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不合法随意裁员而造成的企业败诉现象不断涌现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常犯裁员错误的问题,提出了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条件、履行法定程序并给予补偿、裁员数量力求最少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众多行业纷纷采取了降薪或者裁员的措施,电力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和抉择。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电力企业的具体影响,并由此指出电力企业以裁员作为摆脱困境的手段绝非明智之举,进而讨论了面临裁员抉择,电力企业如何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得力措施强化内部管理,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3.
付强 《内江科技》2005,(5):9-10
伴随世界经济发展的低迷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裁员已成为全球的一种普遍现象。制度化裁员是企业裁员管理的宏观策略,在此基础上需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下的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挑战、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使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承受了一定压力.金融危机下,企业被迫采取的裁员、降薪、缩减或冻结招聘等行动给员工关系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高层次人才招聘、企业文化建设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带来挑战,同时也给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理念重构、管理变革、过程优化、文化提升、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机遇.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这些挑战和机遇,企业应当采取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肆虐,引发全球经济动荡,随着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就业市场需求出现锐减,全球又掀起一阵裁员大潮.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收入减少、利润下降现象,不得不通过调整人力资源战略以求突围,降薪、裁员是众多企业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龙静  李嘉  祝凤灵 《科研管理》2013,(4):144-150
本文探讨了高科技企业员工在裁员后的威胁感知对其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并结合资源获取因素分析它们对创造力交互影响的作用机制。运用大样本调研的方法,我们发现,当员工裁员后感知到威胁时,会对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反之,当员工裁员后感知到机会时,会对创造力产生正面影响,而员工在裁员后是否能够从组织中获取充足的资源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同时,资源获取还会调节威胁感知和员工自我感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与裁员后感知到机会的员工相比,裁员后感知到威胁的员工如果能从组织中获取创新所需要的相关资源,则他们将体验比在低资源获取时更高的创造力。但是这种效应在员工感知到机会时,不那么显著或不存在。也就是说,员工在裁员后感知到威胁时,其创造力在不同的资源获取情况下的差别,要远大于感知到机会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一个印刷业的朋友,最近和几家大的跨国公司谈生意,对方都要求他们提供员工加班工资、生产对环境影响等关于社会责任的资料。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思科裁员的故事。大家知道,裁员是一件损伤社会形象的事,但有没有可能把它变成一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好事呢?  相似文献   

8.
韩娜 《科教文汇》2008,(20):191-191
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后,围绕着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起了广泛争议,社会上出现一系列自愿辞职、工龄清零、突击裁员的事件。部分企业认为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务款限制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僵化了劳动关系,使劳动者又回到铁饭碗时代,并采取种种手段规辟法律的硬性规定。社会事件与法律规定的冲突使我们重新审慎看待《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并仔细解读相关条款,消除社会上的针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9.
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后,围绕着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起了广泛争议,社会上出现一系列自愿辞职、工龄清零、突击裁员的事件。部分企业认为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款限制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僵化了劳动关系,使劳动者又回到铁饭碗时代,并采取种种手段规辟法律的硬性规定。社会事件与法律规定的冲突使我们重新审慎看待《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并仔细解读相关条款,消除社会上的针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0.
陈志强 《今日科苑》2009,(11):134-134
经济危机已经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企业裁员减薪的策略使企业面临严重信任危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成本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管理的策略。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业务角度对经济危机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做了深入探讨,对企业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制是党中央工作的重点,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难点,更是法律界、企业界和百姓关心的热点。企业改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裁员是改制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最棘手的难题。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方利益相互交错。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影响企业改制顺利实施,妨碍经济的发展。笔者结合企业改制实践,谈谈我公司在国企改制过程中裁员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中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接踵而来的企业倒闭、裁员或放假导致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失业或提前回家,金融风暴吹乱了他们像候鸟一样“东南飞”的迁徙节奏。  相似文献   

13.
在诸多裁员实践中,如何确定合理的裁员标准并且开诚布公地与员工沟通对于最大限度的减小裁员的负面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博客     
《世界发明》2011,(11):90-91
团购网站的冬天已经到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团购网站的消息不断,但都不是正面,除了裁员还是裁员,另外还有很多欺诈、跑路、质量出问题等等,这一切都表明团购网站已经进入了寒冬。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的企业苦不堪言,裁员甚至倒闭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一些学术机构估计,到2009年底,全世界将有多达5000万人失去自己的工作。但是对失业者来说,在某些国家失业确实比在别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0):43-45
受伊拉克战争和恐怖袭击的影响,美国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各公司纷纷裁员,可以说整个舆论都对美国经济非常悲观。但就在各大型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同时,也有一类企业正在稳步实现赢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事互联网业务“.com”企业。  相似文献   

17.
一、严峻的就业危机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危机。这里面有各种原因:如欧洲90年代初的周期性经济衰退,经济增长迟缓,企业纷纷裁员;一些欧盟国家普遍实施的高福利、高工资、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不景气,公司盈利下跌,大公司多数采用裁员手法,这亦是美式管理的精神,但易引起负面批评。如何能将办公室效率提高,又可减省开支成本?相信不少老板都希望知道个中道理。现就这方面访问了多间大公司,并提供一些其他方面的资料。控制成本已是大势所趋,手法层出不穷,笔者访问了数家大企业,各位老板或可以此借鉴,为自己的企业“减肥”!  相似文献   

19.
黄毓 《今日科苑》2010,(7):82-84
经济危机并没有真正远去,随时传来的裁员消息不时的加重着人们的不安全感。作为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我们有必要记载下它来过的痕迹,我们需要了解这场声势浩大的危机对生活着的人们有多大影响?缘此,我们采访了经济危机下裁员和招聘的见证者,他们的工作正是经济危机的旋涡中心——金融业和金融业的分业招聘业。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面临的各种变革(比如并购、裁员等)日益增多,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现象变得非常普遍,对传统的企业员工关系下的心理契约提出挑战.鉴于"心理契约"对于雇主与雇员阍交往关系以及工作态度与行为方面的重要影响,有针对性的对心理契约违反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做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