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他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他把道德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并且指出每个阶段德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他的这一思想在今天仍可以给人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宋明理学的总结者王夫之极为重视道德教育,他的道德教育思想集中地体现为“正志为本”的德育目标、“因人而进”的德育原则、“立教有序”的德育方法和“学思相资”的德育途径等.王夫之的德育思想虽然打上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烙印,但他关于德育目标、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问题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从认识论中的"白板论"出发,他否定天赋道德的原则,主张道德是儿童从小接受教育的结果.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洛克道德教育进行广泛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相关的道德教育文章,对这些文献的整理,可以更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墨子"利本"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质、结构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提出以“利”为中心的三层次道德教育思想:第一层是道德教育底线,坚决反对“杀彼以利我”、“亏人以自利”;第二层是“兼相爱,交相利”,既可利人也可利己,并将其作为世俗层面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三层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实质,其“利本”道德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是一部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史。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奠基人孔子以“人”为中心形成了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他丰富的教育思想中最闪光的部分。而其道德理想又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支柱,乃至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出发,从考察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其人性论及他所提出的道德规范的剖析,以求揭示其道德理想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含与核心。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仁”,同时也是孔子道德理想的内含所在。最后,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并联系现实以求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明朝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李贽不仅提出了自然人性论和个性说的伦理思想,同时,他的理论体系中还蕴含了很有价值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他论证了道德教育的尊重个性,维护“童心”的人性论基础,提出了培育自立人格的道德教育目标和“任物情”的道德教育原则,集中体现了对个性解放的核心价值追求,其道德教育思想对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道德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在他的著作和谈话中多次提到和论述了道德教育,并把它看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之一.他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明重要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问题.邓小平的道德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们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基本教育内容.认真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的道德教育思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点已经被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所了解,但是他的道德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杜威对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曾深入进行过探讨,主张道德教育必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笔者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主要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阐释,以便发挥其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现实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伦和理学家,在他一生长达几十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文章通过时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内容的概括、阐释和评析,探讨了其时我国现实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中,"主体性"是其基本要求,他非常注重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道德教育要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由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他这些道德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培养现代道德教育观念,促使教育者深入思考如何促进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罗素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除了哲学家、数学家等身份之外,还是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活动家。罗素建立了他的新道德哲学,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尤其是关于儿童道德教育的思想充满着智者的魅力,对我们进行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柯尔伯格主张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包括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教育目的论、道德教育原则论、道德教育方式论。他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从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出发,主要提出了两种德育方法,即"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该理论对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尹纪美  陆信礼 《文教资料》2009,(26):131-132
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育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德育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蔡元培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成波 《培训与研究》2009,26(10):65-66,77
柯尔伯格主张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包括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教育目的论、道德教育原则论、道德教育方式论。他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从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出发,主要提出了两种德育方法,即"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该理论对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杜威是教育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把学校的现实生活、课程和教法称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杜威德育思想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我们去学习、品味和借鉴,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在中国道德教育思想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研究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学术成果中主要涉及其哲学基础、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阶段、道德教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几个问题,对于以上问题的研究各有特点和不足,整体构成了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杜威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教育即生长”等重要的观点。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应该生活化,教材应与社会生活联结在一起。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孟子在三种人性论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他从人类性善的本源、后天的扩充及其途径方面阐述了性善论思想.性善论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属性,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明确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新时期道德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实用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适应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杜威认为道德没有绝对的价值标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道德教育的内容寓于各科教学之中,包括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否认开设专门道德教育课程.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张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有合理之处,也有严重的缺陷,应批判地吸取.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是西方最早系统阐述道德教育的思想家.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达到个人和国家的正义与和谐,培养哲学王;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培养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元德";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强调依据天赋、循序渐进、全面渗透、环境营造等.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