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百年中国女性学批评与沧桑厚重的中国女性学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本立足世纪交替的宏大背景,梳理女性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归纳女性学批评的模式以及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同时也对中国女性学的批评现状予以了展示。  相似文献   

2.
李钧 《现代语文》2006,(2):63-65
王统照(1897—1957)是现代中国学史上的一位火匠级的作家。他的学创作和学批评,以及他作为学报刊的编辑为现代中国学所做的不少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他的研究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新人文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学的发生离不开西方学的影响,学批评也同样。上个世纪20-30年代,经过学衡诸子的引介和梁实秋的宣传,白壁德的新人主义一度在中国旅行,二派借助于该理论批评中国现代学。前坚持“以道德为本”,认定道德是学批评的标准,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突破了道德的樊篱,背离了人心,受批评是理所当然的;梁实秋则坚持作为人性的最高节制的“理性”才是学批评的准星,学批评尤应注重“历史的透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西学批评虽然逐渐走向对话和交融,但还是存在许多差异。从认识论看,中国学批评倾向于“妙悟”,西方学批评倾向于“逼真”;从价值论看,中国学批语倾向于符合化理道德的“善”,而西方学批评倾向于超越社会伦理的一种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学致力于中国学批评的现代转型研究,但要将中国学批评成功地进行现代转型,首先必须澄清三个问题,即何为中国学批评的“转型”,何为中国学批评的“现代”,何为中国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中国学批评的现代转型是一项世纪性的课题,众多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而百年来的转型历史就是由这各种力量的“合力”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学批评史上,社会学批评有过一段庸俗化的历史,这导致了许多人对社会学批评的厌弃。然而,只有把学放在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构中进行社会学研究,才能真正摆脱学批评的“自恋主义”而走向科学化。从丹纳到布迪厄,社会学批评的科学精神一脉相承。布迪厄所代表的新社会学批评的崛起对纯美学批评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动摇了从19世纪的浪漫主义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的学批评的统治地位。如果不能说社会学批评代表了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唯一方向,那么至少可以说它是许多新范式中的富有生命力的一种类型。因此,今天人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社会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西方诗学思想的急切输入和运用,人们越来越失去了感受学、体验当下的耐性,这严重制约着当前中国学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来自北京、重庆、上海、成都等地的几位学就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意见,希望能够推动当前中国学批评的发展,对整个现代中国的学思想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小说评点熔批评、欣赏及理论于一炉,它在中国学批评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小说理论的一份宝贵遗产。本从小说评点的形态、小说评点的特征以及其理论意义和价值,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建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小说美学,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学理论,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和而不同"与中国比较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比较学理论问题的争论、探讨中,有的学视“和而不同”为中国比较学的基本化策略,也有的学对此提出质疑。本阐述“和而不同”在中华化中贯串始终,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应成为中国比较学的基本策略。不管近代以来我国坛批评话语尚有多少问题,它仍是我们今后承继的起点。同时,“和而不同”在方法论上亦有它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艺学学科     
在中国现当代艺学方向,学科组成员首先从学批评和学思潮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现当代艺学进行研究,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学理论批评史”,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新诗在民族精神重建中的功用问题研究”,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学论纲》、  相似文献   

11.
欧美生态批评发端于上个世纪70年代,并渐次引起学理论界的关注,至90年代成为学研究领域里的显学。中国的相关研究基本与之同步,至90年代末,生态批评无疑已成为艺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学批评在语言表达上有着自己的突出特点,这就是用诗性言说方式来传达鉴赏和批评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判。中国古代的学理论为古代批评提供了诗性言说的理论范式,古代学批评又呈现出这一特有方式。具体表现在学批评中批评主体运用“诗性思维”、“比物取象”的诗性言说方式和体现出的批评的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王朔批评金庸的事件中,对王朔我的第一感觉不错。不过我这里要谈的是,我觉得这场涉及面甚广的争论中体现了中国当代学批评的典型形态,那就是理论先行。  相似文献   

14.
印度梵语诗学属于西方诗学体系,是印度佛教化的产物,随着佛教化传入中国,印度梵语诗学对中国人的学观念及其学理论批评特别是中国诗话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研究印度梵语诗学而卓然名家,当今之中国惟有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而全面研究印度梵语诗学之深刻影响中国学理论批评,至今尚未见之,此将印度梵语诗学纳入比较诗学的研究领域,论述印度梵语诗学及其佛教化对中国诗话及其诗学批评的密切关系与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次才是批评家。这决定了他的批评方法中具有“印象的复述”的特征,这一特征由直觉感悟、整体把握、描述传达、比较定位四个层次构成,其中无一例外地烙上“作家”的身份印记。恰是这份独特,使沈从文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独特意义的批评文本,更为批评学提供了“作家批评”的范型,从而获得了批评类型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伟民教授的《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中的莎学研究涉及了多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做到了史论结合。它以中国当代莎学研究发展史为线索,又对莎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特定的新见解。这本厚重的著述是中国语境下对莎学研究的“全景式”解读。尤其是蕴涵其中的“莎士比亚批评”显示了我们中国人比较的眼光,构成了中国莎学研究的最鲜明之处,形成了莎士比亚批评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毛泽东艺思想与中国当代学的发生之间。毛泽东艺思想为当代学提供了理论方向和实践依据.影响并生成了以学工具论和作家改造论为中心的学意识形态观,强调学批评的“思想倾向”和学斗争,借助中国当代学体制而成为学政策。  相似文献   

18.
文学批评学独立品格的谋求一直是文艺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新时期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及本土批评传统的重新梳整,中国文学批评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学术活力。以世纪之交为思维原点,在较为宏观的视野中审视传统文学批评,可以发现,中国文学批评学已经开始系统的反思和构建。这种反思和构建的努力,在集中体现李国华所著《文学批评学》中。尤其该著独特的言说方式、建设性的学理构架等,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学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章以漫谈的方式,从人性的角度进入学批评,强调“心灵视野”对学研究的影响.对当代中国学艺术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学批评笈展历程中,女性主义学批评最具增长点,90年代以来发展尤其迅速。正如徐坤所言:“一九九五年,中国女性在亿万世人的瞩目之下经历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女性集体狂欢,中国女性学也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潮体验’。”女性主义学批评也相应显示了欣欣向荣的势头。可是时至今日我们并没有看到预期的结果,反而面临着许多的困惑:一方面是更多的新理论不断被引进和运用,从事女性主义批评的队伍不断壮大,一方面却是批评对象的排斥和读的漠视,甚至其存在的合理性都遭到了质疑。这种现象无疑是值得关注和探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