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大约20年前,我写过一篇万言长文,主要讲述的是自然界之事,兼之也涉及了人类生存状态的事,题为《人类还能生存多久》,发表在《北方文学》上,责任编辑是孙仕侠先生.此文发表后,转载的报纸杂志颇多.  相似文献   
2.
十来岁乃至二十来岁的人,写文章有一点稚气不是缺点,如果写得很“童真”、很“本色”,甚而可以算是优点。假如有的青少年不甘于总说些“孩子话”,不甘于在写文章时总是陶醉于写些“娃娃腔”式的东西,很超前地说些写些“大人话”,我看老师应当很习惯地认为那是“造作”、不真实”、不生动”。其实,真正有志气兼有才气的青少年总是喜欢说些“大气之言”,写些“大气文章”的。著名的革命家任弼时,11岁时(还是小学生)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我抄录两段于下:之一:夫我国之中,寸土之地,皆我祖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以积德而累功,保世而滋大,不知若何艰…  相似文献   
3.
对旧中国反动教育制度的抨击,是鲁迅对整个旧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旧中国几千年的教育领域始终是孔孟之道的世袭领地,所以,鲁迅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也都贯穿着批孔反儒的革命精神。1926年9月写成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这类文章中极有代表性的一篇。  相似文献   
4.
5.
爱写作的人都是从爱阅读开始的。在阅读文学作品上有较大兴趣 ,有明显的主动性 ,就算有了阅读意识。继之在写作上有了兴趣 ,有了冲动 ,并且能主动成文 ,就算有了写作意识。将两种“意识”加在一起 ,便可统称为“文学意识”。文学意识是在阅读和写作上一种兴趣化了的主动意识。在这里 ,“兴趣化”是很重要的。文学活动———不论是阅读或写作 ,都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 ,而是情感活动 ,有时甚而是一种情绪活动。单有被写作目的诱发出的主动性 ,而无被这一活动过程本身焕发出的兴趣 ,是很难形成纯正的文学意识的。为了某种目的 (正确的或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佛教信徒以及俗界众人,口头禅之一便是“阿弥陀佛”。但在实际上,此“禅”何意,怕是盲念者多,真知者少。弥陀佛是一尊佛的法号。此佛是何佛? 答曰:未来佛。中国语汇中吸收了不少佛教用语,如“世界”、“幸福”、“真谛”、“觉悟”。“未来”也是佛教用语,有的译成“来世”。佛教徒作为天天要诵一遍、诵多遍的佛号是未来佛,足见佛教将“未来”看得多么重要。佛教徒们见了人就道一声“阿弥陀佛”,无异于频频提醒人们:“想想未来!想想未来!”如此频繁而无休止,真当得起“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了。  相似文献   
7.
好心的教师 ,天真的中学生 ,确有求知欲的大学生 ,误以为我一辈子读过很多的书 ,因此都希望于课堂之外 ,我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读书目”。其实错了 ,我倒认为绝对的“必读书”只有课本 ;而课外去读的书固然很多 ,但“必读书”则很弹性 ,没有权威性的规定。特别是眼下 ,书多如海 ,且又“更新度”极大。谁要认为某书是必读书 ,不读就等于无知 ,我看这个看法本身就是无知。远不如读者有心 ,自己去挑选、去确定。实在要问我读什么书为好 ,最有益 ,我倒愿意反其道而行之 ,强调一下什么书不必读 ,读了反倒累人 ,甚而误人、害人。以我自己为例 ,有…  相似文献   
8.
“儒”曾是个很臭的词儿,曾被十几亿中国人“轰轰烈烈”、“史无前例”地臭骂过10年,其名之“臭”甚而排行为“九”。 近来,沾了“儒”字的人似乎香了起来。我就听到过一些誉称,如将某类商人、某类医生、某类军官称之为儒商,儒医,儒将。 细想起来,在某些有成就人物的头上冠之以“儒”,侧重指其有文化素养、文化品位。基此,“儒”字香了起来是应该的,是好事。古人所说的“儒”,也并非专指孔子本人或儒家一派,常常泛指喜欢读书而且确有学识的文化人。有时,还指某些人的文明品位、文明风范。一个人被人称之为有“儒者风”,美誉的内涵往往是多方面的。专门以从事文化、教育为业的人,往往被专门称之为“儒士”,此中也褒义多而贬义少。  相似文献   
9.
无论搞新闻写作,还是搞文学创作,都追求写得生动。这不仅是对的,而且至关重要。有人写出的文章,自己挑不出毛病,别人也找不出什么缺点,只是谁都觉得不生动,我看这往往比任何毛病、缺点都更大。世上有许多没毛病、没缺点的东西,但人们也不会仅仅因其“完整”而尊重它,因为它没有特殊价值。光光的羊粪蛋,圆圆的鹅卵石,它有什么毛病?有什么缺点?我看把它捧在怀里的人不多,道理很简单:它廉价或无价值。 文章尤其如此。写文章与一般性的说话或随意在纸上写字不同,主要的不同在于要使听众、读者觉得生动,有所触动,达到感动。  相似文献   
10.
教师五层次     
作为一种职业,或是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凡是泛称为“从事教学活动的人”都可被名之为教师。但在实际上,同是被泛称或自称教师的人之中,其德其才在层次上却千差万别,依序大致可分为五等———大教师,好教师,教书匠,以教谋生者,因教误人者。诸如:一、大教师这里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