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讨运动自信、运动心理应激和个性特征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运动员疲劳问卷"、"特质运动自信量表"、"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35名残障人游泳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运动员疲劳问卷之三个维度"成就感的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负评价"与特质运动自信、运动心理应激及个性特征诸多因子存在着明显的相关;运动疲劳三个维度高分组与低分组某些测试指标存在着明显差异;运动特质应对自信、运动心理应激之"人际"和"受伤"因子、运动心理应激之总分、个性特征之"内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维度可以有效地预测残障人游泳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结论:残障人游泳运动运动性心理疲劳程度与运动心理应激、运动特质自信及个性特征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健美操运动员参赛成就动机应对策略与赛前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赛前情绪量表-T”、“中国运动员应对量表”对45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赛前调查,探讨运动成就动机、应对策略与赛前情绪的关系,以及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成就动机取向、运动应对策略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在成就动机的个我取向和应对的处理情绪、回避应对和超越应对方面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运动成就动机、应对策略对运动员赛前情绪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度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河北大学355名学生进行测量,探究专业认同度、心理资本和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学业成绩与心理资本中的希望因子、乐观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专业认同度显著正相关;希望因子在专业认同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可正向预测学业成绩,且心理资本中的希望因子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COPE量表对运动员的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237名运动员为对象对COPE量表中版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1)新建构的COPE量表与原版量表(53个条目构成14个应对因子)相比,在结构维度及项目组成上有所差异。即由45个条目组成9个应对因子:寻求支持、主动应对、情绪宣泄、正面认识、抑制干扰性活动、忍受、求助宗教、逃避、克制性应对。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2)运动员较多采用的应对方式是“主动应对”、“忍受”、“寻求支持。及“情绪宣泄”;较少采用的应对方式是“求助宗教”、“逃避”。男女运动员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忍受”、“寻求支持”,“情绪宣泄”、“逃避”;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主动应对”、“克制性应对”。(3)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的运动员比对照组较多采用“情绪宣泄”、“忍受”、“逃避”。而较少采用“寻求支持”、“正面认识”、“抑制干扰性活动”、“克制性应对”。  相似文献   

5.
女子垒球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1 1 9名中国女子垒球运动员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 1 )与全国常模比较 ,垒球运动员之SCL— 90各项指标得分较高 ;运动员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 5 .0 4— 1 5 .9% ;以“躯体化”及“焦虑”比较突出 ;( 2 )在EPQ四种个性维度中 ,运动员与一般人群比较显得较外向 (E分高 ) ,掩饰性较低 (L分低 ) ;( 3)个性维度之精神质 (P)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程度最高 ,其次为情绪稳定性 (N) ,而内外向性 (E)及掩饰性 (L)与心理健康相关程度较低 ,同一人格维度与不同心理症状的相关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优秀运动员应付方式与个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优秀运动员应付方式及其个性特征,本文用心理测量法对36名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获奖运动员(平均年龄20.47±4.42岁)及45名体院学生(平均年龄20.05±3.18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应付方式诸因子中,运动员比学生,“解决问题”、“求助”、“忍耐”三因子评分较高,“幻想”因子评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运动员较体院学生个性外倾性明显、情绪倾向于稳定,掩饰性较高;优秀运动员应付方式诸因子与个性特征诸维度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体育锻炼促进理论与社会需求,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相关研究,编制了《高校"阳光体育"心理效益评定量表》。该表由主观感知、人际适应、情绪体验、身体自我概念和挫折应对五个维度构成。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量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可作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心理效益的评定工具。  相似文献   

