尔赫斯一生过的基本是停留在时间原点的书斋生活;之二则是博尔赫斯本人有一套知名的关于时间的“迷宫”学说。1930年,博尔赫斯为阿根廷通俗诗人埃瓦里斯托·卡列支写传记时,写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想从另一…  相似文献   

16.
“合写者”     
美国编辑,特别是书局的编辑,在出版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因为对作家产生的影响大而被称为“合写者”——自然是在作家作品的后面不署名的“合写者”。作家的成名得力于编辑精神上的鼓舞和写作上的引导。如果失掉这种鼓舞和引导,作家很有可能功不成,名不就。作家与编辑的关系因而变得很不一般地亲密起来。  相似文献   

17.
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后来又成为著名纪实作家的叶永烈,近日表示要“重操旧业”,重新投入科幻小说创作之中,续写他曾发表在1978年、1984年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系列。 这条消息,我以为比时下文坛任何“轰动”的逸闻轶事都更有意义。说实话,隐私小说、帝王系列、个人感受、明星传记、“先锋”“体验”之类,早已书满为患,泛滥成灾,一提起来就叫人头疼,可现在还在源源不断地炮制上市。而科幻小说,这些年来几成荒漠,既无作家,又鲜作品,自然也没什么影响。 罗素说过:“缺乏想象力的民族是可悲的。”培根也说过:“想象是人生的…  相似文献   

18.
这是前两年的事。一次,著名老作家管桦的大儿子鲍河扬(原作鲍柯扬,中年作家)来我家串门,聊天中,谈到了他的人生经历。他说:“我真倒霉,不幸的事儿都叫我赶上了。”他说到“文革”时因反“四人帮”而被关进监狱,吃了不少苦;后来,家庭生活又不幸……我说:“这对一般人来说,确实是不幸的,但对你这样一个立志搞文学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说莫言是官方作家,我在中国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工作有一份工资,余华、苏童都有工资,享受福利医疗。这是中国现实。”  相似文献   

20.
盖达尔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很喜欢旅行,而每次出门总是提着个破旧的皮箱。有人不解地问:“先生是‘大名鼎鼎’的,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盖达尔机智地回答:“这样难道不好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人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