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如今纸媒已进入了“读图时代”,“图文并茂”成为当今报纸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图片新闻是报纸这一特殊商品中重要的包装元素和商品要素,被称为报纸的“眼睛”。要让报纸的“眼睛”亮起来,新闻图片要“善于说话”,要能通过图片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突发事件报道以其自身灾难性、不可预知性、现场性等...  相似文献   

2.
张晴晓 《新闻窗》2007,(4):85-86
“读图时代”如何调配人力资源和新闻资讯,搞好新闻摄影报道? 综观外部环境,目前全国各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加剧,拍好图片、用好图片,不仅仅是报纸创新出彩、吸引读者视线的手段,而且成为报纸争夺读者市场、追求卓越的“常规武器”。因此,新闻图片和摄影记者的竞争日渐加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訚洪 《新闻窗》2009,(3):51-52
当前,平面媒体都在纷纷建立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运行模式,以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与竞争,报纸对于新闻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强,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当读者打开报纸,往往被一版那鲜活灵动、赏心悦目、充满“动”感的大幅新闻图片所吸引,这些动态新闻图片因其真实、简洁、形象、生动、冲击力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报人们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对于一名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理应做到无论遇到各类采访题材,都能及时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刊用图片新闻的数量日益增多,版面图并茂,越来越好看。但是现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部分图片新闻稿件中,与作为主体的照片相比,相关的字部分显得比较软弱,这既不能使图片新闻的画面意境得到补充和升华,也不方便读快捷、深刻地了解图片新闻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笔认为,在报纸上要真正实现图片新闻和字新闻的“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张在“读图时代”问世的新生报纸,三峡商报如何实施“两翼齐飞、图文并茂”的谋略?选择何种图片激活版面?用什么图片开发读者注意力?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践告诉我们,要把新闻图片运用好,关键在于会不会“读图”。摄影记者会“读图”,就能抓拍到新闻含量大、冲击力强的图片;编辑、主编会“读图”,就能充分发现或挖掘新闻图片的含金量,在版面上为它安排一个最佳位置;社长、总编辑会“读图”,就能在整个报社营造一个高度重视和科学运用新闻图片的良好氛围。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在运用新闻图片上逐步深化了…  相似文献   

6.
报纸进入“读图时代”,是当前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基本含义就是都市类报纸应该增加新闻图片的比重,用图片来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更主要的是将图片作为“卖点”来吸引读者。有学者说,读图时代到来的突出标志,就是图片报道需求量迅速增大,这种市场需求的巨大力量必然催生各方协调作战的大图片采编格局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最贴近城市市民生活的晚报能否吸引受众的眼球,除整体风格和“好看”的内容外,很大程度取决于读者拿到报纸的“第一印象”和“第一眼”感受,也就是晚报的版面视觉效果,而这个视觉效果的关键就是新闻图片的运用。读者透过版面上有视觉惊喜和视觉冲击的“新闻图片”,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以及这张报纸的特色与个性。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版面的新闻含量高,其“含金量”就高。缺乏新闻含量的报纸,常因“水分太多”而被读者视为缺乏阅读价值。所以,要办好报纸,就得千方百计提高版面稿件的新闻“含金量”。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编》2006,(5):F0004-F0004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读图时代”,图片已成为人们打开报纸后的“第一视点”,图片的功能已从过去简单的一种新闻形式,一种版面美化手段,上升为争取读者注意力,提高报道现场感和贴近性的一个“亮点”,成为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大要素。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报纸的一大发展变化就是刊发的图片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位置越来越显著,新闻照片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在版面上当“配角”或“点缀”,已步入了报纸“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时代,同时,新闻照片已成了一种独立的、被广泛应用的新闻体裁。有了这些变化,读者爱看了,记者肯干了,报社效益也好了:随着图片新闻在报纸上地位的增强,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办报人就要不断加强报纸图片的瞬间形象、新闻含量及时效性、真实性,力求做到动人、感人.印象深刻、余味无穷。一句话,要大力增强新闻图片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环顾四野,报业大战烽烟四起,新闻竞争如火如荼。一份报纸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就要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快餐式”的新闻消费习惯,就得文字与图片“比翼齐飞,图文并茂”,图片领着新闻走,为读者奉献出色、香、味俱全的“新闻套餐”,这样才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抢占  相似文献   

