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进行最主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在分析英语新闻语篇时尤其关注新闻转述引语。虽然新闻报道一再强调客观、真实,但是报道者以不为人察觉的方式传递自己的观点,从而影响读者。通过对"China Daily"的一篇英语新闻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从转述方式、转述动词和消息来源等方面考察在新闻转述引语中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语言的运用,语言如何为意识形态服务,传播并强化特定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转述引语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部分,它被认为可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消息来源、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等方面分析了三篇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引语。研究表明,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引语并非绝对客观公正,报道者往往以各种方式对转述引语加以控制,使其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交际目的采展示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转述言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关键要素,在新闻语篇中广泛存在,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拟从转述类型的角度,借助语料库工具,对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言语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针对筛选的部分对新闻语篇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从中发现,间接转述是新闻语篇中出现频度最高的转述类型,其次是直接转述,而其余的三种转述类型自由直接转述、自由间接转述以及叙述性转述则出现频度相对较少。在将语言学、新闻话语分析、语用学等理论应用于转述言语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语料库技术和工具,不但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转述语言的认识,还进一步丰富了转述言语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同时对于英汉教学和新闻传播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转述引语是新闻语篇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它可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篇中隐形传递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各种语言资源表达出来的。通过从消息来源、转述方式、转述动词三方面对《中国日报》与《今日美国》中关于克里访华的两篇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帮助读者透过新闻事件的表象揭露本质,培养和增强其批评阅读意识。  相似文献   

5.
梁娟 《华章》2008,(18)
新闻语篇中,作者可以通常通过言语转述来影响读者的观点,而那些没有改变转述内容的报道也可以通过改变间接转述性消息的转述动词和转述顺序来影响读者的观点.本文分析了一篇新闻语篇中的转述动词和转述顺序后,通过改变转述动词和转述顺序来改变了报道的引导结果,阐述了转述性动词和转述顺序在新闻语篇中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闻语篇运用转述引语的目的是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转述引语往往要通过转述动词来引导,因此研究新闻语篇中的转述动词有利于揭示出新闻报道的真正意图和含义。本文以CNN上从2012年12月1日到31日的28篇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转述动词为研究对象,进而对积极转述动词和中性转述动词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报道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所隐藏的真正意图,从而提高读者的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话语分析的发展,关于转述言语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角度,研究者们已不再局限于在句法层面对引语进行研究,更多的是转向了语用语篇层面。本文以《华盛顿邮报》和《人民日报》的报道为例,对引语的转述形式和消息来源进行了初步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体语法思想重点考察"正式-非正式"语体特征对转述用法的制约和影响。就转述小句的数量而言,在[+正式]特征语体中多于[+非正式]特征语体:就转述动词来说,[+正式]特征语体倾向使用研究类动词,[+非正式]特征语体倾向使用言说类动词;从消息来源来看,多数语体中有确切消息来源的转述多于非明确信息来源的转述,只有文艺体相反;各种语体在引导语的位置分布方面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运用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中的借言次系统对国内外两家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日报(我国的《人民日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中的新闻转述引语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使用的三种借言介入方式中数量最多的是直接投射,而且《人民日报》使用的三种借言介入方式数量都比《纽约时报》较多。由此可见《人民日报》的新闻转述引语客观介入较多。  相似文献   

10.
言语转述现象近年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研究政治新闻语篇的言语转述现象。以《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30多篇新闻语篇为语料,分析其言语转述特点,探究其新闻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内外的交流日益增多,汉英报纸新闻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涉及到汉英新闻报纸中的转述语言。转述语言本质是一种反身语言,也就是话语中所包含的话语成分,更是对话语的解释。基于此,本文将对汉英报纸新闻语种转述言语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言据性作为转述言语的普遍特征,表明转述话语的信息来源以及说话人对信息来源的确定程度。英汉转述言语的言据性功能对比研究,基于广义言据性理论和转述言语的整体观,从知识来源、言语证素和知识可信度方面,来对比英汉转述言语引导句、转述动词和引用句的言据性功能异同。通过对新闻语料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英汉转述言语的言据性功能在引导句的位置分布、信息来源指称明确度和引用句的知识可靠性方面总体趋同,但是在引导句的修饰成分和言语证素的使用频率及分布上却体现了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出境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关于中国游客的负面报道有所增加。本研究拟从消息来源和转述方式视角对比分析China Daily和CNN的四篇同题报道,探究两大媒体报道该新闻事件的异同,分析中国游客形象是否得到客观呈现,以期为促进中国游客形象的提升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的客观、中立原则以及事实与价值判断相互分离的理念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新闻业的主流报道理念,被奉为新闻业的职业规范和基本原则。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旨在增强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由于转述动词构成引语最直接的语境,具有预示和支配其理解的功能,转述动词常常舌头这被转述者或作者的态度及观点。本文拟以有限的语料为基础,考察《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对其使用转述语的异同做出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5.
批评性语篇分析用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3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转述言语是新闻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常以各种方式介入并影响读者对引语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意识形态的操控。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英文报刊中评述中国 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报道,发现中国的报道比西方媒体的报道更加客观,报道者通过运用“预先调整的直接引语”和“非明确的消息来源”以影响读者并传播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批判话语的角度,对英语新闻及其汉译的话语实践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意识形态对新闻翻译,尤其是对新闻中转述话语翻译的影响,也为读者在阅读新闻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杨静 《海外英语》2011,(4):257+259
该文以与美国总统竞选相关度很高的新闻语篇为语料,选取语篇中出现的转述动词为研究对象,以对比的方式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验证新闻语篇中的对话性及对话性所体现出的权力,意识形态和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合意性是制约一个言语行为最重要的原则。在法律刑事庭审中,言语行为最强烈地表现为"我""你""他"三方主体的互动博弈过程,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意图明显可以分为合作与对抗两类,由此决定其中的转述可分析为"肯定性转述"和"否定性转述";而一般意义上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此也有了不同的意义。进而言之,在法庭上,所有事实的确定,都是通过转述来实现的;同时,所有转述又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无论是"肯定性转述"还是"否定性转述",无论"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在法律言语行为中,一切转述都具有原述性——都必须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呈现出不同于文学、新闻、学术等体裁的独特特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解志斌 《辅导员》2014,(9):27-28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直述句转换成转述句的一般方法是:1.标点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一般要把冒号改写成逗号,双引号删去。2.人称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时,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就有限的语料分析中文报纸新闻标题中转述言语的形式和功能,从而使广大读者了解汉语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言语的复杂性。本文主要分析的是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警示引语在中文报纸新闻标题中的形式和功能。分析表明,各种形式上的转述言语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报道者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在转述他人话语时也会充分利用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