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师在授课中,假如不注意发声技巧.语言节奏太快,咬字不清,声音微弱,不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还会造成发音器官的病变。  相似文献   

2.
在地理教学中,语言设计要与地理知识的内容美相统一。地理课的有关内容,如宇宙天体、人类社会、生态环境、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五彩缤纷的世界,为地理教学语言设计创造了条件。课堂语言美的设计主要有下面几方面。一、仪表美和语言美的统一。教师上课要注意仪表,而讲课声音往往被忽视。其实,讲课的嗓音是可以修饰的,即可以包装授课声音,这样可以更好地为授课服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讲课往往高腔高调,以为音量大可使学生听得清楚,这样讲课,既费力气,效果又欠佳。讲一堂好课,要根据授课内容,语调要有变化,不可千篇一律,要富有感情色彩。讲课…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课堂语言的规范性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发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其话语的接受或排斥。粗糙、尖锐或低沉不清的声音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情绪,可直接导致教学的失败。适宜的声音应是音质清晰、音量适度、语调适宜的。那种压低嗓门、拉长腔调、权威型的声调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烦躁。但过于夸张的语调也会分散学生对语言内容的注意与理解,降低理性思考的力度。最高境界的声音应是凭借语者自身的风格传达一种怡人的气质,渲染引人入胜的氛围,提升内容的格调和听者的兴趣。教师的语言应讲究节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和节奏应适度。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量和能力训练量。教学节奏的处理,往往取决于教学内容。一堂课如果内容少、节奏慢,就激不起学生兴趣;如果内容太多,节奏太快,又会使学生难于消化。 要把握好课堂结构的整体节奏。把握好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节奏,这还只是上好这堂课的前奏。要想使一堂课按照自己的预想实施,还应把握好课堂结构的整体节奏。这就需要教师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逻辑上相对完整的几个部分,如开场白、过渡、重点、难点。在处理教材的重点难点时,宜疏不宜密,宜缓不宜急。 把握好教学语言的节奏。如果…  相似文献   

5.
<正>1.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节奏好比音乐的"心脏",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新《课标》规定:12年级要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针对学生对一些节奏的时值无法掌握这一现状,决定在低年级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感知发现生活中的节奏,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表现节奏,在教师指导下创编1—2小节的节奏音型。  相似文献   

6.
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坏取决于诸多因素 ,如教师的学识 ,备课的熟练程度 ,课堂的组织能力 ,教师的演讲表达能力和对所授课的驾驭能力等 ,我认为 ,作为一名教师除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常识和认真准备的前提外 ,在课堂上声音、语言、表情、环节、节奏这“五要素”最为重要。一、声音就现代教学而言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音传手段来实施教学的 ,甜润、响亮的声音 ,流畅、激扬的语调会使人心旷神怡 ,给人一种美妙的享受 ,教师讲课良好的语音会使学生身心愉悦 ,处于一种极佳的认知状态。心理学指出 ,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 ,教师讲课着意讲究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秦家琪所谓“节奏”,指的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人讲话时,声音是有变化的,高低、强弱、轻重、长短和快慢,这就是语调。说话既然有调子,就有节奏感。教师讲课就是通过语言对教材再创造,使“死”的材料变成“活”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语言这门工具对于教师非常重要,要想更好表达、外化自己的思维,教师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说好普通话、掌握好上课时的过渡语言、有适合自己语言节奏、调理好较长气息、使说话声音甜美都是一些必要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运用,能更加胜任教学岗位.  相似文献   

9.
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强弱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对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现将我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以期共勉。第一,教师的声音要宏亮。教师讲课时的音量要足够大,也就是使教室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解。如果声音过小,不能引起学生充分注意,因而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当然,教师讲课的声音也不是越大越好,有些同学对某教师的评价是“震耳欲聋型”,说明学生对声音过大的讲课也不欢迎。长时间的高强度声波刺激,也容易造成听觉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第二,语速要适当。一般来说,教师讲…  相似文献   