8.
以54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使用心理测试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拳击运动员运动动机、意志品质、赛前情绪和心境等赛前心理状态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拳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2)拳击运动员的心境与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并能有效预测运动员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3)拳击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可以通过运动动机的培养和训练来提升运动员赛前的良好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9.
以160名女子柔道运动员为被试,进行运动员心理疲劳以及人格测试,并尝试揭示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状况、人格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我国优秀柔道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并不严重;运动员在临赛前一个星期较赛前二个月情绪/体力耗竭以及运动的负评价显著提高;人格因素中的兴奋性对成就感的降低以及情绪/体力耗竭两维度均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稳定性对运动的负评价维度具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紧张性对情绪/体力耗竭有可靠正向预测作用;次元人格中适应与焦虑对成就感的降低以及情绪/体力耗竭均有可靠正向预测作用,内外向性对成就感的降低、情绪/体力耗竭以及运动负评价都有可靠负向预测作用。应用性次元人格中健康者的人格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对成就感的降低、情绪/体力耗竭以及运动负评价均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稳定性、敏感性对临赛前成就感的降低维度的变化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次元人格中只有内外向性对临赛前成就感的降低以及情绪/体力耗竭维度的变化有可靠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运动员情绪智力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90名青少年运动员为被试,采用情绪智力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考察了其情绪智力的状况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情绪智力问卷在青少年运动员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青少年运动员在情绪智力4个维度上的发展存在差异,情绪管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维度;3)是否具有运动等级的青少年运动员在情绪理解和情绪控制上存在显著差异;4)情绪管理和情绪运用对内、外部问题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认同为教师对自己身为教师整体的概念,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动力,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探寻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模型,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方法:在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初始问卷;对107名中学体育教师的预试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和初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编制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正式问卷;对537名中学体育教师正式测试的数据随机分成两半,分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得出了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模型。结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是一个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能力认同、持续认同和投入认同5个因子构成的多维度结构。本研究编制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不喜欢田径课”这一现象长期以来被作为“兴趣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内容,呈现出了“课程变革范式”与“教学变革范式”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兴趣问题”作为一个真问题,从席勒的美学观来看,其根源在于感性冲动的“难为”与形式冲动的“钳制”,田径课程若想走出“兴趣问题”的困扰,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教育学身份,“游戏冲动的对象———游戏”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3.
从消费、碎片化、变迁三个关键词入手,提出了未来美国体育与传播研究的十个主题,即消费分层背景下的体育与体育节目、体育赛事之外的主要消费、多视角的体育事件中的身份研究、关注传播效果研究、对媒介"妖魔化"的再思考、保持体育媒介研究身份前提下的多学科研究、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决定什么是新方向、时间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和关注被忽视的领域。报告认为从不同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体育节目的观看行为、体育消费行为和媒介体育的传播效果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体育事件中的性别身份研究、球迷身份研究、种族、民族和国家主义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新技术、新媒介出现对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影响也将继续是美国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了解儿童忽视对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影响以及内部作用机制,以道德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道德认同在儿童忽视影响初中生亲社会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儿童忽视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以及道德自我认同量表,共调查了958名初中生。结果显示:(1)个体在儿童期间遭受到的忽视对青少年期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功能;(2)道德认同在儿童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3)儿童期间遭受的情感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功能完全通过道德认同起作用;(4)儿童期间遭受的交流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功能完全通过道德认同起作用。道德认同在儿童忽视对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都市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大众文化代言到主流化转型再到目前不断分化流变,表现出一个普遍的危机,即都市报媒介身份和新闻意识形态选择的自我冲突与矛盾。这种身份与意识的冲突贯穿于中国都市报发展的各个阶段,并造成报纸存在样态的"精神分裂"和"身份游移"。当代都市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确立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统一的、现代的媒介意识,不断强化和坚守媒介的公共性和人本责任。  相似文献   

16.
从新加坡到南京,作为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广泛群众调动力的全球媒介事件,青青奥会的空前;盛况以及对举办城市和群体所产生的影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明白全球性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活动或是文化实践,彰显着某种认同表征,创造出了相应的视觉认同符号。南京青奥会通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影像传播、社会互动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青奥会的社群认同、城市认同和体育价值认同等。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勃兴引发了用户传播行为和身份的转变,传播行为转变成体育数字资本增值与扩张的劳动行为,身份也由用户变成了劳工。本研究沿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径,深刻辨析当前互联网体育传播中的用户劳工问题,进而提供一个互联网时代体育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研究认为:体育数字劳工的形成过程是互联网体育传媒无偿占有体育用户数字劳动产品,将用户变为商品和劳工的过程。在用户劳动形式上,媒体平台通过众包模式、游戏玩工化以及情感商品化等策略,将用户的劳动行为纳入到平台商业化的结构中,获取劳动价值。基于此,文章最后为体育用户寻求自由抗争策略以及实现体育平台良性发展提供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8.
陕北秧歌是现代"秧歌剧"和"健身秧歌"的原生态,这项古老的民俗传统文化经历古代秧歌、延安秧歌和现代秧歌的重大历史变革.多元文化基因、由"拜神"羽化为"乐人健身"以及现代秧歌已成为文化软实力,是陕北秧歌沿革变迁的主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楠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425-1426
根据Deci&Ryan的核心理论和英文版运动动机量表(SMS)对运动动机划分的理论架构,结合中国文化背景重新编写条目,通过预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条目筛选,自行编制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动机量表》,运用这一量表对参加"全国足球学校杯"青少年足球比赛的456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认为:1)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主观努力程度处于中低水平。2)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无动机水平越低,主观努力程度越高;求知动机水平越高,主观努力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主观努力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程度影响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职业意向,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借鉴相关学科专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以扬州本科院校为调研对象,开展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特征及其差异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包括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契合3个维度;专业认同在性别、年级、专业录取方式、家庭所在地和成绩等个体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度不高,处于中立到赞成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