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谈及多糖,首先想到的是一日三餐所吃是淀粉、身上穿的舒适衣服是纤维素、小孩子喜欢吃的果冻是果胶多糖和来自海洋植物的海藻多糖,可以说,多糖伴随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植物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多糖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中,结合了脂类与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多糖主要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等几类。从前植物多糖只被看成是一种生命组织物质和能量物质,经后来科学研究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和介导了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除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植物多糖还参与了细胞识别、物质运输和机体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多糖来源广泛,可通过化学手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7)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木质纤维物质,这些物质大多数为草本植物,比如我们常见的稻草便是木质纤维物质。这种物质主要由木质纤维素组成,而木质纤维素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根据这三种成分的构成比例能够对木质纤维材料的综合利用起到指导作用,所以在相关的研究中,往往会对木质纤维物质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从相关的文献中可以了解,现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采用NREL方法,制取多糖回收标准液,然后利用标准液中多糖的含量来计算其中纤维素的含量。本文对NREL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该方法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面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区域特产种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和产品输出类型,正安县极大的丰富了农户的更种选择,提高了个人的经济收入。作为正安县的重要经济作物,野木瓜因其多糖含量丰富、药用价值高,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欢迎。多糖又称多聚糖,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大分子。从各种中草药和其他植物中都可以提取分离出多糖,我国近年来对植物多糖,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草药多糖的药物活性已有广泛报道。本文以野木瓜多糖提取为中心展开讨论,介绍了其提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植物利用二氧化碳、水和阳光制造食物,而细菌、真菌、各种动物等则通过分解植物的纤维素等来获取食物。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情,然而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却说,植物也会分解另一种植物的纤维素来获取食物!不相信吗?他们连这样的植物都找出来了。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一种绿藻不仅会通过光合作用来养活自己,而且在恶劣情况下,也会偷取别的植物的能量来养活自己。研究者把绿藻放入二氧化碳浓度很低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植物中提取的多糖具有非常重要与特殊的生理活性,具有如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病毒、抗炎、抗疲劳、抗衰老等生物活挂功能.目前人们已成功地将从近百种植物中提取出的多糖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医药的研究与开发中.  相似文献   

7.
多糖是维持生命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甘薯多糖是甘薯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其生理的作用机制与其它植物多糖不同。  相似文献   

8.
李学英 《科教文汇》2009,(24):269-270
天然多糖作为药物缓控释载体具有调节药物释放行为、稳定药物活性成分、提高生物利用率和促进药物靶向定位等优点。本文简单介绍了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及海藻酸盐和魔芋葡甘聚糖作为药物缓控释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研人员近日发现一种特种植物多糖.可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防止继发糖尿病。 项目负责人苏为平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副研究员。他告诉记者.这种植物多糖在结构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分子量约40万;二是凝胶浓度可以低至万分之五浓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都也都随之到来,如何开发出可持续性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重要项目,人们生活于大自然,立足于大自然,"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纤维素是由类似于多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多糖,麻、麦秸、稻草、甘蔗渣等都是它的来源,利用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酒精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的可持续型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就此文章探讨了纤维素原料是如何生产燃料酒精的过程,分析比较了纤维素生产燃料酒精技术中预处理、水解、发酵等非常重要的环节的技术特点,最终展望了纤维素原料生产酒精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BC)是当今国内外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菌纤维素是由部分细菌产生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最早由英国科学家Brown在1886年发现,他在静置条件下培养醋杆菌时,发现培养基的气一液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色的凝胶状薄膜,经过化学分析,确定其成分是纤维素。为了与植物米源的纤维素相区别,将其称之为“微生物纤维素”或“细菌纤维素”。  相似文献   

12.
短裙竹荪 [Dictyophora duplicata(Bose) Fisher]经热水抽提 ,乙醇沉淀 ,Sevag法去蛋白 ,乙醇分级分离 ,再经 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多糖组分 PS.在体外产生 O·2 的反应体系中 ,竹荪多糖组分 PS在较低浓度下 (<2 0 0 mg/ L)具有清除 O·2 的作用 ,而在较高浓度下 (>2 0 0 mg/ L)作用不明显 .同时用荧光法研究了竹荪多糖组分 PS对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竹荪多糖能够抑制人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8,(6):4-4
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近期成功研发出了可以取代传统面包增筋剂的新结构植物多糖。它是从我国特有植物中提取的高纯度的糖,对人体完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化学防火材料耐火极限较低,且成本较高。设计一种新型的有机防火材料,结合传统的有机植物纤维防火材料和酚醛FRP型防火材料的优点,采用酚醛植物纤维素粘附CO2技术得到一种新型防火材料。以活化的天然酚醛聚合材料为聚阴离子性正极材料,并把有机植物纤维素溶解到超临界溶剂中,研究其化学平衡和极相平衡,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惰性液相介质,采用固相辅助回流法合成新型的酚醛植物纤维素。材料在受到高温燃烧过程中形成活性电子极性传导性差,能有效吸附CO2,阻止燃烧。通过实验和性能测试验证了该防火材料的良好性能,防火能力和抵抗时间增强。  相似文献   

15.
经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可知,仙人掌含有丰富有机物,有着降胆固醇、行气活血、排毒、抗衰老等作用。目前,从天然植物提取抗病癌有效成分已经成为当代研究的热点。其中,仙人掌多糖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仙人掌的多糖依据其物理化学性质有不同的提取方法,实验拟用超声波结合酶法提取仙人掌多糖,该法在提取工艺参数上有良好的优点,本文以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药理机制展开综述,为后续研究仙人掌多糖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某些微生物能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起作用,能将糖类和纤维素(植物、木材、稻草、麦杆等)这样的基质制成燃料。有一种细菌能够直接把纤维素转变为酒精。利用微生物的群体。可以从工业废水和农产品残余物中生产甲烷(沼气),以便满足能源需求、提供肥料和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获奖者、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乔治·休伯与随他读研的两位研究生首次宣称,可以将植物纤维素直接转化为汽油构成物。  相似文献   

18.
天然纤维素在生物降解过程中超分子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性能源物质,微生物对它的降解是自然界碳素循环的主要环节。对这个过程的有效利用可望为农业、畜牧业、发酵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等持续提供廉价原料,对防治环境污染和建立良性生态系统也会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植物的结构性材料,由β-1,4-糖苷键联结葡萄糖苷构成的纤维素,具有很难被微生物降解的特性,与由α-1,4-糖苷键联结葡萄糖苷组成的淀粉相比,纤维素酶的分子转换率要较淀粉酶低约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9.
杨海龙  李伟 《科技通报》2000,16(5):371-374
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Bose)Fisher」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法去蛋白,乙醇分级分离,再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多糖组分PS。在体外产生O^-.2的反应体系中,竹荪多糖组分PS在较低浓度下(〈200mg/L)具有清除O^-.2的作用,而在较高浓度下(〉200mg/L)作用不明显。同时用荧光法研究了竹荪多糖组分PS对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9,(12):4-5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在沙地植物多糖高值化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既有效利用了沙地资源,又对保护沙地生态环境、拉动沙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