10.
孙广胜 《职业技术》2006,(22):91-91
讲课有节奏感,是一种讲授技术,也是有经验的教师讲课成功的要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认为讲课节奏主要包括语言。内容和时间三大节奏。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讲课的内容、方法、板书、仪表姿态以外,语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驾驭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讲课的质量,影响讲课的效果.目前有些教师在语言方面存在着一些弊病,如语言平淡化,不鲜明不生动,缺乏力度和立体层次;语言抽象化,不丰富不形象,缺乏具体内容,缺乏动感;语言说教化,缺乏人情味,缺乏亲近感;语言雷同化,照抄照搬,万能语言多,缺乏个人特色等.这使得教师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诗声音是一个包括了新诗音乐性,不完全等同于新诗音乐性问题的概念。传统诗歌的歌性特征在新诗变革中发生了现代性转变。新诗倡导的文言合一、诗文合一,就是主张用说话的声音,按照自然的音节,用白话口语写自由的诗,替代适合歌吟的文言格律诗。现代诗歌的声音,强调语言与意义融合,是一种蕴含于思想之中的声音,把传统诗歌形式化的声音变为自由活泼的有生命的声音。诗歌的声音感受既是一种身体的感官活动,也是一种由意识参与的综合感官审美体验。诗歌声音的感官功能首先是诗歌语言的声韵作用,这种声韵包括文字的语音、语气、语调、词汇组合、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声韵因素;其次,常常通过视觉作用转化为听官的感觉,作用于心官的体验,在现代诗歌中大量通过意象的象征化表现,呈现为一种混沌的虚实相生的混响。现代节奏是新诗声音的核心元素,一种在变化中有一定规律重复的开放性多元化节奏,是构成现代诗歌声音最重要的美学机制。现代节奏多元化形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自然的音节节奏、变化统一的对称节奏、分行建构的视觉节奏。现代诗歌变化的多样性节奏,从时间意义上让诗歌的声音与意义获得或停延、或呼应、或回响等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首歌有一首歌的节奏,一支曲有一支曲的节奏.这节奏是什么?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富于变化的快慢、缓急、高低、强弱之音,来完成这首歌这支曲子,从而恰到好处地给人以不同形式的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激发.曲子虽好,歌曲虽美,但拖得太慢太慢,或弄得太快太快.绝对是损美伤美、难以入耳的.因为它不可能使人在张与驰,缓与急,密与疏,强与弱的变化中真正有效地感受旋律的节韵和歌曲的美妙.  相似文献   

14.
教学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场系统工程,而每一堂课则是系统工程中一个小工程。正是如期地、高质量地完成小工程,才有可能如期地、高质量完成系统工程。也就是说,欲达到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完成总的教学目的,只有通过一堂课一堂课地去逐步实现,这样的话,把握课堂的节奏,便显得十分重要。教学节奏由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这三方面的节奏组成。 (一)教学语言的节奏:讲课要使用语言,把握好语言的节奏感,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语文课在激发学生情感、拓宽学生思路、培养想象能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娓娓动听,有节奏感。教师语言的节奏主要表现在语脉、语速和语调三个方面。语脉一主要指教学语言要通达流畅,舒展自如。而有的教师讲起课来常常是两眼老盯着教案,讲完一个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节奏太快,很多时候大脑来不及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与处理,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比较含糊,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相反,如果节奏太慢,学生又会没有紧张感,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善于思考,学习积极性也就日渐减退。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有精确的教学内容、精美的教学设计,教师还要有精辟的教学语言,更要有控制好整节课的课堂教学节奏的能力。一、引入活动,让学生跟上课堂节奏数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数学课堂是生动、活泼、富有灵气的。然而,很多时候现实与我们的意愿不大一致。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它不像语文课文一样词语优美,感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几乎包括教学的各个方面。苏灵扬说:“教师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教学艺术美的主要部分是教学手段的运用美。这里着重探讨一下教学语言的艺术美、板书的艺术美和教师自身的外在美。一、语言的艺术美1.教学语言的节奏美。课堂教学语言的节奏是在教师的支配下进行的,声音应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大珠小珠落五盘”,清脆悦耳。若速度太快,英语教学一般又是英语授课,学生反应不及,囫囵吞枣,难以消化;速度过慢,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并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训练。教…  相似文献   

17.
讲课有节奏感,是一种讲授技术,也是有经验的教师讲课成功的要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认为讲课节奏主要包括语言.内容和时间三大节奏.  相似文献   

18.
翟应增  黄玮  万薇薇 《文教资料》2013,(20):159-160
教学语言要有节奏,要长短结合、张弛有度、疏密相间、快慢适宜、有板有眼。影响节奏的因素有语速、停连、句式等。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句式的选择、语速的快慢、话语的停连、声音的大小等的调节变化,达到对教学语言节奏的控制,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羚羚 《考试周刊》2014,(80):141-141
<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传递思想,如果没有了语言这个媒介,教学工作根本就不可能正常开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有一定差别的。教学语言作为一种专业语言,往往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规范性,在教学语言中,需要满足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语言要具有"真善美"的特点,只有这样的教学语言才称得上是优秀的教学语言。每个学科的教学语言往往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同时,不同学科的教学语言又具有一些学  相似文献   

20.
孙凯 《班主任》2006,(12):37-37
闭上眼睛听讲台上的教师讲课,声音沉稳,语调平和,不紧不慢,缓缓道来.听声音判断,讲课的至少是工作10年的老教师,但睁开眼一看,讲台上站着的却是去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在评课时,不少老师的评价是:虽然工作不到一年,教风教态却像位老教师.常人听来这当然是在称赞新教师很快就胜任了教学工作,可每每听到这样的"夸奖",我心里总不是滋味.为什么年轻的新教师一定要变成老教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