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表现在,眼尖、鼻灵、腿勤、有心、用心等多个方面。提高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需要做到,培养记者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拓展新闻编辑记者的知识领域、培养记者的新闻发现意识。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在西方俗称新闻眼、新闻鼻、第六感官。我国的新闻学大辞典解释说,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对于记者个体而言,通常经过锻炼,就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看出美来”。但是对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来说,电视敏感性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电视敏感性,不仅仅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更是对整个电视生存环境的一种敏感,包括对电视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举措和随之带来的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高度的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新闻界大多是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敏感,但我们在“新闻敏感”这一概念中,会觉得可以将“发现”、“判断”、“能力”这几个关键词归入心理学范畴。这说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带有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学科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丁玲  李诗海 《声屏世界》2005,(11):47-47
新闻最讲究实事求是,是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该怎么个说法就怎么个说法,来不得半点的含糊。新闻稿件不用或少用模糊词,力求表达准确,这是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做到的,因为记者在第一现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只有记者最清楚。如果记者在稿件中没有表达清楚,或者表达错误,编辑很难发现。  相似文献   

5.
新闻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记者、编辑自身占有观点的多少。曾听到有不少同行说,做新闻,其实只要有初中学历的人就足以担当了,让大学生来做新闻是浪费。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说,新闻写作是一项"含金量"不高的脑力劳动操作,是一项简易的工作。做新闻是否真的很简单?从记者到编辑,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要让新闻稿充满抓人的"魔力",仅靠知道新闻写作5个W,仅靠知道新闻怎么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个"魔力"需要记者有"剥茧抽丝"的思维能力,有清醒的、理性的、独特的、有远见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中新闻敏感度指的是通过各种新闻线索,记者从海量事件中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能力,新闻敏感度是新闻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很多编辑记者由于缺乏新闻敏感度,再加上从业时间较短,所以可能会忽略很多比较有价值的新闻。本文从培养编辑记者新闻敏感度的必要性、编辑记者具备新闻敏感度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编辑记者新闻敏感度的有效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促进编辑记者新闻敏感度的提高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西方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纽约时报著名记者迪姆土·泰勒初涉新闻行当时,去采访一个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剧场后发现演出已经取消,他就回来睡觉了。半夜,他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了,编辑告诉他:其它各报都在头条位置登出了这个女演员自杀的消息。编辑气呼呼地说:“像这样的女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背后还可能有重大新闻。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感冒堵塞了。” 这个事例说明,新闻敏感对于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工作中,大都是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实际是新闻报道的源泉。是新闻生命所在。没有对实际生活的深入细致地采访和了解,就不会有新闻作品的产生.更不会有大量优秀感人作品的不朽。其实,深入实际何止是对于记者如此重要,对于编辑也同样不可缺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的差错,不是出在记者的笔下.而是出在编辑的手里.共中除了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外,更多的是由于编辑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感受不足而导致的。因此.提倡编辑也要深入实际.到社会实践中去感受,这对于减少新闻报道差错,提高报纸质量有着共它任何措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客观事实。但所报道的客观事实是重要还是不重要,是新鲜还是不新鲜,这就牵涉到人们经常说的新闻敏感了。所谓新闻敏感,就是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亦即新闻发现力。而新闻发现力是记者最基本、也是最难培养的素质。可以说,是否具备新闻发现力,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能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获取新闻线索,记者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位外国新闻学者说过:"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新闻记者。"新闻的生命力贵在发现。而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无疑是保证新闻传播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一个高素质的优秀新闻记者,毫无疑问必须是一个有着超强新闻敏感意识的新闻发现者。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于每个电视记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中,及时、敏锐地感知、发现直到准确地判断、报道新闻,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记者称职与否的必要条件。为此,就要求电视记者具有发现与判别新闻的“新闻嗅觉”,即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简单地说,新闻敏感是指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说是指记者迅速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能力。老道的记者一般既有一双“新闻眼”,又有一对“新闻耳”,还有一只“新闻鼻”,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面对同一新闻资源,为何有的记者就可以大浪淘沙火眼识金地掘出宝藏、捉到鲜鱼呢?而有的记者却对此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让人扼腕叹息呢?这主要取决于记者对这一新闻事件有无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判断和实现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是新闻传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它是新闻传者  相似文献   

14.
何谓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形象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5.
发现和选择新闻角度,是编辑记者的基本功。这不仅受时代、形势和新闻素材、体裁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编辑记者的认知水平、新闻价值观和采写能力的影响。我们要学会站在不同方位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挖掘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新闻敏感是指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说是指记者迅速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敏感,是记者特有的捕捉新闻的本领,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良好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者应具备的,也是最起码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新闻工作事业中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记者在大量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准确地发现或判定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一种能力,是记者、编辑政治素养业务的综合反映。电视记者常常是集文案与摄像工作于一体,敏锐而又独特的观察力是他们捕捉新闻眼的前提,所以新闻敏感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而言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本文从新闻敏感的涵义出发,指出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是一种判断力和思维力的综合体现,并通过举例论述新闻敏感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电视记者观察力的体现与帮助,借助详细的剖析,指出电视记者应如何去培养及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最后得出新闻敏感是电视记者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充实的一种基本能力素质,也是优秀新闻作品产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记者是各类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和新闻信息的直接接触人,因此在新闻的编辑和传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具备丰富的新闻采访和编辑才能以及缜密的思维.本文分析了记者编辑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并研究了如何培养记者的编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记者“浮躁“,有人说,记者“解毒”;有人说,“防火防盗防记者”,有人说“难事惑事找记者”。褒贬众说纷纭,版本不一而足。记者究竟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不得不重新思考起这个最基本、最一般的问题:应该怎么当记者,怎么当一个好记者。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敏感度是电视台编辑记者综合素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电视台编辑记者从海量事件内容中分析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该项能力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工作质量。分析新闻敏感度对电视台编辑记者发展的必要性,探讨强化编辑记者新闻敏感度的措施,以期能够强化提升电视台编辑记者的综合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