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戈大专  龙花楼  杨忍 《资源科学》2018,40(2):273-283
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转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国城乡转型发展。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特征,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利用转型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林地转型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人均耕地面积视角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乡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由不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趋势性转折过程。基于全国10km栅格分辨率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研究表明:1990—2010年中国71%的耕地覆盖区人均耕地面积由逐步下降转型为稳定上升,基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此外,利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定量识别了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耕地利用转型的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在推动耕地利用转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不同因素在耕地利用转型不同阶段的驱动机制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23,(3):86-87
<正>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CASER)成立于2020年,中心致力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实证研究,增进社会福祉,推动社会进步。中心的研究聚焦中国大都市背景下的儿童发展与教育、住房、不平等和贫困、移民融入、人口老龄化与健康,以及城市治理等议题,深入进行实证分析和跨国比较研究。此外,创刊于1968年的国际知名SSCI一区期刊《中华社会学评论》(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编辑部也设在上纽大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近日,中心主任、上纽大御风全球社会科学讲席教授吴晓刚介绍了中心当前开展的项目研究和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揭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中国1991—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效用动态最优和社会效用静态最优条件下,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都具有耦合协调的协同发展关系;中国的政府财政收入和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对经济产出的作用相当;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对经济产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信力建设 构建中国一流NP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玉生 《学会》2005,(1):22-25
一、新世纪新挑战近年来,各国日益感受到一股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的生长,那就是在国家机构和市场部门之外兴起的非营利或非政府部门。以至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预言,“21世纪将是社会部门的世纪”。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兴起的中国社会公益组织在过去20多年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在推动社会变革、解决大量涌现的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主力军、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国社会还缺少现代公益的“基因”,以及受中国公益组织发展环境和基础的制约,中国的非营利…  相似文献   

5.
华侨华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家形象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经济层面看,印尼华侨华人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本、投资能力、商战经验、商业伦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生理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Physiological Sciences,缩写为CAPS)是中国生理科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的学术性和科普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其宗旨是促进我国科技进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使本会成为推动我国生理科学人才成长和提高,推动我国生理科学发展和普及,促进生理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化己开始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关键力量,这个方向与全球的趋势是一致的。网络信息化大大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智本主义社会的兴起,网络信息化必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网络信息化对网络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足球职业化开展已有十个年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动项目,已经渗入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广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经济现象,推动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进程,同时使足球运动介入了大量的商业因素,足球场内场外到处都有关于足球的广告,使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改革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为国家、社会、俱乐部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研究本课题,对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改革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教育公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只有推动教育公平法制化才能解决矛盾,而政府应该成为教育法制化的主体,而非局外人。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转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国城乡转型发展。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特征,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利用转型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林地转型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人均耕地面积视角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乡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由不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趋势性转折过程。基于全国10km栅格分辨率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研究表明:1990—2010年中国71%的耕地覆盖区人均耕地面积由逐步下降转型为稳定上升,基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此外,利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定量识别了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耕地利用转型的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在推动耕地利用转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不同因素在耕地利用转型不同阶段的驱动机制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区别于传统创新,包容性创新是通过多元创新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本身的权利的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这一概念与中国现阶段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国际上一些国家开展包容性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并积累了经验,引起了广泛关注。归纳和总结世界各国包容性创新的经验,汲取其中的教训,为我国包容性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已经走过55年的光辉历程。这半个多世纪以来,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奠定社会主义基业、推进改革开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55年;是中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日益缩短差距并在某些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55年;也是中国科技在推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在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和地位等方面作用日益显著的55年。  相似文献   

14.
<正>人工智能作为中国推动新一轮技术革命与行业转型的重要技术,为政治、经济、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其社会应用范围不扩大。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培养贯通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产品与应用等的纵向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人工智能+’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的横向复合型人才”。当下,人工智能对科技领域技术应用有深远的影响。社会对人工智能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渴望,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5.
资本现代性的生成,开启了世界历史性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现代化,但由于只注重人的物质欲望的满足,片面追求经济现代性,资本现代性又造成社会片面发展、社会关系对抗和人的物化等问题.社会现代性是对单一的资本现代性的扬弃,以实现包括经济现代性在内的政治、文化、社会与人的现代性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中,必须扬弃资本现代性,建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
冯源 《科教文汇》2011,(16):21-21,61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教育公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只有推动教育公平法制化才能解决矛盾,而政府应该成为教育法制化的主体,而非"局外人"。  相似文献   

17.
盛夏 《华夏星火》2010,(1):63-64
无论是正在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家还是企业咨询研究机构,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改革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双重推动下,中国中小企业现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均具重要意义。经历了21世纪首次经济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中小企业如何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提升竞争力成为当前的首要话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普及应用成功不仅对中国来说十分重要,对世界其他国家也十分重要,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距今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它的飞速发展和强大渗透性已经引发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发展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互联网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及辉煌成果是有目共睹地。  相似文献   

19.
康晓强 《学会》2014,(4):5-7
<正>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是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话,那么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抓住这个核心,就抓住了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牛鼻子"这个根本要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1998-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信贷扩张与研发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从全国的总体来看,信贷扩张和研发投入对经济总量增长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研发投入的作用强于信贷扩张;研发投入对经济质量提升同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信贷扩张则相反。此外,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推动作用最强,中西部的推动作用较弱。“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既需要信贷扩张形成的资本要素,更需要研发投入形成的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