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首先,创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充分展示人类的创造力,并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创造力。其次,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类认识的发展,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个人成为一个认识的活的有机体,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学生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自然发展的思想是整个创新教育观的实质和灵魂。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是研究、引导、设计。  相似文献   

2.
创造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造性为目标的教育。创造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是:什么样的知识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这涉及到知识观的问题。一、知识是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最重要的是发现真理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和总结出来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前人获得这些成果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后人只要直接吸纳这些包含了人类智慧的认识成果就可以了。这就是传统教育理论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样的知识观的指导下,学生获得的是人类探索真理的最终结果,我们无从使学生看到前人是如何…  相似文献   

3.
创造力是指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产物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无止境》的报造中指出 :“全球问题千头万绪 ,使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 ,发挥人的潜能 ,提高人类解决复杂问题 ,以消除人类在对付全球性问题方面的差距。”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已成为新时期赋予我们教师的一项重大任务。自然教学 ,由于其学科的先天优势 ,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宽广天地。本文就自然教学中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作一些探讨。一、培养学生能想会问的习惯在教学中 ,创设问题情境 ,为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创新)教育是人类精神活力的传递,是将人类的精神活力转化为个人的精神活力,以促进个人精神活力的自然生长,从而使整个人类精神活力得以传递和延续。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而且还应该是学生个体认识的自然发展的过程。创造性教学的基本模式应是一个围绕教学目标,由教学程序诸要素构成的教学过程框架。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成果,是一个探究和认知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展示这一创造性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追求数学知识呈现的自然性,让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彰显自然本色.本文就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的认识与做法,以供参考.一、展现背景,使知识的呈现更符合学生认知数学是自然的.而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感觉数学公式或定理非常抽象、刻板、不自然.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了解其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6.
浅谈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确立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艺术并不在于尽可能使一切来得简单和直接,而在于尽可能使一切来的自然。笔者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个人认识通过自然发展而达到人类现有认识水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眼看到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无缺的、永恒不变的,因而他们一则必然形成一切皆变的观点,二则没有任何畏惧心理,三则明了现有知识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教学论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偏颇:把创造力的培养片面地理解为外在的创造新产品、新成果的能力的培养。对于智力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不深入是其基本原因。无论人类还是人类个体,其自身的发展都是一个自我产生、自我创造的过程。儿童的成长也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体现主体能动性的儿童自主活动。人类和人类个体智力的本质都是创造,智力即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李俊宏  于静 《成才之路》2010,(8):I0016-I0016
情感是指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类的情感。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探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教学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和谐。使教学活动变得热烈而又自然。使学生变得活泼而有创造力,使教师由爱生威.由才强威。  相似文献   

9.
情感性是美术色彩教学的一个基本品质,不同的颜色可使人有不同的情绪变化,暖色调的花卉给人以温馨;冷色调的大海使人宁静致远;淡黄色调的居室给人舒适、和谐的感觉;热烈、质朴、纯真、自由的民间艺术色彩给人祈盼吉祥美好的朴素情怀等。初中新课程色彩教学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一、提高视觉感知色彩的能力在新课程美术教学中,蕴含着色彩基础知识———感知色彩,提高学生对色彩直觉而敏感的审美能力,使其色彩世界向更丰富、更直觉、更审美的高品质发展,可采用写生法。让学生真实的面对物象,去感受…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把创造性人才视为珍宝,没有创新就不能实现民族的腾飞、社会的发展、个人的价值.一个有作为的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教育则是使人的创造能力得以涌现、发挥的决定性条件.因此,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气氛;创设积极思考的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美的教学环境,并联系实际、注重实践,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2.
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的功能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知识传递。教学认识过程具有简约性规律,同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又以认知教材为基础。因此,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知识的传递,使学生成为人类经过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的承载者、文明的继承者,使学生的个体认识在有限的学习期间里能迅速提高到社会所要求的水平上来。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有条件筛选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2002年山东省第六届创造教育年会参与交流的小学教师的论文100篇,用内容分析法对它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学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造力的构成要素、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培养创造力的环境条件。教师对以上三方面的认识有如下特点:教师基本认同创造力是认知和人格的统一,但在认知因素中多强调创造性思维,相对忽视其他认知因素;教师多运用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法,倾向于支持学生独立学习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比较重视创设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教学心理环境。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培训中应注意:全面、科学地认识创造力;运用并实施创造性教学,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扩展认识视野,创设创造教育大环境。  相似文献   

14.
理解是教育人的有效手段,如果充分开发理解的认识性、道德性、情感性、实践性与创造性及其综合而成的特殊本性,教育实践合理性就会有所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理解在教育评价中的比重,使教育真正成为理解的教育。自然分材教学是指教学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并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追求怎样的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时代的要求。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是一种系统地组织传授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经。它的功能一是通过这种手段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二是通过这个重要环节,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应该看到,课堂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还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创完整生活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的认知突破时间和空间以及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从而扩大认知范围,赢得认知速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长…  相似文献   

16.
朱国庆 《学子》2012,(8):38-39
一、创设生态德育氛围,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其中心内容就是提高人们生态保护的认知水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初中社会教学要创设生态德育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必须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科学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它因为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它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众多有差异学生的不足.从而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发展的目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创新教学的基本内涵包括:(1)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个人的认识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2)实现学生认知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稳定的延续;(3)充分把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蒋雁鸣 《教师》2010,(1):75-77
体验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关注学生认知过程而不仅仅是认知结果,关注教学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它注重体验的本体性、亲历性、情感性、整体性、生成性、自主性和个体性。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情感性德育教学范式特点之一是重视人的情感、并把情感发展纳入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二是利用人的情绪情感的特殊机制,改善和提高德育教学的影响力和有效性。其作用在于:对于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它要求德育教师具备基本的情感素质,如尊重感、公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相应的主导情绪和状态以及师生情感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