12.
黄斌 《记者摇篮》2006,(1):9-11
在都市类报纸发起初期,一提起“都市报”这三个字,多数人谈论它的特征,在内容上都会说什么贴近百姓,没有太多的政治色彩;在形式上说得更多的就是大标题大图片短文章,讲究视觉冲击力。这两年大多将这些特征流行地称“视觉暴力”,也就符合某些专家所说的平面媒体经营的是“眼球经济”。大学新闻教材里谈到广义的社会新闻的时候,称所有的新闻都是社会新闻。尤其对于都市生活类报纸来说更是如此,我曾经说,要像做社会新闻一样做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因为我们的时政新闻不仅仅只给官员看,经济新闻不仅仅只给专家看,要力争获得最广泛的读者群。作为…  相似文献   

13.
张琪 《新闻与写作》2004,(7):24-24,27
“新闻链接”、“关键词”、“新闻闪回”等词语在报纸媒体上的频繁出现,映证着网络链接时代报纸新闻背景的新变化。在社会变化纷繁复杂、传播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报纸新闻背景的应用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与矛盾。20世纪30年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事物复杂化,就事论事的纯新闻报道已不能向读者完整地展现新闻所描述的历史。再加上科技向人们生活渗透力的加强,也使得科技新闻报道越来越不是少数专家的阅读专利。于是在美国,出现了需要提供大量背景材  相似文献   

14.
崔华池 《新闻窗》2007,(6):99-100
说起策划,对于纸质媒体而言,总让人想起文字策划,版面策划,而摄影报道是否也要策划,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我们所处的“读图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眼.睛,现在的版面设计大多以它为中心,新闻图片也从过去的配角变成了举足轻重的主角,所以,新闻图片的新闻性和视觉效果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何琨 《新闻采编》2001,(6):32-33
不可否认,随着报纸品种和版面的增加,各报纸之间的新闻竞争是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白热化了。在这场竞争中,如何能让新闻有可读性、有必看性,使读者不但想看、而且争抢阅读,在诸多原因中,笔者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让新闻“动”起来,让读者通过看报纸新闻,就能随时知道有什么事发生,掌握到最新的新闻动态。 一般来讲,动态的新闻,肯定是鲜活的新闻;鲜活是新闻的本质要素之一,也是读者愿意看、想看的想知道的新闻。 至于如何才能让新闻真正“动”起来,让报纸新闻成为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大连日报今年  相似文献   

16.
徐战 《记者摇篮》2004,(5):26-26
作为报刊上的新闻稿件,图片新闻还是受到读者欢迎的。这是因为图片新闻比较直观,而且新闻事实发生现场的景象再现,相对的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相对信任也给我们新闻摄影工作者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拍摄态度面对这种信任?是把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展现给读者,还是按着你的主观意识“创造”出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17.
当今报纸已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图文并重”也成为当今报纸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图片的运用越来越被重视,图片报道在报纸新闻报道中已真正担当起主角。图片新闻是报纸这一特殊商品中重要的包装元素和商品要素,被称为报纸的“眼睛”。要让报纸的“眼睛”亮起来,新闻图片要“善于说话”,要能通过图片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新闻素养和过硬的摄影本领,在“抓拍”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18.
新闻图片作为一种视觉新闻,具有简洁、形象、生动、可信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报人们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特别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报纸对于新闻图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黄建凡 《青年记者》2007,(18):120-120
当今报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竞争对新闻摄影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读图时代"如何调配人力资源和新闻资讯,搞好新闻摄影?温州都市报摄影部近年来在管理创新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新环境对新闻摄影提出新要求拍好图片、用好图片,不仅仅是报纸创新出彩、吸引读者视线的手段,而且成为报纸争夺读者市场、追求卓越的"常规武器"。因此,图片资源(新闻图片和摄影记者)的竞争也加剧起来。对图片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高,对图片视觉效果的要求日趋强烈,对摄影记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一图胜千言”。图片能直观、独立地表达信息,美化版面,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对一张报纸来讲,新闻图片作为版面的窗口,不仅给版面带来通透之感,也是极为重要的新闻品种。一幅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甚至能够成为当天报纸留在读者心中的长久记忆,对树立报纸在读者心中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